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和艺术风格关系解读

2017-10-21 19:11吴萨日娜
知音励志·教育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演唱技巧民族声乐艺术风格

吴萨日娜

民族声乐在继承传统演唱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兼容并包,吸收西方的美声唱法的演唱技巧,最终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声乐演唱艺术。在声乐演唱中,演唱技巧与艺术风格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演唱技巧的目的是为了表现艺术风格,艺术风格决定了演唱技巧,并通过演唱技巧呈现出来。文章主要探究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和艺术风格关系,把握民族声乐的特点,促进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与艺术风格的融合,实现民族声乐的快速进步。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技巧;艺术风格;关系

在声乐演唱中,演唱技巧与艺术风格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演唱技巧的目的是为了表现艺术风格,艺术风格决定了演唱技巧,并通过演唱技巧呈现出来。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与艺术风格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前提,在声乐演唱中缺一不可。只有掌握正确的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与艺术风格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推进民族声乐的发展,使民族声乐走向世界。

1 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

1.1 吐字

我国的传统的演唱中,对于“吐字”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要求在演唱时“出字、归韵、收音”,讲究“四呼、五音、四声”。在演唱时不能犹豫,吐字要果断;同时要对字进行归韵,每种字有不同的口型在进行演唱时,口型到位,发音准确;在结束时收音准确干脆。中国讲求抑扬顿挫,在进行演唱时,同样关注演唱的发音。在发音时既要咬对每个音,又要带动字的行走,有流畅之感,同时还能灵活的将发音收回。例如现代的歌曲《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的开场白“阳春三月我满十八,报名参军要离开家”,演唱时,就要注意咬字。

1.2 用气

民族声乐有“换气、偷气、提气、歇气、就气、收气,以及表达不同情感的用气技巧。”这些技巧是进行演唱的必备的条件。进行运气,首先就要气沉丹田,要求演唱家在演唱的过程中能控制气息,这一点在现代的声乐演唱中十分重要。但目前可以观察到中国在对学生的运气指导的效果更不明显,尤其现在中国年轻的一代,好多不掌握这种技巧,在进行声乐的演唱过程中,出现气息不稳、声音发颤的情况。现代教育院校,在学生进行演唱时,要对各种技巧进行培训,将声音与表演融合在一起。例如云南的《绣荷包》音调委婉清秀,在演唱时音调有少女含羞的韵味,开头“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高,那春风摆动,杨呀杨柳梢,三月桃花开”这时是欢快活泼的气氛,接着“一绣一只船.....”就有刚才的活泼转为委婉含羞的状态,这时就要进行换气。

1.3 共鸣技巧

共鸣实际上就是放大演唱者的声音,将声波传递到较远的地方。在进行声波的传送时,必须有良好的气息支撑,由此可见呼吸训练的重要性。

还有就是掌握共鸣技巧有利于对声音进行润色,使发出的声音更加清晰明了,音色更加明亮,提高整体演唱的美感,从而使声乐作品获得人们更多关注。

2 民族声乐的艺术风格

我国的传统演唱艺术经历时间、地域的变换有着不同的差异。同样的民族声乐也是这样。

2.1 时代风格

不同的时代的作品的风格不同,同样演奏风格也不同。民族声乐主要继承了唐代以来的传统演唱艺术的演唱风格。民族声乐经历了带有戏曲特色,又不能将民族声乐完全作为戏曲看待的时代,近代的演唱风格发生了变化。例如《看见你们格外亲》,此曲将塞北民歌与山西梆子的演唱风格结合起来,将戏曲音乐板腔体的结构运用到歌曲的处理中,从而唱出此曲的独特韵味。在歌曲中进行说唱,民族声乐将全国300多种说唱的风格进行整理融合,使具有说唱风格的声乐作品的质量更加好。例如《重整河山待后生》,以鼓词为音乐素材,在演唱时,运用民族声乐的发声方法,实现鼓词风格的艺术效果。

对于不同地方的演唱艺术风格的继承,有益于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能够有丰富的素材进行声乐演奏。

2.2 民族差异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具有不同的特性,民族声乐对民族的风格进行继承。例如同样的《绣荷包》,来表达爱情的抒情小调,由于山西、云南、四川的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的风俗民情不同,所以有不同的演唱方法,给人不同的感受。云南的《绣荷包》委婉秀丽,四川的《绣荷包》明亮活泼,而山西的演唱兼有两家之长,两种风格都有。

2.3 地区风格

民族声乐对我国的戏曲演奏中的地区风格进行继承。在进行声乐学习时,有很多的歌曲都带有戏曲的风格,例如《一支歌一颗心》,就是用流水板的特点进行歌曲演唱。

在进行民族声乐的演唱中,不仅仅是声音要感动观众,情绪表演也很重要。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扎根与生活中才能进行更好的创作,民族声乐要继承传统演唱艺术的舞台表演的方法。戏曲涉及的范围极广,戏曲演员不仅要掌握唱法,还要掌握各种舞台表演的方法,能够自由的控制戏曲的走向,民族声乐也要这样,对于演唱者的舞台上的各种能力进行培养。

3 演唱技巧与艺术风格的关系

3.1 演唱技巧与艺术风格相互统一

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与艺术风格整体上是统一的。中国的民族声乐包括多种传统演唱艺术,有中国戏曲、民歌、曲艺、说唱等多种表现形式,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对声乐作品的完整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演唱技巧是依托,但不是演唱的目的,情感表达是演唱的目的,声乐作品的演唱是要打动人心的。应该认识到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与艺术风格两者不会出现出现,两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演唱的过程中,演唱技巧是艺术风格呈现的必要手段,艺术风格与演唱技巧对于声乐作品的民族性的呈现是统一的。

3.2 演唱技巧是艺术风格的基础

演唱的技巧可以抒发情感,其中的咬字吐字、运气的方法在不同艺术风格的声乐作品中有不同的表现。民族声乐演唱技巧的使用,会直接影响作品技术风格的呈现。《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这首具有浓厚河南豫剧色彩的歌曲,在演唱的过程中,注意演唱技巧的使用,注意歌词的发音,由于河南方言中多下滑音,在演唱时,要对声音有较好的控制,才能将艺术风格的效果表现出来。

3.3 藝术风格是演唱技巧的追求目标

民族声乐的演唱,并不是在进行技巧的展示,而是情感的表达,传递出作品的艺术风格,与观众产生共鸣。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具有很强的民族特性,不同地域的声乐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所以演唱者在进行声乐作品的演唱时,首先要对作品的风格进行分析,根据作品的艺术风格来确定演唱技巧,通过熟练的演唱技巧将民族声乐的艺术风格表现出来,体现出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艺术风格有利于强化演唱者对于作品的了解,使演唱者在演唱时,把演唱技巧融进作品中,表达出作品的情感,实现歌曲的艺术创作。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与艺术风格是不断发展的,演唱技巧注意艺术风格中的语言习惯,将民族文化融进演唱中,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

4 结语

民族声乐实际上是发展中的学科,要想促进民族声乐的发展,首先要明白民族声乐并不是简单的歌曲演唱,而是有系统的、有规则的、具有演唱技巧与艺术风格的专业音乐。为了保持中华民族声乐演唱的特色,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演唱艺术进行继承,吸收借鉴西方声乐的演唱技巧,并将借鉴的内容与中国民族文化不断的融合、发展。探究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与艺术风格的关系,明确两者之间辩证统一、互为前提的关系,有利于通过演唱技巧来民族声乐的风格,保持民族声乐的民族特性,使民族声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内容和形式,不会淹没在世界声乐之林中。

参考文献

[1]郑璐.略论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之辩证关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4):135-138.

[2]宁彤.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之辩证关系探讨[J].芒種,2013(21):253-254.

[3]师乐.浅论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歌曲风格的关系[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作者单位

赤峰学院音乐学院2013级蒙本班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024000

猜你喜欢
演唱技巧民族声乐艺术风格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陆在易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的演唱分析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基于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演唱技巧鉴赏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