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10-21 20:13乔骞
知音励志·教育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对策

乔骞

高校资助工作的前提与难点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客观正确的认定工作是资助工作的重点。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为了可以保证使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完成学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要确保认定工作流程严格标准化和公开透明化的认定过程。本文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实施分析,并在这基础上提出有关引导对策。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问题;对策

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贫困生信息不畅,滞后的认定标准。

现在各高校对学生经济状况的认识,还只限于学生入学时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或者生源地部分部门的一纸证明,入学后也只可以凭借查看学生平常的生活,常常产生信息不对称的情形,定为贫困的是怎样的家庭经济情况,还有贫困的等级是怎样评定的,规范不统一。很多地区与高校没有根据改变了的经济状况来对这些规范进行调整,造成贫困生变小变窄的资助覆盖面。此外,有的班级尤其是高年级的班级在对贫困生进行评定时,依靠平时的人缘,有的在班上甚至直接拉票,因此评定的结果不公平。大部分贫困生非常的自卑,不会和人交际,表面上还非常坚强,内心非常脆弱,在班级投票中自然落下风。

1.2 不够严密的认定程序,缺少有效的监督。

经济困难认定中尽管通过班级、学院的层层审核和把关,但相对少应用发达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等现代化的方法,认定经过非量化的原因很多,人为原因让认定工作随意性较大,评定人员和评定对象的亲疏关系与熟悉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评定的结果,不够正确的结果。认定经过中学生申请提交的户口所在地供应经济困难有关证明是不是公正、公平、公开;评议小组的民主评议经过是不是要实施监督,评议结果完全凭借评定人员的个人素质、责任意识、道德感等,缺少标准、动态的督促,受到质疑的认定结果。

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对策研究

2.1 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的软件平台建设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能单单录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关信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指标系统要进一步健全。指标系统要通过资助工作者、学生工作者、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和有关专家通过反复论证后拟定,包含学生家庭所在地贫困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构造和学生在校学习、思想情况等,并确定不一样指标的权重。依据指标系统建设贫困生区域和贫困等级。

2.2 构建权利义务对等资助模式,确保认定工作的正确性。

现在的资助大部分是无偿的,学生只有索取不会付出,不劳而获的思想非常容易助长,也让个别非贫困生跃跃欲试。勤工助学渠道学校要拓宽,勤工助学岗位要增设更多,在资助中加强权力义务对等的观念。一方面,对贫困生进行培养战胜困难,直面挑战的人生观,对他们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另一方面能更好的认识贫困生,由于这种劳动非贫困生通常是不愿意付出的,从而使认定成本大大的节约了,快速找对资助对象。

2.3 清楚确定职责,建设认定工作制度。

第一,国家要在中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政策中對各级认定工作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清楚的确定,负责督促、检验、引导、评估下级认定工作管理部门的有关工作的是上级认定工作管理部门,进行惩戒违背公平公正原则的认定工作单位和个人。国家要建設全国学生动态信息库,学生家庭经济变化状况、学习经历、奖惩状况等需要有关部门及时录入,边缘各级认定工作管理部门运用。

第二,地方认定工作管理机构要是学生家庭经济信息的正确提供者,负责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报告进行提供,包含学生家庭经济种类、学生家庭成员情况、关键收入来源和数额,还有遭受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的学生家庭等特殊困难,便于为各部门供应正确信息。地方认定工作管理机构要承担对其出具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报告法律责任。

第三,本校全体申请贫困认定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由高校主要负责。高校依据地区认定工作管理机构供应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报告,结合学生在校根本状况,构建适应本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评价系统,量化本校学生经济困难程度,依据量化结果有效进行资助。

第四,对地方认定工作管理机构供应正确家庭信息的由学生负责,对个人信息体系进行及时维护。对于供应虚假家庭信息以骗取受助行为的学生,终止资助,并把违约行为记入个人征信体系。

2.4 建设有效的监督和考评机制

很多学校在实践中对资助经费的发放形式实施研究创新,灵活使用集中发放与分期发放的方式,对于确保资助经费的应用效率是非常有效的。学校能够在这基础上建设对受助学生的跟踪机制,对于经过资助,实施表扬鼓励出色完成学业的学生,对于不可以科学、准确应用资助金的学生,要及时有效地给予改正指导,让资助资金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功能。资助工作学校要纳入学校工作的考核评估系统,激励创新运行机制,以保障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公平的资助。国家与地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要对资助工作建设起行之有效的监督与考评机制,把各种资助工作纳入政府全体工作考核评估的系统,以保证资助政策获得贯彻实施,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获得良性发展。

2.5 重视对学生家庭状况的动态考察

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是个动态的经过。部分学生刚入学时家庭经济困难,一两年后家庭经济情况则也许会出现改变,从贫困变成富裕,针对这样的学生要及时指引他们积极放弃之前的资助申请。同时,之前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也许会因为自然灾害或家庭关键劳动力出现意外而变得困难,要及时关注这样的学生,使他们可以及时获得资助。

3 结语

社会中的一个大问题是贫困,而学校的一项大工程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工作。它影响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未来与前程,也影响到学校与社会的稳定。所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光荣而关键的任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资助工作的重点。各高校要持续探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新思路,以保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成功实施。

参考文献

[1]方钫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资助的困境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3).

[2]谢玉辉.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的困难及对策[J].科技教育,2010(03).

[3]蔡小薇,邢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0(36).

作者单位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019

猜你喜欢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实证分析的数据挖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过程中的应用探索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公益服务意识培养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