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幼儿数学活动

2017-10-21 20:41吴佩佩
知音励志·教育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幼儿活动数学

吴佩佩

数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期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数学以其自身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成为促进幼儿发展、尤其是逻辑思维发展的有效工具。然而,数学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在理解和学习、操作等过程中,都是有一定难度的,它的枯燥、乏味,很难吸引幼儿的注意。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在幼儿教学过程中,人们也开始探索各种不同的教学形式。

【关键词】数学;幼儿;活动

为了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我们结合多种形式来开展数学活动,让幼儿从中感知、体验、积累数学的知识,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1 在情景中开展数学活动

对于幼儿来说,创设情景,让幼儿在情景中进行数学练习是最贴近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教学形式,而且这样的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百玩不厌。如小班数学活动《小兔开花店》,老师为幼儿创设一个花店的场景,里面有很多自制的红色、黄色,大小不同的花,并且配有花瓶、点卡、花架等。活动中,老师让幼儿每人拿一个花瓶去买花,在买花的过程中,让幼儿通过数数点清花瓶上的点卡数量,然后根据点卡上的点数,购买相应的花朵,进行数物的匹配练习。在整理花朵的环节中,老师引导幼儿观察花朵的不同,让幼儿感知色彩和大小,在幼儿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让幼儿进一步来认识颜色和大小标记,并根据这些标记来进行整理,让幼儿学会看标记进行简单的分类练习。第一次分类练习,老师让幼儿根据单一的标记进行分类,如,出示大小标记,让幼儿根据大小标记来分类,然后按颜色标记进行分类,有了第一次分类的经验后,尝试第二次的分类,这次分类请幼儿根据每一张分类卡片上的颜色和大小,先找出相应的花朵,然后再进行分类。这个环节是一个难度的递增,让幼儿逐步掌握按两种标记来进行分类。最后的配送花朵环节,让幼儿看订单配花,根据订单上的各种标记,找出相应的花朵,这个环节的练习是综合了数量、标记让幼儿逆向进行配花。整个活动都是在花店里进行,让幼儿在买花、理花、配花的过程中不断地来进行练习,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点数5以内的物品,能说出总数,同时还引导幼儿尝试按颜色或大小进行分类,体验买花、理花和配花的乐趣。

2 运用数学绘本开展数学活动

在繪本流行的年代,数学绘本也层出不穷,其中蕴涵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将“故事”和“数学”作为两条并进的线索,挖掘其数学教育资源创设数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及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对绘本可以进行适当的删减或拓展,并进行设计活动,让幼儿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如绘本《真正的魔法师》,我们结合绘本的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大班数学活动《真正的魔法师》,让幼儿通过魔法师的考试,先进行排队,认识1-10的序数,找出指定的魔法师,让幼儿用第几准确地表示魔法师在序列中的位置,在通过不同三关考试,提高难度,让幼儿了解不同方向数出来的位置也不相同,最后,我们设计了一个找礼物的环节,引导幼儿观察信封上的内容,帮助幼儿理解图示,根据信封上箭头标记及序数编号确定礼物在邮箱中序列的具体位置,最后幼儿在寻找礼物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 在各种游戏中开展数学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各种游戏活动中,蕴含着各种数学信息,幼儿参与游戏,不仅愉快地进行着各种活动,学习着各种游戏技能,同时也感受着其中的数学信息,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感性经验。

如早上幼儿来园玩桌面玩具“百变积木”,在幼儿搭积木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些小游戏,让孩子们通过摆一摆,观察积木一会变成正方形,一会变成长方形,两个半圆形可以组合成一个圆形,两个正方形可以组合成长方形,两个三角形可以组合成菱形或者方形等,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来感知不同的形状变化,这一环节不但帮助幼儿巩固认识了图形,还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空间的感知能力,减少了幼儿乱堆、乱扔玩具的现象。

在晨间体育游戏中,我们给孩子提供了一些圈圈,引导孩子们跳圈,让孩子们按开始标志、按数量进行跳圈,还可以请孩子们按箭头的起始标志按一定的颜色和数量的规律来进行圈圈排队。有时孩子们还会自发的改变游戏,就如这个圈的游戏,他们还想出了“小兔找家”,大家一起念儿歌,当听到指令一个家里住几只兔子时,快速地去围到一个圈里等。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不但能感知数量,还能按规律进行一定的排序、分类、数数的练习。

在银行游戏中,幼儿在自动取款机上取钱,当他们按出相应的数字时,就要取出对应的钱数,而每张钱币上的金额又是不等的,帮助幼儿认识钱币;在超市游戏中,让幼儿学习各种物品的分类摆放,并根据物品的价格和钱币进行对应数量的购买等。除了上述的这些游戏活动,还有很多体育、音乐、语言等游戏中,也同样蕴含着各种数学教育的因素。

在数学区内,我们根据教学活动和平时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兴趣、教学活动中幼儿出现的不能掌握的难点以及主题的变化,设计了多款不同的数学材料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进行操作,并掌握相关的知识。如“翻翻乐”是一款我自制的数学操作游戏材料,主要是用一根杆子把三个正方体串联起来,并置于一个固定的架子上,让正方形两面固定,另外四面可以随意翻转,在可以翻转的四个版块上,我们利用雌雄搭来制作可以随意组合的卡片,在这随意翻转的四个版块上,我们有点、数、物的匹配,按大小规律的排序,还有形状的认识等。让幼儿在自由探索、操作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老师再加以引导,让幼儿进行交流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概念。提高了幼儿的兴趣,促進了幼儿的发展,让幼儿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4 运用多种感官开展数学活动

幼儿对于这个这个世界的认知首先来自于最为直观的视觉、听觉、触觉,而我们在平时的活动中,主要就是借助多媒体软件,让孩子们在多种感知下来进行教学活动。如在开展中班《有趣的图形”》的活动中,老师为幼儿准备了一个箱子,让幼儿通过触觉,摸一摸箱子里到底有什么,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摸的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当幼儿摸出一个形状的物品后,老师让幼儿快速地通过视觉在教室内寻找出具有相同形状的物体,引导幼儿用完整地语言进行讲述。接着运用多媒体软件出示不同的图形宝宝,采用拟人化的图形对话,让幼儿感知图形组合后产生的变化。让幼儿充分感知图形的特征和组合图形的乐趣。

参与数学活动是幼儿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身需要。多种形式的开展也是幼儿乐意接受和参加的,它不仅能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轻松自然、绕有兴味的获取知识,同时还能提高幼儿的思维、操作、观察等能力,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一中心幼儿园 江苏省昆山市 215300

猜你喜欢
幼儿活动数学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