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2017-10-25 16:26郑格格
职业·下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浦口三驾马车新区

郑格格

2017年5月20日,正值浦口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浦口中专)开放日,校园内旗帜招展、人流如织。上午不到8点,各专业咨询台前已是热火朝天,江苏省品牌专业、特色专业更是引得不少外地的家长和学生慕名而来。虽然职业学校招生竞争激烈,但浦口中专竟连续八年新招生源保持在1000人以上。浦口中专招生火爆的背后,究竟有什么秘诀呢?

“对口单招、技能大赛、实习就业——‘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拉动了学校全面发展,晋升为江北地区唯一一所国家级示范校,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职业教育的‘标杆。”校长张圣琪道出其中秘诀。

对口单招奠定基础

江北新区是国家级新区,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先进产业基地。浦口中专就坐落在江北新区“内核”,是新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输出的重要窗口。根据江北新区的发展规划和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浦口中专立足“中国制造2025”,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定位在对接國家新区产业发展上。张圣琪校长高屋建瓴地提出:“浦口中专要以国家级新区转型升级为契机,根据就业市场需求逐步调整办学格局,实现从中职教育向高职教育迈进,‘做稳综合高中,‘做活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做起五年制高职。”

综合高中一直是浦口中专办学的亮点,在学校开放日当天,一位学生听说学校今年的对口单招有158名学生考上了本科,而且连续多年升学率与就业率稳居南京市前列,立即萌生了报考的意愿。

建校伊始,学校就确立“以人为本,以质取胜”的办学理念,牢牢把握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律,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新区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学校在现有“中职为主,高职为辅”的教学体系上进行战略调整,打出五年制高职的“王牌”。自2012年开始,学校进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与南京晓庄学院开展的“3+4”中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试点项目,使其率先成为江苏省首批中职与本科衔接试点学校,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赏。

此外,浦口中专学校还牢牢抓住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授予浦口办学点的契机,建立符合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化课程体系。以专业群建设为例,学校开设专业群基础课程、专业群平台课程、专业群方向课程、专业群选修课程,实现同一专业群、不同专业之间在师资、教学、实训等全方位的跨界融通。

学校还精心打造综合高中教学团队,教师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区的各级培训,努力提高育人水平和能力。同时,学校借助青蓝工程、龙华杯课堂教学大赛等平台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教师教学新风采。正是这样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打造了家长心目中的对口单招的“金字招牌”。

技能大赛提升层次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张圣琪校长一句话点明技能大赛的重要性。为此,学校狠抓全体学生的技能教学,并为专业教师技能提升创造进修、考查、训练的平台。2017年江苏省技能大赛刚刚落下帷幕,浦口中专不负众望,在大赛中斩获4金12银3铜共19枚奖牌,目前,有两个项目已经进入国赛正式集训名单。学校自2010年以来,共获得了52金51银40铜共143枚奖牌,可谓成绩斐然。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师生们辛勤的付出,有这样一个例子可以说明:管云老师在2017年大赛中获得客房服务项目金牌,成功进入了国赛集训名单,她指导的学生也获得了酒店服务项目的金牌。为了保证训练正常进行,管云老师克服了女儿年龄小、身体扭伤等各种困难,积极投入到大赛训练中来,废寝忘食地开展训练和指导;为了提高训练水平,她自主研发、制作训练量具,有效地提高了训练效果。

“学校通过技能大赛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在省赛和国赛中均表现不俗。技能大赛彰显学校的综合实力,提升教学的品质和内涵,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张圣琪校长回望2009年刚接手浦口中专时,学校技能大赛金牌数为零。为了实现零的突破,张校长立志:“拿不到金牌,绕学校操场跑20圈。”他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带领全校师生上下形成一股合力,在仅剩几个月时间里,学校加强训练,不断攻克难关,当年拿下3块金牌。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改”,学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中职生成长特点,多年来以技能大赛为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将技能大赛真正地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为师生搭建起展示一技之长的重要平台。比如学校每年度开展“希望杯”技能节活动,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助推器”,赛场上师生齐上阵,诞生了一批批“能工巧匠”。

通过技能大赛的训练、参赛、比试,教师间、学生间以及各教学部间加强了团队合作和融通交流,“人人争取拿金牌”的意识逐步渗透到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实践训练中,通过上下贯通,营造了浓浓的传帮带、赶超拼的学习氛围。

为了促进技能大赛人才流动,浦口中专针对已经取得技能大赛金牌的教师,采取第二年带领教学团队的方式,让他们在传授技能的同时继续提升自身水平,三年后再次让其代表学校参加技能大赛,形成师资队伍的良性循环。

实习就业彰显效能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始终是浦口中专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学校领导班子带领下,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996,对口就业率达92.6%,用人单位满意率高达90%以上,连续两届被评为南京市实习就业指导工作先进集体……这一串串荣誉的背后,彰显出浦口中专实习就业的成效。

产业引导专业,专业撬动产业,是浦口中专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职业教育目前都是追求‘大而全,而浦口中专却打算走一条‘大而精的道路。学校将企业文化、技能要求贯穿到教学课程中,围绕一个专业中心,将专业、产业、企业三者有机整合,最终集中精力做强做大实训基地。”张圣琪校长如是说。

随着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紫光集团南京半导体产业基地及新IT投资与研发总部项目相继落户浦口,浦口成为全国性电子集成元气研发核心区。面对浦口区“4+2”产业体系的规划,学校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实行校企一体化育人。台湾移I体电路制造公司(TSMC)是全球最大的专业集成电路制造服务企业,—落户江北新区,浦口中专立即向其抛出校企合作的“橄榄枝”。学校积极对接台积电12英寸晶圆厂暨设计服务中心项目,以专业群建设为重点,优化办学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订单式培养服务于江北新区产业建设、国际化标准的“蓝领”。

“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录用”,在这种“定单式”模式下,浦口中专成效颇丰。在2017年2月21日台积电与学校举办的校企合作专题活动中,136名学生以过硬的专业水平赢得企业领导的高度评价与认可。在2017年招生计划中,学校启动了“台积电”班,积极探索并最终建成产教深度融合、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集成电子学院。

浦口中专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连续八年位居南京市前列,这与学校坚持走校企“联姻”之路是密不可分的。学校先后与南京市175家大中型企业实行校企合作,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一校百企联盟”,此项目由最初的40多家企业发展到2016年的175家,其中全国500强企业34家。通过与企业联合办学,学校解决了师资、设备、实训岗位等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与企业进行在学生实习就业、教师挂职锻炼、实训基地等方面合作,培养出的学生更符合就业市场需求和企业用人标准,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endprint

猜你喜欢
浦口三驾马车新区
倾力打造侨海联盟 探索服务经济的浦口实践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从线下到云端:探索让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浦口路径”
聚焦三个“多元”着力打造涉侨纠纷多元化解的浦口模式
南京科学城(欧洲)海外协同创新中心落户浦口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