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辨证加减联合阿替普酶治疗PTE的效果分析

2017-10-26 03:05张磊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9期
关键词:阿替普血府逐瘀汤西医

张磊峰

(河南省兰考市第一医院普内科 兰考475300)

血府逐瘀汤辨证加减联合阿替普酶治疗PTE的效果分析

张磊峰

(河南省兰考市第一医院普内科 兰考475300)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辨证加减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PT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西医组加用阿替普酶,中西结合组则给予血府逐瘀汤辨证加减联合阿替普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PCO2和PaO2)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PaO2和PCO2等指标均明显改善,且中西医结合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辨证加减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的症状。

肺血栓栓塞症;阿替普酶;血府逐瘀汤;临床疗效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因血栓阻塞肺动脉(或肺动脉分支)所诱发的一组病理生理综合症,表现为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障碍,发病凶险,危害性大,病情急,发展快,误诊率和死亡率高[1]。阿替普酶是临床常用血栓溶解药,适用于PTE,但有临床研究证实,单用西药治疗效果欠佳,部分患者用药后会出现血管再闭塞现象[2]。因此,本院选取86例急性PT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血府逐瘀汤辨证加减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PT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各43例。西医组中女20例,男 23例,年龄 31~56岁,平均年龄(41.91±6.73)岁;中西医结合组中女18例,男25例,年龄28~57岁,平均年龄(42.18±6.56)岁。两组患者均主诉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气短、胸闷等症状,两组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符合《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3]中的诊断标准者;结合临床症状、MRI和X光胸片确诊者;发病后24 h内入院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合并胸膜炎、外伤或冠心病者;既往有精神病史者;有沟通障碍者;伴呼吸功能衰竭者;肝、心、肾等重要脏器严重损害者;中途退出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常规治疗 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包括严密监测生命征、镇静、缓解胸痛、吸氧、预防和控制感染等。

1.4.2 西医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替普酶(国药准字S20110051)治疗。将阿替普酶1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前2 min内需注入本药10 mg,随后60 min内滴入50 mg,剩余40 mg于2 h内滴注完毕,1次/d。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治疗4周。

1.4.3 中西医结合组 给予血府逐瘀汤辨证加减联合阿替普酶治疗。阿替普酶的用法用量同西医组;血府逐瘀汤组方:甘草6 g、川芎10 g、红花10 g、柴胡 10 g、牛膝 10 g、当归 10 g、桃仁 10 g、赤芍 10 g、枳壳6 g、桔梗10 g、生地黄10 g。痰瘀互结型加用茯苓、陈皮、法半夏各10 g;血淤胸府型加没药、乳香各10g;水饮凌心型加用党参、茯苓、白术各10 g。1剂/d,水煎至300 ml,于早、晚分2次口服。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评价参照《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4]制定,显效: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经CT肺动脉造影显示血栓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影像学检查显示栓塞面积缩小≥50%;无效:临床症状与栓塞面积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记录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指标,其中血气分析包括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采用GEM Premier 4000型全自动血气分析仪(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 Co.)检测。(3)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和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PaO2和PCO2等指标均明显改善,且中西医结合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和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和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P<0.05;与西医组相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心率(次 /min)呼吸(次 /min)PCO2(mm Hg)PaO2(mm Hg)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91.54±4.04 70.69±2.16*#91.68±3.97 82.62±2.67*25.91±7.15 16.18±2.16*#26.04±7.08 20.92±3.76*49.86±7.42 34.53±6.64*#50.06±7.04 39.50±6.73*70.04±11.28 91.54±4.49*#70.15±10.86 85.64±3.9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中西医结合组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西医组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医认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属“喘证、咯血、心悸、胸痹”等范畴,该病的发生与创伤、情志不畅、饮食和体弱等因素相关,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虚证多为心脉失养、肝脾肾亏,实证多为血瘀、气滞、痰阻,血淤阻络是主要的病理机制,治疗以祛瘀通络为主。血府逐瘀汤中,川芎可祛风止痛、活血祛瘀;红花有活血散瘀、通经止痛的功效;柴胡可散火、疏肝利胆;牛膝可祛风活血;当归可止痛、活血、补血;桃仁可祛瘀、散结;赤芍可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枳壳可消积、行痰;桔梗可祛痰、止咳、宣肺;生地黄可生津滋阴、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随症加减,能充分发挥活血祛瘀、补血通络的作用[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PaO2和PCO2等指标均明显改善,且中西医结合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血府逐瘀汤辨证加减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的症状。

[1]陈希胜,崔丽平,牛志伟,等.急性肺血栓栓塞症94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刊,2016,51(4):58-61

[2]米玉红.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规范及面临的问题[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1):17-22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2,30(4):259-264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1):74-81

[5]李君玲,张秋梅,蔡立侠.血府逐瘀汤联合丹参粉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20例报道[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1):1399-1400

R563.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9.007

2017-06-01)

猜你喜欢
阿替普血府逐瘀汤西医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及机制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
血府逐瘀汤治疗酒精性肝病并失眠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