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参麦止痉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2例

2017-10-26 03:05孙清己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9期
关键词:肝经参麦后遗

孙清己

(福建省宁德市中医院 宁德352000)

龙胆参麦止痉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2例

孙清己

(福建省宁德市中医院 宁德352000)

目的:观察龙胆参麦止痉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5月辨证为肝经湿热、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型的64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龙胆参麦止痉汤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明显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参麦止痉汤治疗肝经湿热、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肝经湿热;气阴两虚;气滞血瘀;龙胆参麦止痉汤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并发神经痛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因其疼痛剧烈且顽固,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及生活质量,甚至于患者因长期疼痛难以缓解,重度抑郁而有自杀倾向[1]。西医方面的治疗措施主要为综合治疗,包括以下方法:全身用药(抗惊厥药、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片类镇痛药)、外用药物、神经阻滞、心理干预、手术治疗等[2]。虽然目前西医有以上众多的治疗方法,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疼痛长期难以完全缓解,且完全靠西医西药治疗,副作用大,长期使用易损害肝肾功能,致其无法继续服药,因此中医中药全程干预治疗,不仅可以使缓解疼痛的疗效加强、减少西药用量、减轻西药毒副作用,而且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患者耐受性好。本研究运用龙胆参麦止痉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PHN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上,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x±s)

1.2 诊断与纳入标准

1.2.1 中西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外科学》蛇串疮后痹痛的诊断标准,辨证为肝经湿热、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型。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编写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定稿)》[3]。

1.2.2 纳入标准 (1)年龄20~75岁,男女不限;(2)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3)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患者有肝肾功能损害,无法耐受中西药物治疗者;(2)有明确其它病因或并发其它病因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者;(3)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不愿意中断哺乳者。

1.4 脱落标准 (1)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中重度肝肾功能损害,药物过敏反应等;(2)患者依从性差,经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但患者拒绝继续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对比观察。

1.5.1 对照组 口服普瑞巴林胶囊(国药准字H20130073)75 mg/次,开始 2 次 /d,5~7 d 后逐渐加量至150 mg/次,2次/d。口服阿米替林(国药准字H43020561)12.5 mg/次,开始 1 次 /d,3~5 d 后逐渐加量至25 mg/次,1次/d。

1.5.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龙胆参麦止痉汤。处方:龙胆草15 g、栀子10 g、黄芩10 g、柴胡 6 g、党参 20 g、麦冬 10 g、五味子 5 g、蜈蚣 2只、全蝎 5 g、川楝子 10 g、延胡索 15 g、甘草 5 g,1剂/d,水煎2次,两次各取汁300 ml,混合均匀后平均分为三等分,各200 ml,分别于三餐后1 h各服200 ml。用药期间禁食辛辣、燥热之品。

1.6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睡眠质量评分(QS评分)[4]。具体如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28 d)的VAS评分及QS评分的改善情况。VAS评分具体如下:要求患者定量化疼痛的感觉,分数在0~10分之间,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但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4~6分: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不影响生活;7~10分:重度疼痛,影响工作及生活。QS评分具体如下:提问患者“你昨晚睡得如何?”,根据患者回答评分,0分:睡眠非常差;1分:睡眠差;2分:睡眠一般;3分:睡眠好;4分:睡眠非常好。

1.7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偶而有轻微疼痛,VAS为0~3分或QS为3~4分;有效:时常有中度疼痛,VAS为4~6分或QS为1~2分;无效:疼痛无减轻,VAS为7分以上或QS为0分。

1.8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Ridi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QS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Q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治疗组Q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QS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QS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QS评分治疗组对照组32 32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12±0.88 3.26±0.88*#1.33±0.62 2.16±0.25*

2.2 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VAS评分治疗组对照组32 32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7.62±0.67 2.4±0.21*#8.34±0.47 5.1±0.57*

2.3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照组(P<0.05)。见表 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由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背根神经节和感觉末梢,破坏了脊髓上行抑制性传导,导致过量兴奋性信号传入中枢,引起交感传出纤维激活了外周感受器,使初级感受器的兴奋性增高[5]。本病相当于中医学“蛇串疮”后余毒侵犯脉络所致疼痛病的范畴,患者常常先有蛇串疮发作史,发病后约1个月左右出现疱疹局部疼痛,痛如刀割样、电灼样等,难以忍受。中医认为肝经湿热是蛇串疮最常见的病因病机,患者因长期嗜食辛辣刺激之品,或喜食烟酒等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运化失职,酿生湿热,复因素体正气亏虚,则湿热沿肝经上扰头颈部、胁肋部、腰部等部位,阻滞局部经脉,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发为蛇串疮后之痹痛,往往病程缠绵难愈,日久湿热耗气伤阴,气阴两虚,《内经》云:“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气虚日久则气行不畅,气滞血瘀加重疼痛”,经又云:“津血同源”,阴津乃生血之源,阴津亏虚则生血不足,日久亦致血瘀,瘀血阻滞不通,则加剧疼痛,故纵观病因病机,乃为肝经湿热为起因,日久湿热耗气伤阴,气阴两虚,则瘀血阻滞不通,日益加重,不通则痛,故而疼痛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时痛时止。

龙胆参麦止痉汤由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党参、麦冬、五味子、蜈蚣、全蝎、川楝子、延胡索、甘草等组成。方中龙胆草、栀子、黄芩清肝经湿热,切中病机要点,治其肝经湿热病因病机,肝主疏泄;柴胡疏肝理气,肝气得疏,则湿热自除,是为君药;知湿热日久必耗气伤阴,故用党参、麦冬、五味子(即为参麦饮)以益气养阴生津,参麦饮为益气养阴之效方、经方,且方中五味子性味酸敛酸收,乃益气生津之要药;蜈蚣、全蝎疏通经络、解痉止痛之要药,能有效减轻PHN患者疼痛症状;川楝子、延胡索即为金铃子散,具有疏肝理气泄热、活血止痛,以助上述各药止痛之效;且延胡索为理气行气之要药,气行则血亦行,瘀血自除,而痛止,以上共为臣药;另有川楝子、柴胡疏肝理气,归肝经,引诸药入肝经而到达病所,亦为引经药,故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缓和药性,为使药。全方君臣佐使配合得当,切中肝经湿热、气阴两虚、瘀血阻滞之病机要点,共奏清热利湿、益气养阴、活血止痛之良效,临床使用疗效显著。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蜈蚣、全蝎均具有显著的镇痛、抗惊厥作用,均能通过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于PHN患者而言,蜈蚣、全蝎既能镇痛,又能通过增强免疫力从而促进带状疱疹病毒的吞噬,减轻神经损害;延胡索主要成分为延胡索总碱、延胡索乙素,具有显著的镇痛、催眠、镇静、安定作用,有研究表明,其镇痛作用为吗啡的40%,但却无成瘾性;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等均具有抗病毒、镇静抗炎作用,对带状疱疹病毒有显著的吞噬作用,参麦饮能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故而能改善PHN患者因长期疼痛所致虚弱症状,促进机体体能恢复[6]。综上所述,从以上各中药有效成分研究提示,均对减轻PHN患者的疼痛及整体病情改善有显著疗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VAS评分、QS评分及总有效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龙胆参麦止痉汤治疗肝经湿热、气阴两虚、瘀血阻滞型蛇串疮后之痹痛具有疼痛缓解率高、复发率低,且副作用小的显著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1]李京霞,汤芹芹,刘东,等.加巴喷丁与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4):150-152

[2]张正雄.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6):664-665

[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3):161-167

[4]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l-2

[5]Rowbotham MC.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J].Semin Dermatol,1992,11(3):218-225

[6]梅全喜.现代中药药理临床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78-752

R752.1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9.027

2017-07-26)

猜你喜欢
肝经参麦后遗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抗病毒药物联合火针与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疗效分析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后遗疼痛的临床观察
身体出现这些不适,疏通一下肝经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侧卧养肝气 仰卧和五脏
HPLC-ELSD法同时测定参麦止嗽糖浆中8种成分
春季养肝 推推肝经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