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平衡镇痛法在中医肛肠挂线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17-10-26 03:05任宝书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9期
关键词:挂线曲马肛肠

任宝书

(河北省文安县中医院外科 文安065800)

超前平衡镇痛法在中医肛肠挂线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任宝书

(河北省文安县中医院外科 文安065800)

目的:探讨超前平衡镇痛法在中医肛肠挂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需实施紧线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长效镇痛剂,观察组采用超前平衡镇痛法。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前平衡镇痛法在中医肛肠挂线治疗中止痛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超前平衡镇痛法;肛肠;挂线治疗;应用效果

挂线治疗是一种肛肠科中使用率较高的治疗方式,主要用在高位脓肿、高位复杂性肛瘘和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一期治疗过程中[1]。挂线治疗效果明显,为保证慢性勒割作用,一旦橡皮筋松动则会实施紧线措施,但在橡皮筋勒割途中,会大量产生缓激肽、钾离子和氢离子等炎性介质,加上患者受到换药和排便等刺激,最终可导致患者产生剧烈疼痛[2]。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前平衡镇痛法在中医肛肠挂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需实施紧线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19例,女 15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2.1±5.7)岁;14例肛周脓肿,20例肛瘘。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44.2±4.6)岁;13例肛周脓肿,21例肛瘘。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超前平衡镇痛法。完善术前相关检查,于紧线前1 h服用2片氨酚曲马多(国药准字H20080583);碘伏消毒患者骶尾部,于紧线时在患者腰腧穴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加0.75%罗哌卡因5 ml;将复方亚甲蓝注射液以点状的方式注射在紧线位置肌肉组织处,常规剂量在3~5 ml;紧线治疗结束5 h后,服用氨酚曲马多2片,24小时内控制排便,并于排便后进行中药熏洗坐浴,换药采用黄芩油纱。

1.2.2 对照组 完善术前相关检查,紧线治疗同观察组,将复方亚甲蓝注射液以点状的方式注射在紧线位置肌肉组织处,紧线后合理控制排便,便后进行中药熏洗坐浴,换药采用黄芩油纱。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创面愈合时间。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镇痛效果评价标准,显效:VAS评分为0~2分,术后创面未觉疼痛,换药和排便时未觉疼痛;有效:VAS评分为3~5分,术后创面未觉疼痛,换药和排便时轻微不适感;好转:VAS评分为6~8分,术后创面几乎无疼痛感,换药和排便时存在疼痛感,但可忍受;无效:VAS评分在8分以上,术后创面存在疼痛感,换药和排便时疼痛剧烈,需通过镇痛药物止痛。镇痛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好转)/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镇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组别 n 尿潴留(例)便秘(例)皮肤瘙痒(例)恶心呕吐(例)总发生[例(%)]创面愈合时间(d)对照组观察组χ2/t P 34 34 7 8 1 0 0 1 1 0 9(26.47)9(26.47)0.551>0.05 7.76±2.03 7.64±3.20 0.619>0.05

3 讨论

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作为避免中枢敏感化形成的方法之一,具有一定抗伤害作用,主要是指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降低有害刺激入侵而引起的中枢和外周敏感化[3]。平衡镇痛(Balanced analgesia)则是通过配合和协调各种机制作用的药物,利用各种镇痛方案,对出现疼痛机制的各个层面,选择相应靶点进行阻滞,从而进一步减少或者降低炎性介质和有害刺激的生成,最终起到镇痛的效果[4]。本次研究中,在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结合各种机制的镇痛药物,针对不同层面完成各种镇痛;在紧线前给予氨酚曲马多可有效缓解有害刺激造成的中枢以及外周敏感化现象。罗哌卡因属于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之一,以利用阻碍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来达到防止神经传导和兴奋的目的为作用机制[5]。临床研究表明[6],将罗哌卡因与曲马多结合使用,用于术后镇痛效果更为明显,安全性较高,无明显不良反应。亚甲蓝是一种长效止痛剂,药效时间大约为30 d,因其拥有强力亲神经性,可有效阻碍疼痛传导,参加糖代谢过程,有助于丙酮酸持续氧化,使神经末梢的膜点位以及酸碱平衡发生变化,从而使神经传导和兴奋性受到影响[7]。有学者认为[8],由于超前平衡镇痛法的多种药物叠加使用,极易导致患者恶心、反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升,甚至出现心脏骤停的现象。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距,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样本例数太少。综上所述,在实施紧线治疗中,超前平衡镇痛法止痛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江百练,谷云飞.超前平衡镇痛法在肛肠疾病挂线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3):502-503

[2]李廷江,孙文孔.围手术期超前平衡镇痛用于肛肠手术止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19(2):217-219

[3]曾秋谷,蔡宜良,黎达锋等.地佐辛联合氯胺酮超前平衡镇痛在腹式全宫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53-54,57

[4]李晓卫,王勇,刘全民等.超前平衡镇痛法用于肛肠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7):2539-2540

[5]哈晓冬,莫乃榕,陈华锋等.联合术前干预、超前平衡镇痛等综合措施用于肛肠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62-63

[6]陈艳红,许霁虹,张铁铮,等.罗哌卡因伍用哌替啶、吗啡或曲马多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的比较[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3):173-174

[7]陈烁,周传宏,龚银银.罗哌卡因和亚甲蓝用于痔术后镇痛40例[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2,32(1):64-65

[8]徐一栋,林玲莉,戴晓宇,等.超前平衡镇痛对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4):645-646

R657.1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9.037

2017-08-11)

猜你喜欢
挂线曲马肛肠
间苯三酚联合曲马多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曲马多的药理学特点及其依赖性调研
常见肛肠疾病的诊治
肛瘘挂线术后中药熏洗护理的疗效观察
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用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挂线疗法在肛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活血润肠汤治疗肛肠术后便秘40例
中医护理干预肛肠术后患者排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