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分析

2017-10-26 03:05郭世勋吕九娣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9期
关键词:降钙素乳酸脓毒症

郭世勋 吕九娣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 新乡453000)

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分析

郭世勋 吕九娣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 新乡453000)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血乳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00例与同期健康体检受试者100例为研究对象,脓毒症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受试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PCT、乳酸水平。结果:观察组PCT、血乳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生存患者PCT、血乳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患者(P<0.05);PCT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为84%、特异度为80%,明显高于血乳酸的75%、73%(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血乳酸水平均有明显升高,且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升高,可将这两种指标作为诊断疾病、预估疗效的辅助参考指标。

脓毒症;血清降钙素原;血乳酸

脓毒症是重症监护室(ICU)常见的危重病之一,主要由各种休克、全身重症感染或大面积烧伤等引发,起病迅速且进展快,临床死亡率高[1]。经多年研究,目前临床医师对此病有进一步的认识,治疗水平也明显提高,但其死亡率仍居高不下[2]。研究显示[3],对脓毒症患者尽早评估病情,结合疾病情况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可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另有研究发现[4],ICU患者血乳酸水平和预后之间密切关联,当乳酸清除率增加时,患者器官功能有明显改善,死亡风险大大降低。血清降钙素原PCT是ICU感染患者常用炎症指标。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探讨脓毒症患者PCT与血乳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与同期健康体检受试者各100例为研究对象,脓毒症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受试者为对照组,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男59例,女41例;年龄27~65岁,平均(56.7±4.5)岁;感染部位:肺部32例,腹腔40例,泌尿系统7例,皮肤软组织10例,颅脑11例。对照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28~64岁,平均(56.5±4.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对照组抽取肘静脉血10 ml,观察组抽取动脉血10 ml,分别经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5~20 min,取血清,-80℃环境内保存备用。利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德国BRAHMS制造)进行血清PCT检测,利用GEM Premier 3 000血气分析仪对动脉血乳酸进行检测,所有试剂盒均为美国DSL公司制造,全部操作均根据说明书严格执行。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分组,其中救治成功出院的患者为生存组(69例),经治疗无效而死亡的患者为死亡组(31例)。

1.3 判定标准 脓毒症诊断的金标准即血培养结果为阳性,所有观察组患者均经血培养检验为阳性,对照组均阴性。PCT正常检测值<0.5 μg/L,血乳酸正常值为0.5~1.7 mmol/L。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阳性指的是经相应指标判定为脓毒症,阴性为经判定非脓毒症;真阳性为相应指标判定为阳性且血培养也为阳性,假阳性为相应指标判定为阳性,但血培养为阴性;真阴性为相应指标判定为阴性且血培养也为阴性,假阴性为相应指标判定为阴性,但血培养为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PCT、血乳酸水平比较 观察组PCT、血乳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PCT、血乳酸水平比较

表1 两组PCT、血乳酸水平比较

组别 n PCT(μg/L) 血乳酸(mmol/L)对照组观察组100 100 t P 0.13±0.08 4.75±1.06 43.461<0.05 0.51±0.08 3.99±0.24 137.559<0.05

2.2 观察组中生存组与死亡组PCT、血乳酸水平比较 生存组PCT、血乳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观察组中生存组与死亡组PCT、血乳酸水平比较

表2 观察组中生存组与死亡组PCT、血乳酸水平比较

组别 n PCT(μg/L) 血乳酸(mmol/L)生存组死亡组69 31 t P 3.26±1.03 8.07±2.16 20.100<0.05 3.29±0.14 5.56±0.39 54.872<0.05

2.3 PCT、血乳酸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 PCT检测敏感性为 84%(84/100),特异度为 80%(80/100);血乳酸检测敏感性为 75%(75/100),特异度为71%(71/100)。经比较,PCT对脓毒症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血乳酸(χ2=6.398、4.570,P=0.024、0.031)。见表 3。

表3 PCT、血乳酸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例)

3 讨论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休克等引起的全身重度炎症反应,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脓毒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早诊断、早评估、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控制死亡率。

临床用于脓毒症评估的指标较多,PCT属于全身性细菌感染常用指标,血清PCT升高不仅可提示严重细菌感染的发生,同时可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5]。本研究通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PCT检测结果,发现观察组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脓毒症患者PCT水平明显升高。经分析,PCT对脓毒症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80%,在脓毒症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另外,观察组中生存组的PCT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说明PCT水平和患者预后之间有密切关系。

乳酸是细胞于缺氧环境中代谢形成的产物,在组织、肌肉与骨骼中均存在,于肝细胞代谢,由肾脏排出,正常情况下人体血乳酸水平不到2mmol/L,一旦超出这个范围,肝脏就不能将血乳酸彻底清除[6]。感染性休克患者存在细胞缺氧、组织器官血流量灌注降低等问题,无氧糖酵解增加,机体乳酸水平会明显升高,血乳酸无法彻底被清除,因此高乳酸血症一直是机体休克、组织缺氧的重要标志。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组血乳酸水平,发现脓毒症患者血乳酸较高,尤其是死亡患者血乳酸明显升高(P<0.05)。此外,血乳酸诊断脓毒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73%,在脓毒症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分析显示,PCT与血乳酸等均可作为脓毒症的诊断指标,当然单纯应用这两种参考指标还有一定漏诊或误诊风险,因此在脓毒症疾病诊断中,应结合患者临床体征、疾病情况、病史等,分析血清PCT水平和血乳酸水平等,对疾病加以判断。综上所述,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血乳酸水平均较高,且死亡患者水平升高明显,可将这两种指标作为诊断疾病、预估疗效的辅助参考指标。

[1]袁东,于海初.脓毒症血清降钙素原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48(1):42-44

[2]刘杜姣,黄超,薛庆亮,等.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水平持续性监测的意义[J].医学综述,2015,21(2):308-309,314

[3]梁小慧,令狐红霞.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监测与血小板计数相关性的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7):3765-3766

[4]姚碧婉.动态监测ICU病房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3):1938-1939

[5]黄雪萍.脓毒症患儿血乳酸、降钙素原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8(6):631-635

[6]刘红栓,张茜,何新华.降钙素原和血乳酸评估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6):664-666

R631.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9.064

2017-08-01)

猜你喜欢
降钙素乳酸脓毒症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产乳酸链球菌素的乳酸乳球菌的等离子体诱变选育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