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派教育家的精神特质

2017-10-26 16:52赵家明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荆楚教育家大胆

赵家明

湖北,是楚文化和三国文化的腹地,是辛亥革命的发源地。源远流长的荆楚历史文化,孕育出一种独特的荆楚精神。一个“敢”字,可以说是荆楚精神的本质内核。敢为人先、上下求索的行为范式,浸润了一代又一代荆楚儿女。

在荆楚大地上生长的湖北教育,会天然地受到荆楚精神的熏染。西汉年间,湖北就诞生了问津书院;唐宋以降,荆楚书院迅猛发展;张之洞督湖北后,教育更是兴盛一时;到当代,刘道玉、章开沅、杨叔子、李培根等教育名家,也是声名远播。近年来,在国家倡导“教育家办学”的背景下,“津派教育家”、“浙派教育家”、“苏派教育家”等提法应运而生。作为教育大省、曾经的教育强省的湖北,也涌现出大批教育家型教师和教育家型校长,我们更有理由、也要更自信地亮出“鄂派教育家”的旗帜。那么,“鄂派教育家”有哪些精神特质呢?

鄂派教育家——有理想,敢追求

办教育,首先要有教育情怀、教育理想。一大批“鄂派教育家”都怀揣着教育兴国的情怀和振兴湖北教育的理想,而他们表现出来的为这种情怀和理想而投身的气魄又更加地鲜明、更加地突出。宜昌金东方国际学校校长石少波曾是县教育局局长,宜昌天问国际学校校长高正华曾是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他们怀着为补齐中国民办教育这块短板作贡献的理想,毅然决然辞去多少人羡慕的公职,艰难地创办民办学校,创出了一片天地。十堰市张湾区慧海学校校长李培明,学养深厚,著作等身,他毅然放弃了教育督导办的“美差”,重新开始民办教育的艰难创业。现任黄冈中学校长何兰田,也曾任县教育局局长、市教科院院长,功绩显赫,名扬一方;为了实现教育理想,为了擦亮“黄冈中学”的金字招牌,他毅然奉命赴任。他们的这些举动,虽然不是赴汤蹈火、纵身一跃,但他们勇敢追求、慷慨投身、甘冒前功尽弃的风险,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胆略和气魄。

鄂派教育家——有信念,敢坚守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业,需要有坚定的信念,需要执着地坚守。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年代,做教育更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定力和韧性。荆州市沙市区实验小学校长王建军,多年耐心地坚持推行“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天门市华泰中学校长王庆中,多年不紧不慢地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营造氛围。武昌实验中学校长董有建,多年细心地研制校园这个“泡菜坛子”。十堰市张湾区汉江路中心小学校长陈华岳,坚守教育的净土,一心只为教育,“非教育”的活动他一概不参加。刘堂利,在鄂南高中副校长任上已经守了20多年,他多次婉拒升迁教育部门行政职务和外出赚大钱的诱惑,一直坚守校园,坚守讲台,他是副校长,也是师生和社会公认的名师。

鄂派教育家——有思想,敢探索

教育家要对教育问题积极思考,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要敢于探索教育规律,并为之付诸实践。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道德滑坡的现实,仙桃市仙源学校校长武家仿大胆推行孝心教育,积极探索“孝雅”教育体系,创办《孝雅》学刊,创建孝雅书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成为中央文明办推广的典型。面對社会心态浮躁、拜金思想盛行的现实,荆门一中校长原野较早就思考构建“正文化”体系,力图纠偏矫正,效果显著,受到中央权威媒体的关注。宜昌三峡高中校长郭道林,把学生厌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实际和水电动力之都的地缘要素结合起来,大胆提出“动力教育”理念,并积极推进,收到了初步成效。武汉市光谷五小校长孔德勇,大胆地把“五行”概念引入校园,大胆构建“五行平衡,和谐发展”的教育体系,使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声名鹊起。

鄂派教育家——有责任,敢担当

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对教育家来说同样重要。尤其是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下,教育家要抵御诱惑,力排干扰,遵循教育规律,守住教育根本,是非常不容易的,更需要负责任,敢担当。公安一中校长杨宗荣,排除异议,主张在校园修建“三袁纪念馆”;顶住“优秀人才外流”的舆论压力,创办国际班,积极主张学生走出国门,“放眼全球事务,共担世界责任,分享国际资源”。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顶住家长、社会的舆论压力,大胆首倡小学低年级不留家庭作业,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学校校长周恩芝,精心设计,解除校内外的担忧,大胆地在校园举行教师的集体婚礼。咸宁市温泉中学校长袁慎彬,力排众议,积极主张举行50周年校庆,使校庆成为培养学生母校情结、鼓舞师生士气、全面展示学校文化的盛典。这种“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值得我们礼赞!

猜你喜欢
荆楚教育家大胆
走读湖北
荆楚老乡敲钟忙
颜回之乐
荆楚战疫之歌
致逆行者
《琴童》顾问阵容
大胆猫沙漠探险记
大胆与胆大
青春要多样乖乖女大胆变
阅读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