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写作方法的分析

2017-10-26 17:14刘研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关联词命题污染

刘研

一、材料作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一)开篇使用材料不当

开篇引题是材料作文的一大特征,目的是为了加大作文与题目的契合度,并让阅览者能够很快的进入情绪。然而许多高中生将使用材料理解为照抄照搬,开篇将命题材料内容完整的记录下来,然后直接提出论点,此种作文显得十分突兀,是一种错误的示范。

(二)忽略了材料关联词上的作用

关联词是材料内容的关节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许多高中生不明确关联词的用法,无法明确材料的具体用意,时常将材料内容混淆,从而造成作文的结构混乱,表达不清晰等问题。例如:“这位来自中国的丝巾制造商感慨到:中国人曾经也是这样的啊,但……”这句话的重点应为但字后面的句子,其立意为否定中国的丝巾制造,而许多高中生则将但是前面的部分作为重点,否定了命题者的命题宗旨和意图。

(三)材料丰富,质量不高

由于高中生的材料储备量少,市面上出售的材料作文范文千篇一律,文中运用的典故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时常出现“撞车”现象,无论是“珍爱生命”还是“发扬精神”的题材,都会用到同一个素材,有些高中生更是将“一招鲜,吃遍天”贯彻到底,无论是何种命题,都无法阻挡他使用相同命题的决心。例如:贝多芬、海伦·凯勒、史铁生等,都是高頻率素材。

二、提高材料作文写作能力的方法

(一)针对基础问题的应对方法

针对文章开篇材料引用不当问题,可采取“引--议--提”的基本模式,引是指概括性的使用材料,而不是照抄照搬;议是指对于所引用的材料进行分析探讨;提是指讨论分析后别忘了点题及抒发中心思想。这三者在材料作文的写作中缺一不可。

在理解材料的用意时,需要综合材料中的关联词,对结构进行细致的划分,并注意观察褒贬义词的应用,进一步的了解出题人的意图,从而更准确的掌握写作的关键点。

(二)求新法

为了避免与他人的写作主体雷同,可采用求新法。采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材料的内容,揣摩命题者的用意,以独特的视角进行材料分析,并最终选定一个他人不易想到的新角度来进行材料立意,这就是求新法。此法从创新角度出发,旨在突出高中生作文内容的新颖。在此基础上紧抓论点,并对语言稍加美化,就能达到不错的效果。例如,针对“向日葵”这一事物的拟题,可以选取以下几个角度:

1.面向阳光,积极向上。

2.迎面困难,勇往直前。

3.只有融入于集体中,才能更加快速的成长。

4.只有经过风雨的洗礼,才能孕育出丰硕的果实。

5.以一只逆光生长的向日葵为背景,探索群体的重要性。

(三)求深法

此法适用于具有一定写作功底的高中生,针对同一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从而避免了立意流于平淡。例如,针对学校附近的化工厂污染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挖掘:第一层,讨论化工厂对学校及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第二层,探析其污染对环境及事物造成的危害;第三层,将污染问题上升至国际高度,探讨温室效应、臭氧漏洞等为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第四层,从人民与政府两个层面分析解决方案。如此,将单纯的区域性问题扩大至国际性问题,将作文的立意提升到新的高度,同时也保障了文章的质量。

(四)求广法

在生活中有许多道理已经很明显的事物,再拿来议论意义显然不大,因此就需要结合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去思考,从而实现对材料横向的扩展。例如昙花的花期短,昙花一现大家也都熟悉,倘若将昙花视为运动员获得的金牌是否就显得与众不同了。此方法设置的作文立意现实感强,观点鲜明,但需要注意的是,类比要恰到好处,否则写出的文章也无法让人信服。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提高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首先应认真的审视材料,明确命题者的用意;其次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材料探索,设定不同的命题,并挑选出最理想的一个作为题目;再次,注意引用素材的合理性,确保其新颖;最后,文末进行点题,形成首尾呼应,从而确保文章的质量。

猜你喜欢
关联词命题污染
高中挚友情谊长
巧用关联词
关联词的秘密
关联词的秘密
哪个罐子里的药被污染了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你是污染链的第一环吗
洗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