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学习与实践策略

2017-10-26 08:44景小进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显微镜选题细胞

景小进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微课新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高中生物教学也不例外。本文根据微课教学特点及设计原则,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学微课实践及其策略,希望对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与效率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创新学习策略,拓宽知识来源,同时还可以提高老师专业教学素养与综合知识掌握能力,在此基础上促进生物教学稳定发展。

一、高中生物微课教学实践

(一)微课选题与设计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选题是制作的基础,选题是否合理,对教学实践效果非常重要。因而在选题过程中,老师要全面掌握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情况。在微课教学设计中,要包含高中生物教材的重难点内容,以及学生作业常见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设计。比如以《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为例,其设计过程主要为:

1.在屏幕模板上设计PPT

PPT要简洁、主题明确,文字简练,以图片形式为主。本文采用5个不同时期(即间、前、中、后、末期)细胞形态图,在模板右上角组合并缩小放置,模板背景选择要与图片色相近。

2.有效控制PPT的页数与字数

PPT页数以5~10张为最佳,该设计主要用于起始、终止及视频过度,因此字数要合适,不能太多。

3.微课主线设计

首先,表现学习目标即实验目的:①体验成功制作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过程;②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③通过观察发现不同时期细胞周期时间,在不同时期细胞染色体行为变化表现的特点。

其次,阐述实验原理,引导学生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不同时期细胞染色体状态,由此判断细胞有丝分裂时期,从而认识整个有丝分裂过程。

再次,掌握实验方法,包含根尖培养、装片制作及显微镜观察。其中尤以装片制作与观察为主,装片制作包含解离、漂洗、染色及制片四步。在实际观察中,必须要先采用低倍显微镜,再利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

最后,思考问题。在观察结果时,考虑哪一时期细胞最多?怎样计算细胞周期不同时期时间长短?观察的细胞还可再次进行分裂吗?

(二)微课录制与编辑

在微课录制中,可采用手机或录像机等设施,可在教室中录制,录制老师讲课内容,此方法可将老师板书内容同步录制,效果更加形象直观。如果录制中,老师讲解出现误差,无须停止重录,可在后期编辑中进行补录与修改。在编辑过程中可利用特殊符号将重点知识内容进行标记,增强教学效果。编辑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编辑视频,格式式可设置为MP3,WMV,MP4等。

(三)提交微课

在微课制作结束后,就要将其提交并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为了确保微课质量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在制作结束后要经过严格审核通过后,方可后上传至相关视频学习网站。比如在《遗传的分子基础习题》生物微课程设计中,此部分知识点难度高,在学习该部分微课时,学生可选择在线学习或下载视频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反复观看视频并提出问题,以此有效解决学习难题,提高学习效率。

二、高中生物微课教学策略

1.预防唯微课现象

高中生物微课教学实践中,老师要根据教材知识,合理设计微课视频。如果教材内容不适宜采用微课教学方式,则要采用传统板书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内容,以免浪费时间与精力开展微课教学。

2.明確学生教学主体地位

在高中生物微课教学中,要明确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在微课内容设计中,要精讲教材知识,多提问,特别是提出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以此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3.加强师生互动

众所周知,高中生物微课实践教学以视频为主,其往往会忽略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因而在微课教学中,老师在设计微课内容,要适当的增加部分师生互动内容,或采用富含感情的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师生情感交流,在此基础上老师能够掌握学生真实情感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时间比较短,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能够针对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在实际教学中,此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显微镜选题细胞
DANDY CELLS潮细胞
打开微小世界的大门——显微镜
显微镜下的世界
潮细胞
潮细胞
新年刊
Dandy Cells潮细胞 Finding a home
显微镜中奇妙的沙世界
选题有误
显微镜下看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