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BS专业在湘留学生汉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7-10-27 10:14王立阳谌鸽周力恒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1期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

王立阳+谌鸽+周力恒

摘要:随着我国医学在国际上学术地位的攀升,中国的医学教育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从而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华学习医学。本文拟以长沙某高校为例,对临床专业留学生汉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临床专业留学生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途径,希望能够对临床专业留学生汉语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汉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1-0122-02

一、引言

教育部颁发的《留学中国计划》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此外,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文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中第八条提出,医学本科留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第一条就是“掌握基本汉语知识,了解中国概况”。第十四条要求“汉语作为必修课程应贯穿教学全过程”。然而,留学生高等教育是实现“留学中国计划”的关键。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MBBS专业留学生汉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二、分析过去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笔者通过多年的留学生汉语教学管理经验总结,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汉语学习兴趣不高。学生来华学习目的是学习临床医学,对汉语学习兴趣不高。通过汉语教学实践及汉语课堂观摩,发现汉语课学生的到课率不高,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严重。并且据任课老师反映,课后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学生不够重视。

2.对外汉语师资队伍不够完善。根据医学学历留学生汉语学习目标,吴晨阳于2007年提出对外汉语教师除了具备普通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外,还应具备较高的英文水平,并了解一定的医学知识。但是国内的汉语国际教育起步较晚,并且都没有专业针对性,属于通用汉语教育,对外汉语师资相对年轻化,基本为助教,教学实践经验尚浅且均没有医学背景。同时,学缘结构比较单一,基本上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此外,外聘师资较多,加大了管理难度,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3.课程结构不合理。合理设置课程结构是保证学生形成系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交际技能的途径。汉语课程设置没有针对性,课程科目较多,学生学习压力太大。在语言预科一年中,开设了汉语精读、汉语听力、口语、汉字、中国文化概况。转入MBBS专业后,仍有精读、听力、口语和汉字四门课程。

4.专业对外汉语教材缺乏。李夙云于2012年研究了医学汉语教材现状,指出医学汉语教材内容不仅少而且还很浅,学生在医院实习时不能有效与病人和指导老师进行交流,教材的内容与学生在医院遇到的实际情况不符合等。

三、汉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1.提高学习兴趣。为了提高专业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提升平日的日常交际以及医院见习和实习的汉语交际能力,加强了汉语课堂的趣味性。汉语预科文化课中增设了学写毛笔字、学做中国结以及学剪纸系列活动,同学们兴趣浓厚,增强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另外,新增了文化体验。汉语预科学习中,组织学生到周边历史文化景点参观,亲自体验当地文化。其次,在校学习过程中,学校每年举办汉字临摹比赛、中文演讲比赛和中文歌曲比赛。鼓励学校其他专业的中国学生组织参与汉语角活动,一月2次,每次都有20~30人参加,活动内容包括五子棋、书法、主题讨论、汉语游戏等。实践证明,同学们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较高,有效提高了汉语学习的兴趣并提升了汉语交际能力。

2.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师资队伍建设,影响专任教师队伍的水平和教學质量。师资队伍结构包括年龄结构、学历及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等,合理的师资结构将整体优化师资队伍。因为对外汉语是一个年轻的专业,我校任教汉语的多为青年教师,因此,我们从学历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科结构来优化师资队伍。①引进来自不同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全日制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②鼓励老师评职称,引进高职称专任教师;③通过培训汉语老师医学课程,提高汉语教师的医学知识,丰富学科结构。

3.课程创新改革。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将汉语教学分为听、说、读、写和中国文化五个部分。精读、听力、口语、汉字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现在,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学生汉语水平提高的需要,长沙医学院对汉语教学进行了以下改革:第一年语言预科新增医学汉语入门和汉语水平考试3级培训,在保证学生过级率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医学汉语词汇;为了保证医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我们对汉语课程进行了整合。精读和汉字两门课程合并为读写课,口语和听力两门课程合并为听说课,让学生在医学学习的同时坚固汉语能力的提高;第四学年和第五学年,主要是开设医学汉语和汉语水平考试4级培训,为留学生在中国的见习和实习打下语言基础,同时,课程的安排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通过汉语水平考试4级的留学生,可以申请免修培训课程。

4.教材。教材的选用也是汉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选用教材主要是根据来华医学留学生对汉语水平的基本要求和汉语课的课时量。我们选取的大部分教材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经过对外汉语教研室教师反复研讨,选取了一些符合医学留学生实际情况并且与时俱进的最新教材。目前市面上没有发现适合基础阶段医学生学习的医学汉语入门,因此目前使用的是由本校老师自编的医学汉语入门讲义。

四、结语

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从提高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完善对外汉语师资队伍、合理设置课程结构以及改善对外汉语教材方面做出了综合研究和分析。(1)组织中国文化活动,增强文化体验,提高学习汉语兴趣;(2)引进高素质专任汉语教师,丰富学缘结构;(3)针对不同年级具体情况灵活设置课程安排;(4)选取认可率最高的教材,根据实际情况自编医学汉语入门教材。来华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教育教学规划。无论是宏观的教育管理或微观的教学操作,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完善。在以后的教学和管理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丰富留学生的学习生活,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以此维护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在生源国的声誉,保证来华医学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晨阳.论医学英语学历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和教材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0).

[2]李夙云.来华西医专业全英授课留学生医学汉语教材编写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1).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教室留学生》
医学免疫在临床医学专业中的教学探索
地方性综合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文课程教育改革探索
病案式多媒体教学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基础医学自选实验的初步探索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