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法指导

2017-10-27 00:53李鸿儒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棱镜天平烧杯

李鸿儒

初中物理教学,是教师运用合适的方式展开教学,学生汲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

一、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不管是哪一门课程,预习都是学生学习的必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能对教材内容有基本的掌握,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从中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认真听课.教师要给学生布置具体的任务,比如说重点看哪,或者给学生布置几个问题,在课本中找出来,或者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课前预习变得有效.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就能提高阅读的主动性,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在这个细心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发现自己不会的问题,而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听课,就能主动集中注意力,认真听教师讲课.例如,在讲“摩擦力”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几个预习任务:“找到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了解相关的实验步骤,掌握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这样,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从而提高预习的有效性.上课时,教师进行提问:“通过预习,同学们现在知道什么叫作滑动摩擦力吗?”学生按照教材中的解释进行回答:“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阻碍它运动的这种力叫作滑动摩擦力.”教师继续提问:“教材的实验中,是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学生回答:“利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样的方式,能使学生有效预习.

二、指导学生实际操作

掌握一个物理实验,不仅需要明白其中的原理,记住它的步骤,更要学会如何操作.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明白实验目的,清楚所需的实验器材,并结合物理知识掌握实验原理.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应该记录的变化和数据,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验;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实验器材,并且教会学生计数和读书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从而使学生透彻掌握物理实验.例如,在讲“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天平进行实际的测量.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易于操作的地方,并取下固定天平横梁的橡胶圈.用镊子把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把空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内,用镊子夹取砝码放在右盘内,并用镊子调节游码,直至横梁再次水平平衡.读出右盘内砝码的总质量和游码在标尺对应的刻度值,得出空烧杯的质量m并记录在表格中.取下空烧杯和砝码,并把游码归零,在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放在天平左盘内,通过增减砝码及调节游码,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总,并记录在表格中.利用表中实验数据,依据公式m水=m总-m杯计算出水的质量m水,并记录在表格中.

三、指導学生正确观察

学生看到一个事物、变化、情境时,肯定会产生某种想法,当这个想法包含物理知识的时候,就是产生了物理思考.学生学会利用物理知识进行思考,或者利用平时的思想去考虑物理问题,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目的.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必要内容,也是辅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而实验的结果都是经过观察、分析、总结而来.学生要学会观察,总结实验结果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并且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观察,帮助学生体会完整的实验过程.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把握住实验的现象和数据,掌握正确的实验结果,并从结果中分析出物理结论.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例如,在做“光的色散”实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观察的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观察.用平面镜引入一束日光,通过狭缝照到三棱镜上.调整棱镜的方位,在白色光屏上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得到的彩色光带.把白纸放在棱镜前,让学生看到照到棱镜上的光是白光,由此得知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色光.在棱镜和光屏中间放一个凸透镜,调整凸透镜的位置,使由三棱镜射出的各种颜色的色光都会聚在光屏上,得到白色的亮条,表明各种颜色的色光合在一起成为白光.在狭缝前放置红色玻璃(或蓝色玻璃),用白纸显示出照在三棱镜上的光是红光(或蓝光),通过三棱镜后,光改变了传播方向,但不分解,仍然是红光(或蓝光).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观察光的变化,从而让学生找到实验的重点.

总之,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比直接教给学生知识更有意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棱镜天平烧杯
特别的“冰袋”
分配正义:以弱势群体为棱镜
大棱镜泉即景
大棱镜温泉
天平的平衡
基于Mathematica改进双棱镜干涉实验
简易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