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在“丝绸之路”上的扬琴艺术
——评《蝶梦飞竹—新疆音乐风格重奏合奏曲集》

2017-10-29 08:07吴璜璜
新疆艺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三重奏吴军重奏

□ 吴璜璜

2017年,中国音乐学院扬琴特色教学体系《扬琴演奏艺术精髓传承教学体系研究》项目组,从赴新疆地区采风调研至演奏教材部分科研成果的问世,历经了三年的时间。目前,已出版向全国发行《蝶梦飞竹——新疆风格扬琴重奏合奏曲集》、《新疆音乐风格——扬琴重奏合奏演奏专辑》、《新疆音乐风格——扬琴演奏专辑》。笔者作为课题组成员,全程参与并担任了曲集整理和专辑录制音乐总监的工作。本文将重点对扬琴重奏合奏曲集中不同少数民族音乐作品的创作特色、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介绍与分析,从而进一步阐述其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扬琴作为中国民族器乐中一件独具魅力的乐器,在不断地民族化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浓郁的地方风格。新疆扬琴音乐,作为重要的风格之一,因其极富西域风情的艺术感染力受到了全国扬琴同行的青睐。随着近年来乐器改革、演奏技巧、音乐作品的不断发展创新,扬琴艺术领域中出现了大量具有特殊表现力和发展潜力的扬琴重奏、合奏演奏形式。中国音乐学院扬琴学科在长期的重奏、合奏课程训练与艺术实践中发现,目前存在的音乐作品以移植、改编外国、流行音乐为多数,真正具有鲜明民族地方特色的乐曲甚少,尤其原创作品更为稀缺。为进一步丰富舞台表演艺术、扩充演奏教材、及时适应社会需求,2017年1月,《蝶梦飞竹—新疆风格扬琴重奏合奏曲集》(李玲玲编著)作为全国第一部关于新疆少数民族风格性音乐作品的扬琴重奏合奏专业教程,于北京中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新书推荐会。并随着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风华国乐》栏目对曲集中大量作品的陆续播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不断提升新疆风格扬琴音乐影响力的同时,为弘扬中国扬琴艺术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音乐学院李玲玲课题组赴新疆兵团调研

地方风格音乐中蕴含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学习与研究扬琴地方风格,是现代扬琴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更是作为高等音乐院校扬琴学科的责任所在。2013年由中国音乐学院李玲玲教授作为《扬琴演奏艺术精髓传承教学体系研究》项目负责人,带领课题组赴新疆、四川、东北、广东、内蒙等地进行采风调研活动。通过对扬琴主要流派和地方音乐风格的演奏特色、音乐作品、理论文献、音像资料、演奏教材等方面进一步挖掘研究,旨在传承与发展优秀扬琴传统。课题组在与新疆兵团文联、兵团音乐家协会、新疆民族乐团、木卡姆艺术团调研采风期间,得到了新疆音乐界的大力支持。举办了专题访谈、观摩演出以及首次“与新疆扬琴名家的对话”研讨会,内容涉及新疆扬琴的历史发展、乐器改革、教学创作、理论研究等方面。共搜集到新疆扬琴艺术家的作品338首,扬琴专业论文42篇,出版的新疆扬琴专著5部,音响制品36首,创作、演奏获奖成果35项。《蝶梦飞竹—新疆风格扬琴重奏合奏曲集》正是此次科研中关于演奏教材部分所搜集到的优秀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作品,整理编辑而成。与此同时,中国音乐学院扬琴特色教学成果之同名专辑《新疆音乐风格—扬琴重奏合奏演奏专辑》及以吴军先生为代表创作、演奏的《新疆音乐风格—扬琴演奏专辑》分别作为全国首张新疆风格扬琴重奏合奏、独奏专辑同步发行,推向社会。

《蝶梦飞竹—新疆风格扬琴重奏合奏曲集》共收录了十九首由新疆本土音乐家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音乐素材创编而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新疆扬琴作品。乐曲均以本民族特有的音乐调试、旋律特征、节奏类型,结合高中低不同扬琴,多种表演形式和特色演奏技巧进行创作。其中,原创作品十首、改编曲目九首。

一、维吾尔族——以《东疆舞曲》《天山情》为例

维吾尔族民歌和民间器乐曲内容广泛、数量繁多,较多使用跳进音程和装饰音。音乐风格上主要有抒情、叙事性和歌舞性两类。曲集中《达坂城》《天山情》《恩情》《东疆舞曲》《欢庆》《黑力其汗》《南疆舞曲》是具有浓厚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的乐曲,以地域、风俗、风景、人物为题材进行创编。由李耿瑞作曲、吴军改编的《东疆舞曲》,是一首以扬琴重奏为主,结合长笛、黑管、低音提琴等西洋乐器的合奏作品。主题采用新疆哈密维吾尔族音乐元素,单三部A+B+(A)段落结构,以5/8节拍为主体进行变奏,旋律在不同声部中相互模仿、重复,呈现出扬琴宽广的音区对比。乐曲风格简洁明快,展现了东疆维吾尔族人民翩翩起舞的欢庆场面。《天山情》是郑宝恒、吴军根据刘富荣创作的维吾尔族曲风同名笛子独奏曲改编而成的扬琴三重奏。作品结合了维吾尔族的两种音乐风格,抒情段落曲调深情唯美、气息悠长,旋律跌宕起伏。歌舞部分节奏鲜明,节拍规整、富有舞蹈节奏特征。大量采用附点、切分音和弱起的节拍节奏,描绘了天山迷人的景色与边疆各族人民对祖国的感恩情怀。

二、哈萨克族——以《冬不拉弹起来》《哈萨克少年圆舞曲》为例

哈萨克族素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之美誉,音乐曲调明亮、激情,节奏欢快、跳跃。常用五声和七声两种调式体系,多以级进式音程、四度结构、曲首呈现为主要特征。《冬不拉弹起来》《玛依拉》《马背上的冬不拉》《哈萨克少年圆舞曲》《节日》《叼羊》《葵巴斯》是曲集中具有典型哈萨克民族音乐特色的作品。分别根据冬不拉弹唱、方言音译及传统习俗为题材而创编。由吴军、鸣光作曲的《冬不拉弹起来》是一首短小精悍的扬琴二重奏,采用大调七声音阶,旋律清新愉悦、富有活力。双声部层次分明,旋律与伴奏频繁交替演奏。乐曲在第二遍反复中,全部运用“反竹”技巧进行演奏,凸显扬琴清脆透亮的音色。音乐风格轻松诙谐,妙趣横生,表现了哈萨克少年幸福的草原生活。由赵国华作曲、李玲玲改编的扬琴合奏《哈萨克少年圆舞曲》,采用哈萨克民族调式与欧洲大小调结合的混合调式。三拍子回旋曲式,旋律具有浓郁的哈萨克风格。运用三度音程叠置、卡农、转调等创作手法,塑造出丰满的音响效果,表现哈萨克族少年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塔吉克族——以《月夜》《婚礼》《塔吉克舞曲》为例

塔吉克族民间音乐富有高山民族热情奔放的音乐特质。以升III级音的七声音阶调式和II、III级音之间的增二度音程,以及7/8与5/8节拍运用为主要音乐特点。由积冰、吴军创作、李玲玲改编的扬琴二重奏《月夜》和《婚礼》,是根据扬琴组曲《鹰笛恋》中二、三部分改编而成。乐曲采用小调七声音阶和增二度音程写作特点,双声部旋律此起彼伏,大量运用“轮竹”和快速“齐竹”演奏技巧。音乐语言生动、织体众横交错、风格动静相宜,赞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另以舞蹈性音乐元素创作的《塔吉克舞曲》,是一首具有浓郁帕米尔高原风格的扬琴四重奏,由李耿瑞编曲、李玲玲改编。乐曲结构为简单明了的单二部曲式(引子+A+B)。引子部分以高音扬琴为主奏,旋律悠远,音色透亮。A段采用2/4节拍,节奏动感,方整式乐句进行强弱对比,丰富音响色彩变化。B段为主题音乐变奏,复合节拍7/8(3+4)与扬琴“揉弦”、“拨奏”技巧的运用,尽显婉转多姿的异域风情。全曲在高中低不同类型扬琴呈现的立体音响中,表现出欢歌热舞的庆典场面,塑造了塔吉克人民热情奔放及激昂豪迈的艺术形象。

四、蒙古族

新疆蒙古族音乐体裁可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类。旋律以大跳音程频繁出现为显著特点。由陈启云、吴军作曲的《情歌》,是以新疆蒙古族音乐为基础创作而成的扬琴三重奏。旋律深情舒缓,具有蒙古族长调音乐的特征。结构方整,曲调扣人心弦,有着强烈的草原气息。此外,曲集中收录的《瀚海绿魂》是新疆第一首具有探索性、开拓性创作理念的无调性重奏作品。作品立足于维吾尔族音乐基调,大量运用十二音序列和声、三全音和声以及二度关系音程。在演奏技法上大胆尝试使用“双音琴竹”、“钢片琴竹”、“毡头琴竹”多种材质的击弦工具,加以“刮奏”、“滑抹”、“反竹”、“颤竹”等组合类技法,对新疆少数民族乐器进行模仿和借鉴,使其更加贴近新疆音乐特色。

《蝶梦飞竹—新疆风格扬琴重奏合奏曲集》作为中国音乐学院扬琴系列教材的出版发行,是一部汇集风格性、艺术性、实用性、学术性为一体的专业扬琴教材。具有民族特征鲜明、题材内容广泛、音乐形象生动、创作理念崭新、表演形式多样、演奏手法新颖、时代气息强烈的艺术特点。曲集的编辑采用五线谱谱式,记谱方式规范、技法符号标注完整清晰。教学运用中,丰富音乐想象力,加强演奏者在乐队中的视奏、配合与协作,更好的提升综合性、群体性、全面性、协同性演奏能力。在开拓扬琴少数民族风格性演奏教材领域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教材建设,为全国的扬琴教学增添色彩及新鲜血液,对了解新疆各民族的音乐风格和新疆扬琴演奏艺术特色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新疆扬琴艺术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中国扬琴艺术发展的推动是毋庸置疑的。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大背景下,用音乐繁荣丝路文化的新举措层出不穷,定位于核心地区的新疆,在音乐文化上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相信并期待新疆扬琴艺术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丝绸之路”上,演奏出更加优美的乐章。

附录:

《蝶梦飞竹—新疆风格扬琴重奏合奏曲集》(李玲玲编著)目录

1、《天山情》(三重奏)郑宝恒、吴军改编

2、《冬不拉弹起来》(二重奏)吴军、鸣光曲

3、《恩情》(合奏)赵国华曲、李玲玲改编

4、《月夜》(二重奏)积冰、吴军曲李玲玲改编

5、《玛依拉》(三重奏)吴军、张文禄编订

6、《婚礼》(二重奏)积冰、吴军曲李玲玲改编

7、《马背上的冬不拉》(扬琴四重奏)吴军改编

8、《达坂城》(三重奏)吴军编曲

9、《东疆舞曲》(合奏)李耿瑞曲、吴军改编

10、《黑力其汗》(扬琴四重奏)吴军改编

11、《欢庆》(三重奏)洪圣茂、吴军改编

12、《哈萨克少年圆舞曲》(合奏)赵国华曲、李玲玲改编

13、《南疆舞曲》(合奏)于庆祝曲

14、《节日》(三重奏)陈启云、吴军曲

15、《情歌》(三重奏)陈启云、吴军曲

16、《塔吉克舞曲》(合奏)李耿瑞曲、李玲玲改编

17、《刁羊》(二重奏)赵国华曲、王一时吴军改编

18、《葵巴斯》(三重奏)吴军改编

19、《瀚海绿魂》(二重奏)陈启云、吴军曲

猜你喜欢
三重奏吴军重奏
三重奏栏目作者:王文其
三重奏栏目作者:阮敏哲
恭喜中签“京”喜EU见-北京汽车推钜惠3重奏+无忧7项礼
花山战鼓(壮族啵咧重奏)
奏响抗疫“三重奏” 彰显人大为民情
阮重奏作品的演奏与教学探微——以阮八重奏《剑器》为例
星际·狂想——德国铜管重奏团2017年访华音乐会
范蠡妖阵破吴军
范蠡妖阵破吴军
汪雷一兰 吴军 夏兆侠 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