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地区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2017-11-01 06:54李旷怡黄玉萍张英俭蔡海荣彭嘉健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家族史病史半胱氨酸

李旷怡 黄玉萍 张英俭△ 蔡海荣 彭嘉健

姚 红1骆志均1吴智鑫1陈景利1李莹莹1

(1.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528000;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510405)

佛山地区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李旷怡1黄玉萍2张英俭1△蔡海荣1彭嘉健1

姚 红1骆志均1吴智鑫1陈景利1李莹莹1

(1.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528000;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510405)

目的观察佛山地区居民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急性脑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急性脑梗死登记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220例为病例组,220例非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急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酗酒、高血压病史、脑卒中家族史、冠心病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超重/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与急性脑梗死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吸烟、高血压病史、脑卒中家族史、糖尿尿病病史、血脂异常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吸烟、高血压病史、脑卒中家族史、血脂异常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佛山地区居民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急性脑梗死 佛山地区 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三高”特点[1-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急性脑梗死已经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据调查2010年我国40岁以上人口脑卒中人数超过1000万,并且呈年轻化趋势,死亡人数高达170万,第1年复发率达17.7%,存活者75%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3-5],给我国居民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探讨急性脑梗死发作的危险因素,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控制,对急性脑梗死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6]。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脑梗死登记方法,对佛山地区2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220例健康人群的相关信息收集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旨在为佛山地区急性脑梗死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参考2007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7]诊断标准,经临床、头颅CT或MR确诊。1)纳入标准:病例组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并且经头颅CT和(或)头颅MR确诊;对照组为同时期住院的非脑血管病患者;年龄25~85岁;无精神障碍可以完成调查问卷者。2)排除标准:病例组中诊断为出血性卒中、脑转移瘤等造成的神经功能缺损者;对照组中有脑血管疾病史;年龄<25岁或>85岁;精神障碍不能完成调查问卷者;合并严重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肿瘤、动脉炎等疾病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和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22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的非脑血管病患者220例为对照组,按照同性别、同民族、同居住地、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进行1∶1配比。病例组男性125例,女性95例;平均年龄(49.36±9.36)岁;汉族216例,少数民族4例;居住地农村者86例,城市者134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52例,中学96例,大学72例。对照组男性118例,女性102例;平均年龄(51.02±8.69)岁;汉族211例,少数民族9例;居住地农村者90例,城市者130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6例,中学104例,大学70例。两组在性别、民族、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3 治疗方案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推荐的脑出血常规治疗,包括1)一般治疗:绝对卧床休息、畅通呼吸道、吸氧、生命支持治疗等。2)控制血压:若患者收缩压≥210mmHg或舒张压≥110 mmHg,选用拉贝洛尔泵入控制血压于140/90mmHg左右;准备溶栓者,血压维持在180/90mmHg;若患者病情稳定,卒中数日后血压≥140/90 mmHg,可口服降压药。3)血糖管理:空腹血糖≥10 mmol/L给予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在7.7~10mmol/L之间。4)神经保护剂:依达拉奉3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30 min内滴毕,每日2次。5)保护胃黏膜:泮托拉唑注射液4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6)血脂管理:阿托伐他汀20mg口服,每日1次。7)补充叶酸:若患者使用口服降压药控制血压,选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每次1粒,每日1次。8)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若符合溶栓的适应症和排除所有的禁忌症,可给予溶栓治疗。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0.9 mg/kg(最大剂量90 mg)静脉滴注,其中10%在最初1min内静脉推注,其余滴注1 h。

1.4 研究项目 所有调查对象均完成急性脑梗死的入院登记表,登记内容包括1)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职业、居住地等。2)相关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家族史、心脏病史、高血脂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目前正在吸烟(10支/d,≥5年)或戒烟≤5年)、酗酒(长期饮酒≥5年(折合乙醇含量男性≥40 g/d,女性≥20 g/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糖尿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超重/肥胖(BMI≥24 kg/m2判定为超重, 将BMI≥28 kg/m2判定为肥胖)等。3)生活史:饮食、休息、运动等;4)辅助检查:身高、体质量、腰围、腹围、血压、血脂、血糖、头颅CT/MR、脑颈血管彩超等。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Epi Data软件,双人双次录入法数据,并对录入结果进行逻辑检查。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经单因素分析后P<0.01者,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计算出OR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见表1。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病例组吸烟、酗酒、超重/肥胖、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病史、冠心病病史、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卒中家族史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

表1 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

2.2 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见表2。首先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赋值,“1”为急性脑梗死,“0”为非急性脑梗死;接着对表1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赋值,是为“1”、否为“0”。 最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吸烟、高血压病史、脑卒中家族史、血脂异常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均P<0.05)。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是脑卒中的最常见类型,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据统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年治疗费用高达100亿美元,其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亿美元[8],给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严重的负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因此,对早期防治急性脑梗死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内外经验,急性脑梗死是可防可控的,关键在于对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积极有效的干预,从而低卒中发病率,减轻卒中疾病负担。脑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和不当生活方式等[9-10]。

表2 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登记研究方法,按照1∶1配比方法分组,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筛查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两组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病例组吸烟、酗酒、超重/肥胖、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病史、冠心病病史、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卒中家族史均高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吸烟、高血压病史、脑卒中家族史、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有关报道结果相似。本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8.548,提示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是非高血压患者的8倍。这与王微等[11]的调查研究结果一致。吸烟作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已经得到大量流行病学的证实[12]。血脂异常作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均证实血脂异常是脑梗死主要的危险因素[1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卒中家族史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同样与相关的研究结果一致。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早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我国居民影响最大的导致脑卒中发病率高。长期的高血压病可以引起代谢紊乱,并进一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最终发展为心脑血管疾病。吸烟同样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及一氧化碳可使血管内皮损伤和血脂、血压升高,导致内皮功能障碍,促进血脂进入血管内皮下,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血脂异常患者中升高的血脂可以进入动脉内膜,并被氧化修饰,接着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不断增多和平滑肌细胞不断增殖,形成脂质条纹,进而形成斑块,最后导致脑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多数研究已经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的危险性升高密切相关[14-15]。同型半胱氨酸导致脑梗死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其可能通过造成内皮障碍,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促进血栓形成,影响脂质代谢等途径导致脑梗死的发生。而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协同作用,两者同时存在可使脑梗死发病风险提高12倍。有关遗传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国内外均有报道,Hnut等研究报道发现遗传因素可能比环境因素具有更大的发生风险[16]。还有资料显示有脑卒中家族史的患病率为5%左右,而无脑卒中家族史患病率为2%[17]。本研究结果发现脑卒中家族史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是无脑卒中家族史的2倍。

本研究提示,吸烟、高血压病史、脑卒中家族史、血脂异常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应积极控制吸烟、高血压、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等危险因素,同时对脑卒中家族史患者要高度重视。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2015,48(4):246-257.

[2]Feigin VL.Strok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an the epidemic be stopped and outcomes improved[J].LancetNeurol,2007,87(6):94-97.

[3]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2015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血脂管理指导规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0(13):117-117.

[4]李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

[5]王文志.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对脑卒中的一级预防[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6,6(1):1-2.

[6]高俊英.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新中医,2012,44(6):38-39.

[7]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0-36.

[8]李兰翠,巫嘉陵,董虹.脑卒中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3):230-232.

[9]O’Donnell MJ,Xavier D,Liu L,et al.Risk factors for ischaemic and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ic stroke in 22 countries(the NTERSTROKE study):a case-controlstudy[J].Lancet,2010,376(9735):112-123.

[10]Qian J,Liu L,Wang Y.Rist factors and prevention of stroke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J].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10,2(8):1-6.

[11]王薇,赵冬,刘军,等.收缩压及舒张压与脑卒中和冠心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J].高血压杂志,2000,8(10):276-278.

[12]Love BB,Bil ler J,Jones M P,et al.Cigaret te smoking.A risk factor for cerebral infarction in young abults[J].Arch Neurol,1990,47(6)∶693.

[13]钱怡宁,王拥军,刘改芬,等.血脂相关剩余风险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4,33(4):496-502.

[14]张岩,霍勇.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高血压—“H型”高血压[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1):3-6.

[15]李保华,毛利忠,王克义,等.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1):8-10.

[16]Liao DP,M yers R,Hunt S,et al.Familial history of stroke and stroke risk[J].Stroke,1997,28(3):1908.

[17]蒲传强,郎森阳.脑血管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79.

Risk Factor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Foshan


LI Kuangyi,HUANG Yuping,ZHANG Yingjian,et al.Fo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dong,Foshan 5280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Foshan city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evention.Methods:220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considered as the case group,and 220 patients with non-stroke were considered as the control group.Data was analyzed with 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ResultsUn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smoking,alcohol drinking,hypertension history,family history of stroke,coronary heart disease history,diabetes mellitus history,dyslipidemia,hyperuricemia,overweight/obesity and hyperhomocystinemia had close associations with the incid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smoking,hypertension history,family history of stroke,dyslipidemia and hyperhomocystinemia were the risk factors.Conclusions:Smoking,history of hypertension,family history of stroke,history of dyslipidemia and hyperhomocysteinemia are the risk factor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Fosha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Foshan city;Risk factors;Logistic regression

R743.9

A

1004-745X(2017)10-1711-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10.006

广东省佛山市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建设资助(Fspy2-2015004);广东省佛山市“十三五”高水平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助(FSGSPZD135025);佛山市急性脑卒中一体化综合救治平台的建设资助项目(2014AG10002)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18988548332@163.com)

2017-05-22)

猜你喜欢
家族史病史半胱氨酸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超声造影与MRI增强扫描对不确定性盆腔肿块良恶性判断的比较研究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超声评分联合病史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程度的价值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