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衰老相关突变体lsm3的鉴定和基因克隆

2017-11-02 05:04岳丽晓李登云张玲玲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琼脂糖突变体拟南芥

岳丽晓,李登云,张玲玲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1100)

拟南芥衰老相关突变体lsm3的鉴定和基因克隆

岳丽晓,李登云,张玲玲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1100)

本研究采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对叶衰老相关突变体进行筛选,研究使用材料为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库.表型重复后提取突变体的DNA,利用PCR技术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突变体进行T-DNA插入验证.然后采用TAIL-PCR技术扩增T-DNA两翼序列,对目的条带回收测序,最后分析测序结果确定叶衰老突变体的候选基因.

拟南芥;衰老相关基因;叶绿素荧光;T-DNA;突变体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由于细胞、器官、组织或者整个植株水平的生理功能衰退称为植物衰老,植物衰老最终会表现为植物生命周期的结束,或者植物的自然死亡[1].植物叶片衰老不仅代表了植物生命周期的结束,而且对于研究发育生物学有重要的作用.有些作物会产生种子,当发生衰老,叶片同化功能就会退化,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包括大部分农作物,无法充分发挥作物产量的潜力,对于蔬菜作物来说也是如此,影响采摘质量[2].在农业生产中,控制叶片衰老,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对于延长农产品的贮藏期,或者提高作物的产量有重要的意义.对叶片衰老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更好地了解叶片的发育过程,并且利用研究的成果,进行农业指导,控制叶片衰老,促进农业的发展,为人类造福.

1.2 叶片衰老机制的研究现状

叶衰老尽管是由发育阶段决定,但它同样受激素和环境信号的调控.影响衰老的主要外部因素有:紫外线、臭氧、遮蔽、氯化钠等;影响植物衰老的内部因素有:生长素、水杨酸、ABA、乙烯、赤霉素等[3].叶衰老开始后,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得到削弱,而与此同时却有众多的基因表达量获得增加,这些基因被命名为衰老诱导基因SAGs.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观察发现,在调控叶衰老的过程中,转录因子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比如转录因子WRKY70可以对叶衰老的起始进行调控[4].上世纪四十年代,研究者们发现,从光合有机体发射出的叶绿素荧光,和自身的光合活性有密切的关系[5-6].利用叶绿素荧光成像仪,能够对叶片PSII中的电子传递效率进行测定,并且没有任何侵害,测定速度较快[7].

1.3 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在叶衰老方面的研究应用

叶绿素荧光几乎全部来源于PSII的Chla,活体叶绿素荧光提供的快速信息仅能反映PSII对激发能的利用和耗散情况.本实验通过对发射光的能量大小的调制,获得相关的光合参数,进一步了解光合能力的强弱[8].通过测定衰老的水稻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发现叶绿素的含量越高,叶片的光合作用越大,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含量有正相关的关系.Rubisco的含量,以及Rubisco活性与光合速率也有正相关关系,降低Rubisco含量和活性,会导致光合速率的降低.黑暗处理拟南芥保绿突变体pph-1,对比于野生型,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下降更多,表示受衰老影响的叶绿体降解,能够较大作用于pph-1的光合作用能力[9].研究AtNAP化学诱导性超表达植株显示,使用地塞米松外源进行处理,叶片出现早衰,并且黄化严重,并且Fv/Fm比值有大幅下降.该基因的回补转基因苗显示野生型,Fv/Fm比值变化,与其表型变化相同[10].本实验利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筛选叶衰老相关突变体是可行的,并在此基础上用TAIL-PCR技术进行基因的扩增分析.

2 实验过程

2.1 实验材料

野生生态型Col-0、T-DNA突变体.

2.2 培养基及常用溶液的配制

MS固体筛选培养基,0.1%升汞、溴化乙锭溶液、TAE缓冲液、DNA上样缓冲液、DEPC处理的水、DNA提取液、甘露醇(Man)溶液、考马斯亮蓝G-250染料试剂、甲基磺酸乙酯诱变液、10×PCRbuffer.

2.3 实验方法

2.3.1 点种.取定量拟南芥干燥的种子,消毒,再用无菌水冲洗,经过处理后点播在MS固体培养基上,于4℃条件下春化3天,放于培养间中培养12天后供实验用.

2.3.2 衰老突变体的鉴定.将生长12天的幼苗进行叶绿素荧光成像,筛选出Fv/Fm较野生型拟南芥差别较大的,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将其移至土中.待幼苗生长两周左右后,对其进行叶绿素荧光成像分析.然后将其遮光暗处理四天进行叶绿素荧光成像分析,筛选Fv/Fm较野生型差异较大的个体留作实验用.

2.3.3 T-DNA插入的鉴定.(1)DNA的提取.剪取上述步骤中筛选出的拟南芥幼苗的两片叶子,置于1.5mL的EP管中,并加入100μLDNA提取液充分研磨.再往管中加入600μLDNA提取液,混匀后在4℃、12000rpm条件下高速离心15min.弃去沉淀,吸取上清至新的EP管中,并往上清液中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700μL,使DNA沉淀摇匀,于-20℃过夜沉淀.将过夜后的溶液 4℃、12000rpm离心10min,沉淀DNA,弃上清,留沉淀.在沉淀中加入1mL体积分数为20%的酒精,再在4℃、12000rpm的条件下高速离心5min.倒去酒精,将EP管倒置于吸水纸上风干,向管中加入30μL无菌去离子水,并在离心机上短甩后置于-20℃条件下保存.

(2)DNA的扩增.扩增上述步骤所获的DNA.PCR反应体系如下:(单位:μL)

buffer 2 dNTP 2引物(LP&RP) (1+1)Taq酶 0.2 H2O 11.8 DNA 2

(3)琼脂糖凝胶电泳.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处理扩增产物,首先称取1g琼脂糖,准备100mlTAE,将琼脂糖加入TAE中加热,直到全部熔化.静置一定时间降低温度后,在混合物中加入溴化乙锭,并混匀,溴化乙锭为0.5mg/ml,5μL.将所得物质放入制胶槽中,将梳子插入,等到凝固完成,小心拔出梳子,将凝胶和支撑物全部放入电泳槽中,加入电泳缓冲液体,液面比凝胶高1mm.再加入上述TAIL-PCR反应第三轮的产物和Marker.电压为180V,溴酚蓝移动,直到在凝胶距离2cm左右,电泳操作停止,进行观察和拍照,保留数据和图像.因插入T-DNA的基因过长,在设定的PCR反应中无法扩增,故无条带的即为所需筛选的T-DNA插入突变体.

2.3.4衰老相关基因的鉴定.(1)T-DNA插入旁侧序列的扩增.该过程采用的是TAIL-PCR技术,TAIL-PCR技术是通过3个嵌套的特异性引物分别和简并引物组合,进行PCR循环,共采取三轮连续操作.AD引物Tm值为44℃到46℃,特异性引物的为57℃到62℃.热循环程序采用低温随机扩增,高温特异性扩增,相间进行,扩增特异产物,对随机引物产生的非特异性扩增进行抑制,得到的片段可以直接用作测序模板、探针标记.(2)琼脂糖凝胶电泳及胶回收.将第三轮PCR的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在紫外灯环境下切出琼脂糖凝胶,琼脂糖凝胶含有DNA,吸取干净其表面的液体,然后称重计算体积.1mg=1μL作为计算体积的标准.在胶块中加入DR-I溶液,混合均匀,进行加热,将胶块融化,并进行振荡充分混合.再次加入一半DR-I溶液,混合均匀.后经多次滤过、离心、洗脱获得DNA.(3)测序.将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DNA送往生物公司进行测序,比照拟南芥基因组图谱确定基因.

3 结果与分析

3.1 叶衰老突变体lsm3表型鉴定

在此实验基础上,筛选到一批潜在的叶衰老相关突变体.分别将这些突变体单株收种,对其进行表型重复剔除假阳性突变体,共获得表型稳定且能够稳定遗传的叶衰老相关突变体15株,在本研究中对其中的一种突变体lsm3做了具体表型分析和基因克隆.如图所示,在暗处理前,突变体与野生型之间在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指标上无差别,暗处理三天后,lsm3的Fv/Fm值明显低于野生型.之后野生型和突变体之间的差异消失,说明lsm3确为叶衰老突变体.

图1 突变体暗处理前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3.2 LSM3基因克隆

为使基因功能研究效果更好,采用TAIL-PCR技术对该基因进行克隆.首先对lsm3其进行了T-DNA插入验证.因PCR扩增所用的特异引物是根据T-DNA序列设计的,所以只有T-DNA插入的突变体才能扩增出目的条带.电泳结果如图2,lsm3突变体能够扩增出大约1000bp的目的条带,而野生型则无任何条带出现,说明lsm3确为T-DNA插入突变体.

图2 T-DNA插入验证结果

第二轮TAIL-PCR反应中,扩增到1个特异条带,其长度500bp左右.以第2轮反应的产物为基础模板,进行PCR循环扩增,最终得到一个片段,长度大约400bp.在操作中,为了防止扩增出现问题,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分析,分别用第二轮的产物和第三轮的产物.特异引物具有嵌套的特点,因此第三轮的产物比第二轮反应产物小,两者的距离和引物的位置相差距离一致,即片段长度和LexA4和LexA5在T-DNA上的位置差相同.回收作为特异性目标片段的第三轮产物,进行测序表明,T-DNA插入到LSM3基因内部,引起突变体对干旱敏感的表型.

图3 TAIL-PCR产物电泳和测序结果

4 讨论

总的来说,跟其它基因克隆的方法相比,TAIL-PCR优势更多,第一是操作简单,能够节省许多时间,模板可以直接采用基因组DNA,并且这种方式不会要求很高纯度和数量的模板,通常只需要几个ng的DNA即可,可快速获得目标片段.第二成本低:TAIL-PCR只需要设计几个嵌套特异引物和简并引物即可,节省成本,但是传统的方式要求较高的实验技术和样品质量,在RNA的提取、纯化等过程中,需要耗费许多时间和成本,才能得到结果,与TAIL-PCR完全相反.第三TAIL-PCR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采用短的简并引物,结合长的特异性嵌套引物,在分级反应、不对称温度循环下,可以扩增特异引物,并且最终产物质量较高,扩增产物中的目的片段有绝对优势,能够直接用作测序模板和探针标记.但是TAIL-PCR技术也有一些缺点.第一是要求反应条件比较精细,需要连续三轮的嵌套反应,并且每一轮十分重要,如果一轮出现问题,就会对下一轮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最终的结果,无法保证实验的准确性.第二TAIL-PCR需要的引物组合比较多,不同的AD引物结合位点也有不同,AD引物结合位点有限,不是每次结果都是阳性,个别扩增中,即使不同的简并引物,也可能不能得到阳性结果.

实验最终获得结果说明利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和TAIL-PCR来鉴定拟南芥衰老相关基因切实可行.本实验只是初步鉴定了与衰老相关的该种基因,为了使TAIL-PCR的实验结果更加真实可靠,对实践指导更有意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观察,采用RT-PCR对突变体基因的情况进行检验,从而降低TAIL-PCR技术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1〕PyungOkL,HyeRyunW,HongGilN.Molecular geneticsofleafsenescenceinArabidopsis[J].Trendsin PlantScience,2003,8:272-278.

〔2〕王亚琴.梁承邺.黄江康植物叶片衰老的特性、基因表达及调控[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7):87-90.

〔3〕姚纲,胡红焱,梁慧,张健鹏.用多位点序列分析技术鉴定9株产高光学纯度D-乳酸野生菌株 [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20).

〔4〕Ulker B, Shahid Mukhtar M, Somssich I E. TheWRKY70 transcription factor of Arabidopsis influencesboth the plant senescence and defense signalingpathways[J]. Planta,2007,226:125-137.

〔5〕陈夕军,王玲,左示敏,王子斌,陈宗祥,张亚芳,鲁国东,周而勋,郭泽建,黄世文,潘学彪.水稻纹枯病寄主-病原物互作鉴别品种与菌株的筛选[J].植物病理学报,2009(05).

〔6〕赵洪兵,郭会君,赵林姝,古佳玉,赵世荣,李军辉,刘录祥.空间环境诱变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J].作物学报,2011(01).

〔7〕 张力科,李志彬,刘海燕,李如海,陈满元,陈爱国,钱益亮,华泽田,高用明,朱苓华,黎志康.两个新的水稻叶色突变体形态结构与遗传定位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0(02).

〔8〕Silvia S, Sylvain A, Bo B, et al. Pheophytin pheophorbidehydrolase (pheophytinase) is involved in chlorophyllbreakdown during leaf senescence in Arabidopsis[J]. ThePlant Cell, 2009,21:767–785.

〔9〕Guo Y, Gan S. AtNAP, a NAC family transcriptionfactor,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leaf senescence [J]. ThePlant Journal, 2006,46:601–612.

Q78;Q945.48

A

1673-260X(2017)10-0009-03

2017-07-05

河南省社科联重点支持课题 “大学生网上消费调查研究”(SKL-2017-2606);河南省民协规划课题基金项目(hmx20160411)课题名称:角色互换法在民办高校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琼脂糖突变体拟南芥
基于胶原-琼脂糖的组织工程表皮替代物构建研究
富天冬酰胺蛋白增强拟南芥辐射抗性的研究
水乳化法制备罗丹明B接枝琼脂糖荧光微球❋
水乳化法制备罗丹明B接枝琼脂糖荧光微球❋
两种LED光源作为拟南芥生长光源的应用探究
一个粳稻早熟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育种应用潜力的初步评价
CLIC1及其点突变体与Sedlin蛋白的共定位研究
琼脂糖以及高分辨率琼脂糖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SHP2不同突变体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木醋液与6-苄基腺嘌呤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