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手术患者合并周围神经损伤原因及治疗效果分析

2017-11-03 11:15周艳敏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臂丛产科部位

周艳敏

(安阳市人民医院 河南 安阳 455000)

产科手术患者合并周围神经损伤原因及治疗效果分析

周艳敏

(安阳市人民医院 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探究产科手术患者合并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及临床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10年5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20例产科手术合并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分析其出现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对照组1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1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等)。结果20例患者中5例损伤原因为局部注射缩宫素,损伤部位为桡神经分支;5例损伤原因为手术所用的膀胱结石位造成的压迫,损伤部位为腓总神经;5例损伤原因为手术之后搬运对上肢的牵拉,损伤部位为臂丛神经;5例损伤原因为手术的时候上肢向外伸展超过90°,损伤部位为臂丛神经。经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低于观察组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手术合并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体位不当、神经压迫、药物注射及肢体牵拉不当,可采取排除损伤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给予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治疗等方式。

产科;手术;周围神经损伤

产科手术中出现周围神经损伤将会给患者神经感知与运动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终身残疾[1]。分析产科手术中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的因素,有助于为预防损伤发生提供临床依据,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将有助于减少对患者的影响。为分析术中周围神经损伤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10年5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20例产科手术合并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对出现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究不同治疗方式下的临床效果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5月至2015年2月于安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0例产科手术合并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其年龄为25~65岁,平均(40.97±6.1)岁,其中5例为顺产,5例为子宫脱垂,5例为子宫颈癌,5例为子宫腺肌瘤。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10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 ①病史:20例患者有局部注射药物史,或者术中肢体长时间受压。②症状体征: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均为患者的受损周围神经出现支配区域的感觉以及运动出现障碍。③辅助检查:肌电图之中的检测结果显示,出现神经损伤的周围,其神经传导越来越慢。通过分析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判定20例患者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的原因。

1.2.2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先对患者进行导致神经损伤的根本因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以下治疗。①药物治疗:泼尼松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207,5 mg/片)3次/d,2片/次,以上剂量连续服用14 d后降为2次/d,并于5 d后将剂量降至1次/d,连续服用1个月,整个药物治疗过程中同时服用适量维生素B,改善患者的微循环。②其他治疗:以针灸与按摩相互配合的方法促进患者的肢体气血循环,从而加快患者受损神经的恢复速度。临床中常用的针灸方法一般为电针以及穴位注射,对于正中神经损伤,针刺患者曲泽穴、内关穴、手三里穴、劳宫穴等进行治疗;对于尺神经损伤,针刺患者少海穴、中渚穴以及后溪等穴位;对于桡神经损伤,针刺患者肩髂穴、曲池穴、列缺穴以及合谷穴;对于腓总神经损伤,针刺患者阳陵泉穴、足三里穴、解溪穴以及绝骨穴。电针是以断续波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1个疗程进行10次电针治疗,每隔1 d进行1次,30 min/次。穴位注射是对患者的穴位注射维生素B进行治疗,每周进行1次,每次选取2~3个穴位注射维生素B 100 mg,3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有1周的相隔时间。

1.3观察指标分析两组患者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的原因及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患者感觉功能及肌肉运动均恢复正常水平,且肌力恢复超过A级,视为痊愈;患者感觉功能及肌肉运动均基本恢复,但仍有2~3个部位肌力下降,视为有效;患者感觉功能及肌肉运动均未恢复,甚至加重,视为无效[2]。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出现损伤的原因和部位20例患者中5例为顺产,损伤原因为局部注射缩宫素,损伤部位为桡神经分支;5例为子宫脱垂,损伤原因为手术所用的膀胱结石位造成的压迫,损伤部位为腓总神经;5例患者为子宫颈癌,损伤原因为手术之后搬运对上肢的牵拉,损伤部位为臂丛神经;5例患者为子宫腺肌瘤,损伤原因为手术的时候上肢向外伸展超过90°,损伤部位为臂丛神经。

2.2临床效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产科手术患者合并周围神经损伤将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影响,分析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预防,降低周围神经损伤发生,避免损伤后神经恢复不完全对患者造成的影响[3]。

本次研究针对安阳市人民医院20例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引起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4点。①体位不当。产科手术体位不当是造成周围神经损伤的重要因素,需要在患者清醒状态下给予患者最大限度的保护,避免对臂丛神经的过度牵拉,禁止在全麻下使上肢外展超过90°,也要避免过度长时间下垂。②神经压迫。周围神经受压是导致发生周围神经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在周围神经行走部位加用厚棉垫。约束固定关节下方或上方,避开关节位置,可于臀部加一软垫,适当抬高15°~30°,双下肢分开80°~90°,患者足部尽量外展,以防止腓骨小头与腿托密贴,造成压迫。③药物注射。产科手术中可能会注射宫缩素,注射宫缩素会对患者的桡神经分支造成影响,因此局部药物注射剂量、方法等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④肢体牵拉不当。术中用力牵拉患者肢体时,注意术后搬运过程患者的肌力未完全恢复前,暴力会造成臂丛神经损伤。

治疗围术期合并周围神经损伤的方式有很多,不同治疗方式具有不同的优势[4-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等具有更好的效果,可在临床预防产科围术期周围神经损伤的同时,针对发生的患者给予更好的治疗,实现治疗目的。综上,产科手术合并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体位不当、神经压迫、药物注射及肢体牵拉不当,可采取排除损伤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给予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治疗等。

[1] 孙莉君.妇产科围术期周围神经损伤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3):87-87.

[2] 黄蔻兰.妇产科围术期周围神经损伤86例原因分析及处理方式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57-57.

[3] 柴文玲.妇产科围术期周围神经损伤4例的原因分析及处理策略[J].重庆医学,2011,40(7):690-692.

[4] 尹德芳,王伟,丁兆雪.妇产科围术期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及处理策略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23(6):173-174.

[5] 唐翠明.手术体位致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黑龙江医学,2008,32(10):797-798.

R 651.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0.073

2017-03-29)

猜你喜欢
臂丛产科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规范康复疗法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