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11-03 11:15赵建宏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上蔡县腕关节桡骨

赵建宏

(上蔡县人民医院 骨一科 河南 驻马店 463800)

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赵建宏

(上蔡县人民医院 骨一科 河南 驻马店 46380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上蔡县人民医院治疗的10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予以对照组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桡骨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能够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缩短其骨折愈合时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复位方式。

切开复位;内固定;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于桡骨远端,常伴有腕关节与下尺桡关节损伤,腕关节结构相对复杂,活动频率较高,若桡骨远端骨折复位不理想或采用错误的方法治疗,易形成畸形愈合,影响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均造成较大的影响[1]。目前临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以复位为主,以尽可能地减少骨折部位的组织损伤。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是临床最常用的复位方式,前者采用内固定或腕关节镜辅助复位固定,后者直接采用夹板或石膏进行外固定[2]。本研究旨在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上蔡县人民医院治疗的10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上蔡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22~76岁,平均(44.39±5.82)岁;病程10 h~12 d,平均(3.51±1.37)d;致伤原因:9例砸伤,21例交通事故,10例坠落,12例其他。对照组男35例,女17例;年龄23~74岁,平均(44.67±5.22)岁;病程9 h~13 d,平均(3.76±1.58)d;致伤原因:10例砸伤,22例交通事故,9例坠落,11例其他。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固定方法予以对照组外固定治疗,在骨折远端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利用C臂机透视查看骨折情况,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夹板、压垫或石膏进行固定,每周采用X线复查,一旦出现移位情况,立即予以调整。4~6周后拆除夹板或石膏,并指导患者进行腕关节功能训练。观察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取仰卧位,对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切口取在桡骨远端掌侧,进入后暴露骨折位置,在直视下进行牵引,在X线机的透视下解剖复位,采用T形钛钢板、3枚螺钉固定。对于骨质缺损严重的患者,应先植骨填充后再进行固定;对于骨质疏松严重者,应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完成后利用C臂机透视骨折部位固定情况,并对患者桡尺骨旋前、旋后运动状况、腕关节前屈情况、骨折稳定情况进行检查,满意后关闭切口,术后1周鼓励患者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

1.3评价指标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效果。腕关节恢复效果主要分为4个等级:①痊愈指腕关节无疼痛,功能完全恢复,活动不受限,骨折对位较好,背伸与掌屈低于15°;②显效指腕关节功能接近正常,伴有轻微疼痛,大幅度活动时感到限制,背伸与掌屈减少15°~30°;③有效指腕关节间断性疼痛明显、活动受限,背伸与掌屈减少30°~50°;④无效指腕关节功能减退且伴有持续疼痛,背伸与掌屈减少<50°[3]。痊愈例数与有、显效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即为总有效率。

2 结果

2.1腕关节功能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1,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

2.2桡骨远端骨折复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桡骨骨折愈合情况较好,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情况比较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主要以复位为主,复位方式主要包括外固定与内固定两种,外固定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不会给患者带来额外创伤,但对于粉碎性骨折或不稳定性骨折,其复位效果较差,且易造成二次移位或畸形愈合[4]。切开复位内固定通过切开皮肤暴露皮下组织,在直视下进行复位,复位效果更佳,且固定物内置,固定更加牢靠,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进行关节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

桡骨是腕关节活动的主要传导结构,桡骨远端骨折发生后会缩短桡骨长度,使掌倾角、尺偏角角度变小,使患者腕关节功能受到影响,腕关节活动受到限制。因此,对桡骨远端骨折进行积极复位是恢复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关键。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桡骨骨折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切开复位内固定能够最大程度地恢复腕关节功能,恢复桡骨长度,改变掌倾角与尺偏角,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进行功能锻炼,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对于不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仍以闭合性外固定治疗为主,结合患者的骨质疏松情况、年龄、经济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固定方法。

综上所述,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能够有效恢复患者桡骨长度,促进其腕关节功能恢复,加快骨折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复位方式。

[1] 李洪彬.外固定支架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3):668-670.

[2] 杨召,苑珍珍,马剑雄,等.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并发症的荟萃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47):3833-3837.

[3] 缪杰佳,沈钊雄,李逸群.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策略及相关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7,30(5):551-555.

[4] 谢正虎,董霞,袁荣霞,等.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医正骨,2016,28(10):18-23.

R 683.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0.083

2017-04-25)

猜你喜欢
上蔡县腕关节桡骨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商峰书法作品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上蔡县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上蔡县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研究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