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高龄嵌顿性腹股沟疝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2017-11-03 11:15王保红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疝囊修补术腹股沟

王保红

(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 外科 河南 商丘 476100)

无张力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高龄嵌顿性腹股沟疝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王保红

(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 外科 河南 商丘 476100)

目的探讨无张力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高龄嵌顿性腹股沟疝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外科于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高龄嵌顿性腹股沟疝效果更佳,能有效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加快其恢复速度,且并发症与复发情况较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腹股沟疝;高龄

嵌顿性腹股沟疝是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原因多与机体组织出现退行性变化、腹股沟后壁严重缺损有关,若未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易造成嵌顿内容物出现绞窄性坏死,引起更为严重的肠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目前,临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效果确切,但术后疼痛加剧、恢复时间长,且治愈后复发率较高,存在较大弊端。随着临床不断的深入研究以及外科技术的进步,无张力疝修补术逐渐被临床广泛用于疝的治疗中,该术式以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已成为疝修补的主要术式[2]。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张力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高龄嵌顿性腹股沟疝的效果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外科于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17例,女8例;年龄62~86岁,平均(71.62±7.75)岁;嵌顿时间2~23 h,平均(9.43±6.51)h;其中11例合并高血压,6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5例合并小肠坏死,3例合并糖尿病。对照组男19例,女6例;年龄61~87岁,平均(72.21±8.64)岁;嵌顿时间2~20 h,平均(9.86±5.49)h;其中12例合并高血压,5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2例合并小肠坏死,6例合并糖尿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手术方法对照组接受传统疝修补术,实施硬膜外麻醉,取腹股沟斜疝切口,对腹外斜肌腱膜下间隙进行充分游离,探查疝囊,之后高位结扎疝囊,切开腹横筋膜,游离精索,闭合内环口对于缺损处进行修补,并加强腹股沟管后壁。观察组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实施硬膜外麻醉,取腹股沟斜疝切口,逐层切开后对疝囊进行探查并松懈嵌顿后打开疝囊,进行修补前应认真判断疝囊内容物,对于未坏死的疝内容物需还纳腹腔,之后游离疝囊直至见到腹膜外脂肪。对于过大的疝囊,应先将大疝囊变小疝囊,于疝囊颈部4 cm处横断并结扎,将聚丙烯网塞填充至小疝囊内,在内环口处缝合固定网塞与腹横筋膜及周围组织。对于过小的疝囊,无需切开,将疝囊推入腹腔,填充聚丙烯网塞。止血后在精索后方置入成型补片,将补片与腹股沟韧带及联合肌腱组织缝合,最后进行止血、缝合。两组术后在切口处均予以沙袋加压6~24 h,并应用抗生素,避免出现感染。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尿潴留、慢性疼痛、阴囊积液、感染发生率。两组患者均随访半年,记录复发情况。

2 结果

2.1临床指标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2.2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比较(n,%)

3 讨论

老年人群因机体组织出现退行性改变以及伴有多种内科合并症,基础疾病会造成腹内压上升,加快腹壁组织衰退速度,出现缺损进而形成疝[3]。高龄患者一旦确诊为嵌顿性腹股沟疝,应首选手术治疗,以往多以高位结扎疝囊进行修补。但临床研究发现,因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嵌顿组织局部水肿,传统修补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术后并发症与复发率较高[4]。因此,有必要对以往的疝修补术进行优化,以提高治疗效果。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通过将人工合成材料用于加强腹股沟管后壁,能够从生理及生物力学角度较好的解决传统术式的缺陷,弥补传统疝修补术的弊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5]。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短,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低,表明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高龄嵌顿性腹股沟疝效果更佳,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与复发情况的发生。虽然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突出,但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详细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掌握患者所伴有的基础疾病,实施相应的对症治疗。②术者应具备多年的临床经验及手术操作技巧,整个操作过程需严格按照手术要求进行,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③对于较大的疝囊不可完全剥离,防止引起严重渗血或其他并发症。④应把握好网塞置入的深浅度,同时要与周围组织缝合牢靠和严密,防止发生移位,引起复发[6]。⑤术中应注意对髂腹下神经及髂腹股沟神经的走向进行辨认,避免因误伤而造成术后慢性疼痛。操作过程中注意上述几点,可有效提高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安全。

综上所述,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高龄嵌顿性腹股沟疝效果更佳,能有效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恢复速度,且并发症与复发情况较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 杨栋,吴晓明,刘丰,等.腹股沟疝腹腔镜下修补术与无张力修补术应用于老年患者的综合效果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8):3492-3495.

[2] 靳和平.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32):69-70.

[3] 高伟,沈亦钰.比较腹腔镜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8):1457-1458.

[4] 龚亚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135例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2):118-119.

[5] 严林,修风民,刘新峰,等.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比较[J].临床医学,2016,36(8):11-13.

[6] 艾万朝,周旭坤,张成建,等.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比较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6,10(4):270-272.

R 657.8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0.085

2016-10-26)

猜你喜欢
疝囊修补术腹股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疝囊处理的研究进展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