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互助小组”管理模式对高职护理实习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7-11-04 08:05刘晓蓉
市场周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实习生团体问卷

陈 彦,刘晓蓉,闵 昕

“成长互助小组”管理模式对高职护理实习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陈 彦,刘晓蓉,闵 昕

探讨“成长互助小组”管理模式对于高职护理实习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研究这种管理模式对高职护理实习生的缓解压力方面的作用。通过对于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203名护理实习生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问卷调查,及省级三甲医院实习带教老师的护理实习生状态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成长互助小组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非小组成员。带教老师评价成长互助小组成员在患者反馈、沟通方面明显优于非小组成员。结论:“成长互助小组”管理模式对于高职护理实习生的心理健康方面起到积极影响,值得推广运用。

成长互助;管理模式;高职护理;SCL-90

一、引言

高职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习主要是进行临床实践学习,在此期间是对高职护理实习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以培养护理实习生未来独立的工作能力而进行的临床培养和实践训练,是护理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依据所在院校的教学实习资源进行协调安排,因此护理实习生的实习单位大多数是分散的,不再以原有的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原有班级人员中的大部分可能分配在不同的实习单位,一般遵循靠近生源地的原则进行安排,这给护理实习生的实习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因为学制是三年制,高职护理实习生在二年级就需要进入临床实习阶段,这样的教学安排更增加了高职护理实习生的实习管理工作难度,因为其要求高职护理实习生在较短时间内便要担任起护士和学生的双重角色,承受着来自学校、医疗环境、患者、临床带教老师等方面的压力。本研究是探讨“成长互助小组”管理模式对于高职护理实习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研究其对高职护理实习生的缓解实习压力方面的作用,为学校对于护理实习生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创新的方法和思路。

二、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高职护理实习生的调查对象为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2012级、2013级护理专业实习生,其中2012级招募成长互助小组成员158名,除去中途退出、未能参与问卷调查者剩余107名;2013级随机抽样调查成员110名。2012级为实验组——互助成长小组管理模式,2013级为对照组——非互助成长小组管理模式。

调查时间分别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进行(前一年4月为二年级下临床实习,高职护理实习生实习时间为10个月左右)。

实验组女生107人,男生0人;独生子女43人,非独生子女64人;城市居民39人,非城市居民68名;父亲学历情况为小学及以下24人,初中30人,高中40人,大专以上13人;母亲学历情况为小学及以下30人,初中27人,高中41人,大专以上9人;学生干部45人,非学生干部62人;住宿情况住家5人,住学校10人,住医院69人,自行租房23人。对照组女生108人,男生2人;独生子女51人,非独生子女69人;城市居民44人,非城市居民66名;父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28人,初中12人,高中50人,大专以上20人;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26人,初中41人,高中27人,大专以上16人;学生干部39人,非学生干部71人;住宿情况住家10人,住学校6人,住医院55人,自行租房39人。从基本信息情况看,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家庭情况及住宿情况方面差异不大,没有明显区别;是否为学生干部方面实验组比例略高一些,这与招募人员需自愿参加、学生干部的招募意愿可能更为强烈有关。

带教老师的调查对象为江苏省内三甲医院的带教老师30人,调查时间分别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进行。

调查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在开始填写前有统一的指导语,并进行了填表说明,调查对象进行独立、无记名填写。实验组发放问卷107份,回收107份,回收率为100%,无效问卷6份,有效问卷101份,有效率为94.39%。对照组发放问卷110份,回收110份,回收率为100%,无效问卷8份,有效问卷102份,有效率为92.73%。带教老师问卷两次分别发放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为100%,无效问卷0份,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为100%。

(二)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采用个人基础信息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一90)。个人基础信息表包括性别、实习医院、家庭户口性质、是否独身子女、父母文化程度、是否学生干部、实习住宿安排情况。SCL一90包含90个项目,涵盖9个症状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分5级评分(1~5级),分别为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带教老师问卷包括对高职护理实习生在患者反馈、师生沟通效果、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四个方面。问卷的每项由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共分为4个水平,评分为0~3分。

采用Excel2007进行数据录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一)成长互助小组与非小组模式下高职护理实习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的比较,将实验组和对照组为分组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对照组高职护理实习生在精神病性方面、总分方面具有差异,特别是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三个因子得分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表1)。

表1 成长互助小组与非小组模式下高职护理实习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的比较(n=203)

(二)带教老师对不同分组高职护理实习生的调查评价,将实验组和对照组为分组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对照组在患者反馈、师生沟通效果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方面不具有差异(表2)。

表2 带教老师对不同组学生的评价(n=30)

(三)讨论

表1显示实验组、对照组高职护理实习生在精神病性方面、总分方面具有差异,特别是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三个因子得分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表2显示带教老师对实验组、对照组评价结果在患者反馈、师生沟通效果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这两个调查结果都显示出了“成长互助小组”管理模式对高职护理实习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影响。

“成长互助小组”管理模式是基于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理论提出的,他认为,团体是一个有机的动力整体,团体中每一成员都具有交互依存的动力,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会引起另一部分的变化,团体的动力取决于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的那种内在关系,有足够的力量改变个体的心理方向。这种交互依存的管理方法使得团体成员中每一个人都具有了更好的发展动力,团体中的变化都有可能带动任何的改变,哪怕是甚为微小的改变也可能影响团体成员或成员间的动力以及关系。此外,人群关系理论也提出来组织气氛对人的影响力巨大,个人可以通过同其他人的关系而获得基本的和谐感觉。国外已有不少研究成果关于“团体动力学”、“工作坊模式”、“同辈互助”等管理方法运用于组织管理、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等。特别是关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成果表明“成长互助小组”管理模式可以依托团体的形式增强个体间的合作、团结、认同,塑造良好的团体动力,对大学生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反省中达到新的认知有着积极的作用。

针对实验组进行的“成长互助小组”管理模式构建,主要是通过活动形式来增强小组成员的个人体验,采用心理学、管理学等科学方法进行指导,按照各种实践活动项目、特定活动方式、明确活动目标适时开展。根据成长互助的小组目标,确立了高职护理实习生的小组工作实施分为四个阶段:创立阶段:开展心理活动课,能够集体制定小组活动公约,将小组的建立起来;成长阶段:开展团体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成员在小组的相互成长;任务阶段:开展情景模拟训练,启动小组的团体力量,带领成员们进行讨论式体验式活动,提升小组动力;持续性发展阶段:小组成员自行组织交流谈话,公共讨论未来的小组成员间的支持互助方式,以便延续小组的生命力。

在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带教老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习生评价没有显著差异,即在知识技能方面,小组成员与非小组成员没有差异,因而知识技能不会影响实习生的心理状态。实验组主要是发现通过“成长互助小组”管理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团体交互依存的动力,从而增强实习期间的心理自省力,帮助护理实习生面对临床实践实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特别是减轻抑郁、焦虑的不安心理。小组间的成员相互支持,可以对实习期间的很多消息进行相互沟通,这种良好的互动使得小组成员能够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在没有家人、学校和老师庇佑的环境下,成长互助小组成员间形成了良好的关注和积极的反馈,得到同辈间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了从学校学习到医院实习的角色和环境的转变。

综上所述,“成长互助小组”管理模式可以促进成员间的助人自助功能,在较大程度上积极地给予学生心理支持,主要是缓解实习压力方面的作用,有利于解决高职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期间常发生的各种问题,为学校对于护理实习生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创新的方法和思路。

[1]伏桂梅.本院中专实习护生实习期间压力现象分析及个人职业定向影响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5,(04):241.

[2]吕剑辉.团体动力学理论在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2,(06):182.

[3]马云献.国外组织研究气氛综述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6,(01):19.

[4]朱诲君.“成长小组”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途径的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41.

[5]郑玉芬.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重点——谈心理活动课的实施策略[J].小学德育,2007,(01):30.

[6]陈彦,张蕴梅,汤浩洁,居晓靖,赵峥.成长互助小组在高职护理学生实习管理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2016,35(04):193-194.[2017-08-29].

G711

A

1008-4428(2017)09-21-02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长互助小组”对于高职护理实习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项目编号:2013SJDFDY005)。

陈彦,女,江苏南京人,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

刘晓蓉,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

闵昕,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

猜你喜欢
实习生团体问卷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最牛实习生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