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板胡演奏戏曲音乐审美

2017-11-07 19:27张发旺
戏剧之家 2017年19期
关键词:音乐审美戏曲

张发旺

【摘 要】板胡在起源、发展以及演奏手法方法都与戏曲存在很多联系,文章在分析板胡演奏戏曲音乐审美中,在分析板胡起源和发展基础上,从弹奏趋向、含蓄美等角度论述板胡戏曲音乐审美。

【关键词】板胡演奏;音乐审美;戏曲;弹奏趋向

中图分类号:J63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9-0082-01

板胡是我国传统拉弦乐器类型之一,早期属于戏曲伴奏乐器,后经过演奏家对乐器的改造和创作,在民族音乐演奏中,板胡开始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从板胡起源、演变角度来看,板胡与戏曲音乐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

一、板胡起源

板胡是弓弦乐器类型之一,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唐朝时期板胡称为奚琴,来自北方少数民族,因此又称为胡琴。随着乐器的发展,形制出现很多变化,共鸣筒以板为面的乐器就是板胡。明清时期,戏曲中出现戏曲梆子腔,在发展中板胡取代了二股弦,称为主要伴奏乐器。不同地方对于板胡称呼有所不同,河南河北一带称为大弦,陕西一带称之为胡呼。板胡音量和音色減退,旋律洒脱,凸显张扬。

二、板胡演奏戏曲音乐审美

(一)板胡演奏弹性趋向。板胡演奏时,往往会为戏曲增加音乐板腔体的弹性趋向。板式演奏变化很多,包括散板和上板,散板的感染力和弹性更强,在戏曲中的使用率往往达到50%以上。在上板节奏中,也能够感受到这种趋势。

板胡演奏中板腔体的弹性趋向主要体现在散板的使用中,这点在很多戏曲中都能够看到。如滚板、秦腔尖板、滚白等。在豫剧中,交替使用不同韵,增强了板胡演奏感染力度。古代戏曲发展中,板胡演奏表发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松散节奏仅仅是其中一种,此外还有其他外散形式。并不是说板胡演奏没有节奏,而是更加紧凑,表现的是紧凑的效果,增强张力。如在豫剧《抱琵琶》的演奏中,大段飞板运用了滚白、行韵、苦韵,表达人文情感,这种音乐张力是其他月其所无法取代的。在板胡乐器中基本都会大量使用散板,并且一般乐曲整体开头倚散板为主,并以散板作为结果,让人流连忘返。如在《叙事曲》的演奏中,根据秦香莲戏曲改变而来,充分发挥了板胡演奏中散板优势。

在上板类结构中,也能够感受到这种趋势,这是因为板胡戏曲上板中,律动、力度等并不平均变化,演奏出现慢板段时,进行了必要的处理,延长这些结构变化。很多戏曲都会采用这种风格,以散板结束,在1/4拍乐器中,处理达到一种紧凑的效果。如在板胡演奏曲《花梆子》的演奏中,最后的部分板胡演奏配合板鼓结构,情绪更加强烈。

(二)人文内涵分析。从唯物论角度分析,事物的发展与环境有关,板胡的发展也与外部环境文化支撑环境有关。我国传统审美体现为含蓄美,因此很多传统音乐演奏中也能够体现出这点,很多外部环境决定了乐器的演奏风格。中国文人音乐要求演奏和表演形式含蓄、内敛,反对外露。但是在民间音乐创作中,往往存在另外一种审美,就是较为原始的审美情趣。不同民族板胡人文内涵也存在很大不同之处,如西北等地区板胡演奏情绪更加激烈。河南豫剧中也能够体现爽朗性格。在以板胡演奏为主的戏曲中,张扬的音乐清晰更加明显,反对含蓄和虚伪,如北方板胡的演奏充分反映了北方民间野性审美。

(三)不同地方板胡演奏戏曲音乐审美分析。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方板胡演奏音乐审美均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秦腔流行于我国陕西、青海等西北地区,来自古代民间歌舞,历史悠久。在板胡演奏中能够感受到苦音和欢音的使用,技术含量得到提高,并且增加了板胡演奏创作主题和调性,思想内容更加深刻。如板胡独奏曲《秦腔牌子曲》,根据若干秦腔曲牌改变,整个曲段力度变化时强时弱,节奏多变,非常具有戏剧性。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典型的板胡独奏曲,如《纺线线》、《悠悠黄土情》等。《秦川行》非常具有代表性,演奏技巧难度较高,并且突破了音乐表现形式,采用秦腔音乐中的一些旋律特征,板胡演奏风格更加多变。

河南是戏曲音乐较为丰富的地区,种类很多,除了豫剧之外,还有二夹弦、豫调等。豫剧演奏中,板胡是主要伴奏乐曲类型之一。如在《大起板》演奏中,根据其他板头曲改编而成,虽然时间很短,但是结构精炼,整个曲目旋律热情奔放。

河北梆子是河北地方戏剧类型,板胡演奏最为具有代表性的当属《花梆子》,旋律优美,歌唱性比较强,板胡在其中扮演了装饰音和倚音。《花梆子》是板胡独奏曲,采用民族乐队伴奏形式,分为两个部分,前部分旋律刚劲有力,后部分增加了突发性的强音,同时使用了颤音,乐器的风格更加明显。

三、结语

当前板胡演奏中,无处不体现着戏曲音乐的素材,这也是其他民族乐器所不能相比的,戏曲音乐是板胡演奏丰富源泉。板胡演奏中,不仅需要全面分析音乐演奏技巧,同时也需要思考音乐本质,关注审美趣向。

参考文献:

[1]孟全胜.浅谈板胡演奏中的戏曲音乐审美趋向与文化内涵[J].戏剧之家,2013(1):56-56.

[2]周英杨.板胡演奏中的戏曲音乐审美趋向与文化内涵[J].北方音乐,2015,35(15):89-89.

[3]司松林.豫剧板胡和器乐板胡之浅谈[J].乐器,2006(8):58-59.

猜你喜欢
音乐审美戏曲
戏曲从哪里来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艺术与现代主义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