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

2017-11-07 20:10石洋
戏剧之家 2017年19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记者

石洋

【摘 要】本文首先说明了新闻敏感的含义,然后分析了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敏感性的要求,最后详细阐述了提高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敏感性的途径。

【关键词】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敏感性;政治敏感;社会活动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9-0106-02

一、新闻敏感的含义

新闻敏感在西方又叫新闻眼、新闻鼻、第六感官。在我国《新闻学大辞典》中的解释则是“记者编辑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电视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中如果要体现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政治水平,是依靠新闻敏感来实现的。同样一个事件发生,一个新闻敏感强烈的记者在报道事件的时候,他的思想和逻辑就会比一般的人更上升一个高度。比别人看得更高、看得更远,这也就意味着这个记者的业务水平比同行中的人更具有智慧。现代社会不是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这说明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非常重要。

二、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敏感性的要求

首先,电视新闻记者要具备能够迅速判断新闻事件的政治意义以及可能产生的政治作用的能力。新闻是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那么新闻报道要符合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积极反映人民群众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要求和愿望。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具有的新闻敏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政治敏感,其要善于从政治的角度去关注和剖析新闻事件,尤其是针对一些政治性强、群众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电视新闻记者要具备极大的报道热情和责任感。

其次,电视新闻记者要具有判断某一新闻事件在全局中的地位以及在事件发展阶段的影响力的能力。从哲学的角度考虑,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一些小的事件可能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是一旦条件发生改变,小事件也可能上升为可以影响全局的大事件。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记者不可以对小事件忽略不见,而是要深入研究小事件,善于从小事件中发现隐藏的大问题。

再次,电视新闻记者要具有能够迅速对新闻事件的影响做出推断的洞察力。一个合格的、高水平的新闻记者其新闻敏感性自然是相当高的,高水平的新闻记者能够根据事件目前的进展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在群众中的反响程度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这是一种高水平的预见能力。

三、提高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敏感性的途径

(一)加强政治敏感的学习,发现新闻内涵

由上述分析可知,电视新闻记者首先要具备政治敏感,才能具备较高的新闻敏感性。电视新闻单位是党的喉舌,自然要能够较为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和精神,才能为社会服务。要提升自身的政治敏感性,电视新闻记者就要具备观察问题的多维视角,平常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针对那些政治性较强和社会关注广的问题要加以深刻理解,这有助于培养自身的新闻内涵。

凤凰卫视的吴小莉以其机智、犀利的采访风格成为了业界的标杆,这得益于吴小莉日常的钻研和自身对政治生活的理解,这样才形成了其采访中对事件的看法和理解。电视新闻记者只有将前期准备工作做充足了,才能報道好的新闻。

(二)通过仔细观察,激发新闻采访的灵感

为了形成敏锐的感知力,电视新闻记者应当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善于思考的大脑。只有具备较强的观察力,才能在繁杂的信息中快速捕捉到新闻线索。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电视新闻记者应当加强对自身观察能力的培养。

1.由衷热爱记者职业。兴趣是学习者学习的动力,是工作者进步的动力。只有对记者职业饱含热情,由衷热爱,才能积极主动为日常工作而努力,才能主动观察身边的各类事件,自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2.对事物保持好奇。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可知,幼儿探索外界、观察外界的根本原因是其对外界产生了好奇心,进而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对外界进行观察和探索。所以,在培养自身观察能力的过程中,电视新闻记者应当对事物始终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发自内心想要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就能够自觉形成观察思维,从而形成观察能力。

3.在生活中锻炼“眼力”。观察力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而形成,在日常锻炼的过程中,电视新闻记者需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观察习惯,有意识地学习一些观察技巧,例如,从整体到局部对事物进行观察。通过这样的训练,电视新闻记者就能够获得较强的观察力,为其新闻敏感性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学会运用分析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小事往住不为人注意,只要你经过一番细心观察,就能够发现,从这样的细节里面能挖掘出更多隐藏在背后的东西来。一些年轻的记者经常会跟同事抱怨,在采访的时候,从采访人口中得不到具有含金量的信息,以致后期的稿件撰写出现相当大的难度,最后完成的节目质量不高。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少见,尤其体现在年轻记者身上。年轻记者往往在采访前总是不够细心,会觉得去了解被采访者的经历和过去是麻烦的事情,而被采访人在接受采访时,能明显感觉到采访者所提出的问题不能引起自己的兴趣,因此便会敷衍了事,甚至将采访提前结束。如果记者在采访前能够备足功课,将情况掌握得够多,线索、事例了解得够细,那么远不止从被采访者口中得到含金量高的信息,还可以进行一个信息筛选和比较的过程,最终节目质量就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做出精品节目。

(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新闻题材往往大部分来自生活,新闻工作者通过电视媒体来报道,从而使人们了解新闻,但是有些新闻在生活中由于记者的个人专业能力的限制而被忽略,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不断加强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还要深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去,积极发现身边的新闻事件,对其中的新闻热点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发现新闻内容中的报道价值,从而到达吸引广大群众注意的效果。

新闻报道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报道某个社会现象,发现其中存在的社会价值,从而对社会生活活动产生积极影响,因此作为新闻工作者就应该具备发现分析新闻报道价值的能力,所以说新闻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也需要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加强个人知识信息的储备,以至于在获得新闻信息,了解实际情况后就能够具备对新闻事件最真实、最理性的调查,避免因立即判断结论对新闻事件造成错误的认识、报道,误导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现象的认识、理解。

(五)新闻敏感的体现需要职业激情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新闻这份工作,就应该认识到新闻工作的特殊性,记者的主要工作就是采集新闻,报道新闻,而新闻又是时刻发生着的,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作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就应该淡化个人生活和工作的界限,时刻关注民生,关注生活,当遇到有价值的新闻事件时,要在第一时刻全身心投入到采访、报道中去,这才是一名优秀记者职业精神的体现。党的政策法规等一些时政要闻都是通过记者的辛勤工作传播给受众的,因此说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是神圣的,具有很高的责任感,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得到很好体现。

四、结语

综上,新闻敏感性需要有敏锐的政治观察力,敏锐的生活洞察力和判断力。好的新闻敏感性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这不仅仅是对新闻业务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对政治理论的学习、生活技能的学习。记者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具备明察秋毫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影响力、有震撼力、有感染力的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傅海燕.新闻敏感是当好记者的根本[J].新闻论坛,2012(02).

[2]葛立婕.新闻敏感,记者一生的朋友[J].记者摇篮,2015(01).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记者
关于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敏感的思考
电视新闻记者应掌握的采访技巧
关于电视新闻记者职业素养与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