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2017-11-09 00:37杨民淦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知识点环境课堂教学

杨民淦

摘要:目前,全球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环境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教学内容。本文主要讨论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实施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 环境教育

地球很美丽,但由于人类无止境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不仅破坏了整个自然生态,人类的生活环境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因此受到了极大威胁,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得到合理的调节。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高中地理教师可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和社会实际情况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这是改善地球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开展环境教育的可行性

現行的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拥有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特定的地理思维,帮助他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资源观和人口观等。这个教学总体目标不仅说明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还说明了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可行性。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具体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

要想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教师应控制好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首先,教师要吃透整个教材内容,熟练地把握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其次,教师要正确选择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有关环境教育的知识点,灵活搭配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从而帮助学生真正融入地理教学环境中。

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中关于“全球气候的剧烈变化”的章节部分,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将课堂教学过渡到全球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的内容上来。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引入整个环境的变化中,让他们了解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正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大量的图片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思考全球变暖的成因,以及气候变暖带给人类的坏处。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目的,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2.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巩固环境教育的知识点

由于地球对人类非常重要,所以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开展环境教育,还应该在课外开展环境教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中。如教师可以开展有关“垃圾分类排放”的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财富”的观念;教师也可以开展“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粮食”的活动,让学生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引导学生购买绿色产品,大力支持绿色环保工业的发展,不使用塑料袋,尽量骑自行车,以此来保护资源,并净化环境。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充分感受环境及环境问题和他们是密不可分的,进而提高他们的感性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组成环境兴趣小组,让他们进行水污染采样化验、大气质量检测和气象观测等活动。

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让学生自觉地向身边的人宣传环境保护知识,让身边的人都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

3.开展乡土地理教学,强化环境教育

教师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可让学生从爱护家乡的环境着手。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乡土环境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思考家乡存在的环境问题。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调查家乡的生物资源分布以及物种变化情况,探究当地物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调查当地的人口规模,以及人口变化情况,找出人口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这些调查研究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还强化了自身的忧患意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加强高中生的环境教育刻不容缓。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必须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竭尽全力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此外,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堂内外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而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第二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知识点环境课堂教学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环境清洁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漫观环境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