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体在招贴设计中的视觉表现

2017-11-09 23:43张曼雪孟庆东
设计 2017年17期
关键词:招贴设计视觉形式

张曼雪 孟庆东

摘要:文化的发展及多元走向让设计师们逐渐将目光转向传统文化,于是作为最具东方魅力的书法艺术被设计师深入挖掘。文章以书法字体在招贴设计的介入为线索,分析书法在招贴设计中丰富的形式语言与文化特征,强调民族艺术在设计语言中的地位,希望传统书法字体及其精髓能够以新的中国式精气神更完美地融入现当代设计中去。

关键词:书法字体 招贴设计 视觉 形式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9-0144-02

引言

随着时代发展与平面设计发展的客观需求,设计不应该一直停留在对国外文化的借鉴。中国设计就应该是中国精粹文化艺术的“本质传承”,尤其是极具文化代表的招贴设计,更应该着眼于做本土设计。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独特艺术语言,以其千变万化的姿态融入设计与生活,中国传统书法也被巧妙地融入招贴设计之中,书法是以汉字为书写对象的一门艺术,它在笔墨中孕育文化,它是中国精神的代表,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遗留下的民族财富,亦堪称中华民族的国粹。书法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不仅传承了中国文字艺术与设计艺术,更将中国文化推出国门,走向世界。想要更好地将书法与招贴融合,必须了解书法在招贴设计中的视觉语言。

一、书法介入招贴设计

文字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是招贴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优秀的文字通过精心设计,能够更好地吸引受众群体。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字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它在招贴设计中的介入,其文字信息的艺术价值及文化价值逐渐被发掘。书法元素引入平面设计绝非偶然,书法的本质就是一种对字形审美的高级设计,可以说,书法实际上是对汉字字体的设计艺术。同普通文字一样,传统书法字体在历经了几千年的变化后,仍然保留着中国象形文字的会意,这种特征使得书法元素在之后的设计中衍生出无数对字形美的创造。

不同的书法字体运用在设计中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篆书一直以传统的形象示人,古朴的气息和柔美的线条总是能使人产生古典的美感;隶书一眼望去就流露出古樸优雅的韵味,似静似动,强弱虚实,在设计表现中韵律十足;楷书具有较强的识别性,它在字体表现上简洁大方,给受众一种静中有动的节奏感;行书字形流畅,张力十足,具有快捷方便的书写特点,极具动感的形态语言仿佛迫不及待地向人们展现它的美;草书如行云流水一般,跳跃的字体向人们传达出意动神飞的气魄感。总之,书法的造型似画似书,风格千姿百态,它在对视觉情感的描绘及烘托上总能够优胜于其他美术字体,无论从书法字体的图像语言还是从它的文字形态,都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去发挥主题,并对设计内容进行深层次的钻研总结,以取得更好的设计效果。

现代设计辅助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给书法形式的设计语言提供了更大的平台,设计师们在传统书法字体中总结提炼,根据设计内容创造出更符合当代设计语言的书法字体,这种再创造不仅传承了传统书法,更丰富了当代招贴表现语言。总而言之,书法字体的艺术特征及其表现方式,是我们在平面设计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应用良好设计元素,从而达到对艺术良好的把控和应用,这种对艺术的良好把控和应用,能够将设计审美提升至一个高度,哪怕跨越国际、语言不通的异国人也能通过图像语言解读其内涵,或是被其意境吸引,它在视觉中给人的感受是超越简单的文字识别的,它所表现出的力量与意境亦是普通美术文字所无法比拟的。

二、书法字体在招贴设计中的形式语言

(一)增强招贴灵动

与传统的美术字体相比,书法中的笔墨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灵动的美感,它以其特有的灵动形式传递和诠释设计主题,将设计内容烘托出一种别具特色的美感。从书法字体的骨架结构以及其在设计中的形式来看,其有着比其他字体更具表现性的优势,书法字体用其刚劲、柔美、舒缓、跳跃等不同的形式语言来烘托招贴主题。灵动,在招贴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优秀的招贴能够做到与观众直面的交流,用书法形式探索招贴,利用其动势吸引大众并引起情感共鸣,以达到招贴的最佳效果。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在其个展《水墨为上》的招贴设计中(如图1),运用一个“墨”字将主题文字设计其中,招贴中的“墨”字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为原本简洁单调的画面增添了一份灵动与韵律。

书法在经历几千年的创造、发展与演化之后,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身魅力的视觉造型语言,书法形态作为平面设计元素的一种,起于对点、线、结构等的掌握,是在二维的平面空间上展现点、线、面的构成样式,其形态不同于其他具有空间透视视觉元素的艺术形式,它在笔画中组合出平面化的字,在字中传达美,美中凸显气韵与精气神,在点、线、面的运用中将画面表现力达到极致。在书法中,灵动的笔画能够通过线条的节奏与韵律表现出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以及对人类情绪的摹写,在招贴设计中,线亦能够通过自身形态书写画面的情感语言。将书法这份独具审美乐趣的线条与招贴之线合二为一,不仅能够凸显传统字体丰富的形式编排,还能解构、再造和创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设计语言,在看似大胆、毫无规则的笔墨中,追求一种豪放与豁达,自由与灵动的意境,将文字本身演变为一种动态的视觉造型,营造出一种无穷无尽的想象。

书法在形态特征上同招贴设计相似,都遵循基本的形式美及视觉形式原理,从审美的角度看,书法形态不单以直接叙述的手法表达主题内容的具体形象,它更侧重以视觉美感营造形式与内容,将意境和内容相结合,进行跨语言的图像表现与追求,这种抽象的形式是书法字体的特征与优势,它独特的艺术表现更是对被传达内容的升华。

(二)赋予招贴情感性

书法在笔画书写中,粗细的变化,笔墨的深浅,字形的变换等,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与情感,其自身形体有着区别于其他字体的个性鲜明的艺术特征,书法元素基于水墨材料的特性,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它可以根据水墨元素干湿、浓淡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用肌理语言传递情感。即使是两个看似帼同的字,仔细辨别都会发现其不同之处,这种基于材料属性产生的不可再造是普通美术字体无法比拟的。endprint

我们可以从书法的笔画结构中看出设计师所要传达的情感,从楷书的结构中看出气韵与端庄,从行书的笔势中看出行云流水的情怀,在书法形与意书写的创新思维过程中,文字创造逐渐走向具象与抽象,抽象与符号演变与提炼。从创新角度讲,书法在招贴中的运用就是一种抽象的设计构成,它在考虑文字创造与传达的过程中不断精炼笔画的粗细、深浅、大小、比例等视觉信息,将一笔一画的描绘结合成一部完整的设计诗篇,将设计中的精气神与笔画紧密相连,其整体的气度与情感也在不断的修改与提炼中与设计化为一体。字体设计中,常常借用书法艺术的体貌特征扩展自己的方向,用书法元素的文化与灵巧为画面增添生命的气息,这种将情感与书法相融合,用笔墨表现创新的形式是设计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经历,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对设计文化的创新。

(三)提高招贴可读性

书法字体,不仅是招贴设计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以书法笔画作为图像符号的一种运用方法。“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文字与图形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尤其是极其强调语言诉说力的招贴设计,设计中加强文字的表现力,适当地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符号,不仅能够增加招贴亮点,更能被观者快速识别,吸引受众目光。字画共生,汉字的形态兼具绘画的生动形象与特色,传递出生动的语意内涵,构造出字画一体、亦字亦画的美妙视觉。汉字这种独特的图像性在书法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书法兼顾图与文,它将字体发扬在平面语言之中,以独特的魅力营造画面,为受众传递信息。现代招贴设计中,书法字体的图像运用,可以保持版面的流动感,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加深设计内容的可读性,熟练掌握书法符号的图形化,用书法这种独特的语言传递信息、情感以及文化。“书法”创造了素简的视觉效果和图形语言,在带有强调性的装饰之美上增添了一份传统文化的优雅,促使受众主动地去感受。

书画界大师张光宇前辈曾写下“笔歌墨舞”四个大字,他将四个字挥洒的神形具备,“墨”字有京剧花脸的威武之态,“舞”如跃动的西藏舞步。他在书写“江山”时亦将“江”字三点水直倾纸外,同时把“山”字写画成了水墨画的山形,他的书写字中有画,画中有字,把感觉中的形象贯穿在书法中。靳埭强系列招贴《文字》亦将书法字体图像化,运用在招贴之中(如图2),他运用书法字体进行了文字之形与图像之形的融合,使得文字既像字又像画,独特的造型使人印象深刻,用书法的线条将独特的画面意境表现出来。书法可以说是线条与图像结合的艺术,它即拥有了绘画图像的情感性特点,又具有文字的可识别性,是在平面上进行视觉传达的特色描绘语言。

三、书法字体在招贴设计中的文化语言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书法的审美追求是建立在对牛国深厚传统文化的承载之上的,儒家主张积极入世,讲求中庸之道,书法则出现了崇尚整齐、浑厚、中和的风格,甚至提倡“书品即人品”。设计从书法作品获取创作灵感,一是可以获得丰富设计资源和设计技巧,二是使设计作品的文化蕴意得以提升。书法以笔墨为载体,承载着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人文精神之精髓。优秀的招贴设计作品在通过文字与书法在吸引受众目光时,也会通过这种有意味的视觉形式与受众交流,使观者产生内心的触动及情感的共鸣,这种情感是社会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更是对人性的理解及人文精神的深层次挖掘。

书法字体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书法形式在创作中对设计师有更高的要求,笔墨的书写、画面布局的和谐是设计师素质与学识的写照,作品的格局直接展现了设计师的修养与精气神。在招贴设计中,书法字体的这种再创不但具有视觉美感,还可与大众交流,通过视觉图像的交流将设计演变为一种跨国际跨语言的交流,而后成为一种文化的认同。

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招贴中(如图3)“beijing2008”就是运用书法的书写形式,其中篆刻的人物形象是书法笔法的一种,它代表了我国民族文化,是我国城市面容的体现,它是一种形象,闪现着中国汉字所展示出的民族气韵与东方风韵,传承着华夏文明所独具的人文特质和优雅品格。设计中借着中国书法之形,将北京的“京”字形变为舞动着的人,在挥毫间体现中国人民对“新奥运”的理念。用笔墨汉字的形态书写的“北京2008”,将全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万千情愫浓缩在简洁的笔画中,它在文化的凝聚中突破了国际语言,使各地区各国家的人们品味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韵味。

结语

在这个发展迅猛的多元社会中,招贴设计即面临巨大的视觉冲击,又积极探寻新的契机,设计师想要设计出具有文化深度且与时代个性相符的招贴作品就必须充分学习和了解本国文化。新形式与新观念将书法形式转化成一种优秀的设计元素,它用丰富的视觉语言将民族文化与当代招贴相契合。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书法字体会成为我国招贴走向符合时代与民族特色设计道路上的坚定后盾。我们要深入了解书法字体,突破传统书写,用新形式的书法语言实现招贴设计,进而在设计中更好地运用和发挥书法字体这一传统元素,使书法字体在招贴设计这一研究領域获得真正的价值。endprint

猜你喜欢
招贴设计视觉形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管窥儒家美学思想影响下的我国招贴设计
关于城市主题招贴设计的几点心得
中国传统图形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浅析油画色彩表现的理性化方式
亨利摩尔雕塑的外在视觉意义
浅谈招贴设计的图形创意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