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哈图沟脑金铜多金属矿矿体特征及找矿远景

2017-11-13 07:01俞永强王利文
中国锰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黄铜矿孔雀石铜矿

俞永强,王利文

(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青海 西宁 810006)

青海哈图沟脑金铜多金属矿矿体特征及找矿远景

俞永强,王利文

(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青海 西宁 810006)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东昆仑南坡俯冲碰撞杂岩带(KSPZ)。成矿区划属雪山峰—布尔汉布达华力西—印支期钴、金、铜、玉石(稀有、稀土)Ⅲ13成矿带,地层区划属秦祁昆地层区东昆仑南坡分区。区域内地质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对青海哈图沟脑金铜多金属矿矿体特征及找矿远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哈图沟脑;地质特征;找矿远景

1 区域地质特征

1.1地层

工作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上元古界万宝沟群下岩组(Pt2-3W),构造以北北东—北东向断裂为主,岩浆岩主要为华力西期酸性、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中—上元古界万宝沟群下岩组(Pt2-3W)主要分布于预查区的东南部地区,在西北部可可晒依罗可亦有少量出露。由灰绿色中基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片岩、千枚岩、酸性火山岩、大理岩及结晶灰岩等组成[1]。

1.1.1 中—上元古界万宝沟群下岩组(Pt2-3W1)

主要分布在工作区中南部,面积约9 km2,整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北倾,由于后期岩浆、构造活动使地层受到接触变质作用的叠加,局部呈现近南北及北西向展布的特征,出露于工作区北部的地层被后期华力西中晚期中酸性岩等大面积侵吞,多呈残留体[2]。依据岩性特征将该组地层进一步划分为片麻岩段(Pt2-3W1-1)、片岩段(Pt2-3W1-2)。

1)片麻岩段(Pt2-3W1-1)

主要分布在工作区北部及中部,岩性有浅粒岩(gnt)、灰黑色黑云斜长片麻岩(gnx)、斜长角闪片麻岩(gnψο)。该岩段与片岩段(Pt2-3W1-2)呈整合接触。

2)片岩段(Pt2-3W1-2)

主要分布在工作区中南部,北部也有零星出露,岩性为黑云母石英片岩、斜长角闪片岩、二云母片岩、绿泥石化黑云片岩,与片麻岩段(Pt2-3W1-1)呈整合接触。

1.1.2 第四系(Q)

主要分布在查汗达乌山间沟谷地带,以坡、冲洪积砂砾石、粘土等为主。砂砾石成分复杂,磨圆一般,大部分次棱角状—次圆状。粘土、砂、各种砾径悬殊的砾石混杂一起,分选性极差。

1.2构造

工作区内脆性断裂极为发育,局部见有韧性断裂[3]。

1.2.1 脆性断裂

测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以北北东向、北东向、北西向为主,次为北西西向,北北东向、北东向断裂具有活动时间长、规模大的特征,是区内的主体构造;北西向断裂形成时间较晚,切穿地层及花岗岩体,具次级构造特征。

1)北东、北北东、北东—北北东向断裂

发育14条(F1~F3、F7、F8、F12、F13、F15~F21),大致相互平行,沿断层结构面挤压破碎强烈,常见断层泥、构造角砾等,蚀变明显。代表性的断裂有F1、F16、F19,其余断裂规模较小。

2)北西西向断裂

区内发育9条(F4、F5、F6、F9、F10、F11、F14、F22、F23),其中F5、F6、F9、F10、F14、F23为低级别的配套构造,切割中—上元古界万宝沟群地层及花岗闪长岩体,以F14规模较大,其余断裂规模较小。而F4、F11、F22断裂形成最晚,往往错段北西向的断裂,其中F4断裂规模较大。

1.2.2 韧性剪切带

区内韧性剪切构造在中—上元古界万宝沟群地层中较发育,韧性变形特征较明显,区内共发现3条,呈北东展布,波状弯曲,出露长0.3~1.0 km,宽度40~100 m左右,受到后期侵入岩的吞蚀,部分韧性剪切带大多不能横向延伸,构造岩以花岗质糜棱岩为主。

2 矿体特征

区内发现查汗大哦西铜矿点1处、古腊布和勒西金铜矿化点1处,圈定了铜矿(化)体6条、金铜矿化体2条。

2.1查汗大哦西铜矿点特征

矿点位于HS5水系异常西部,产于辉橄岩内,辉橄岩呈北西向带状展布,长230 m,宽60~90 m,岩石表面孔雀石化较为常见,内见原生黄铜矿。圈定铜矿(化)体6条M3~M8,该铜矿点位于Ⅰ号超基性岩体内,铜矿(化)体赋存于超基性岩体(辉橄岩)内(图1)。

图1 查汗大哦西铜矿点钻孔剖面

在15HZK001钻孔中见到单独两条铂矿化体,第1条在63.55 m处,厚0.78 m,Pd品位0.32 g/t,Cu平均品位0.01%;第2条在65.55 m处,厚0.78 m,Pd品位0.29 g/t,Cu平均品位0.01%(见表1)。

2.2古腊布和勒西金铜矿化点特征

位于HS4水系异常西南部,产于韧性剪切带中,利用刻线(13HKX1、13HKX2、13HKX3、14HKX01、14HKX02、14HTC04)取样圈定2条金铜矿化体M1、M2(见图2),韧性剪切带大致长400 m、宽50~80 m,走向上碎石流覆盖。

表1 铜矿(化)体特征

图2 古腊布和勒西金铜矿(化)点矿(化)体

M1金铜矿化体位于f2韧性剪切带中,由刻线13HKX1、13HKX2、13HKX3、14HKX02共同控制,矿体赋存于黑云母石英片岩中的韧性剪切带中,黑云母石英片岩片理、节理中孔雀石、铜蓝发育,矿体、片理、韧性剪切带的走向方向一致,矿体长170 m,真厚度0.96 m,矿体产状320(°)∠68(°),铜平均品位0.71%。金平均品位0.39 g/t。

M2金铜矿化体产于石英脉中,走向北东向,岩石表面孔雀石化发育,石英脉中零星见有原生的黄铜矿、铜蓝,由刻线13HKX3、14HKX02共同控制,矿(化)体推测长40 m,真厚度1.0 m,矿化体产状332(°)∠56(°)铜品位1.2%,金品位1.47 g/t。

3 矿石质量

3.1矿石矿物成分

矿石矿物: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铜蓝、黄铁矿、褐铁矿等,黄铜矿表面往往孔雀石化。主要矿物特征如下:

1)黄铜矿为它形晶粒状,单体粒径多在0.3 mm以下,铜黄色,弱非均质性。

2)辉铜矿为它形晶粒状集合体,灰白色带蓝,非均性微弱,粒径多在0.2 mm以下,零星出现。

3)斑铜矿为粉红棕色,均质性,他形晶粒状,粒径多在0.2 mm以下。

4)铜蓝为深蓝色微带紫色,颗粒极为细小,结晶程度较低,非均性特强,偏光色为火橙色—橙黄色,单体粒径基本上在0.1 mm以下。

5)黄铁矿呈星点状分布,为半自形晶粒状,淡黄白色,均质性,单体粒径多在0.3 mm以下,少量粒径在0.3~0.5 mm左右,其内裂纹发育,多呈单体状不均匀零星出现。

6)褐铁矿为灰色微带蓝色,非均性清楚,为胶状集合体常沿岩石裂隙、矿物解理充填分布,褐铁矿粒径在0.2 mm以下,见少量的褐铁矿分布在黄铁矿的边缘。

7)孔雀石化,见孔雀石呈绿色粉末状分布在岩石的表面。

通过对两件在超基性岩体上采集的硅酸盐样的分析,计算m/f比值为3.0~3.5,属铁质超基性岩。

3.2矿石结构构造

本区矿石结构主要为他形晶粒状结构,星点状、微脉状构造。矿石矿物组合简单,主要有:斑铜矿—辉铜矿—铜蓝—孔雀石、斑铜矿—辉铜矿—黄铜矿—铜蓝—孔雀石、斑铜矿—辉铜矿—铜蓝、黄铁矿—褐铁矿过渡。

4 找矿标志及找矿远景分析

4.1找矿标志

1)区内发现的铜矿(化)体与1/1万土壤异常对应较好,土壤异常为找矿的重要标志,土壤异常所圈定的元素高值为找矿的主要标志。

2)查汗大哦西铜矿点发现的铜矿(化)体主要赋存于辉橄岩内及其与浅粒岩接触带附近的破碎带中,华力西中期辉橄岩为主要的岩性标志,另外新发现的两个超基性岩体—辉橄岩体均含有黄铜矿,因此以超基性岩岩体为间接找矿标志。

3)古腊布和勒西金铜矿点发现的金铜矿(化)体赋存于石英脉及花岗质糜棱岩中,受韧性剪切带控制明显,岩石具较强的赤铁矿化、硅化。因此,韧性剪切带中的石英脉为找金矿直接标志。

4.2找矿远景分析

1)在预查区找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发现了金铜矿化体2条,矿化体长40~170 m,宽0.80~1 m,铜平均品位1.2%~1.23%,金平均品位0.22~1.47 g/t;但从异常特征及槽探等成果看,很难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2)Ⅰ号超基性岩体为一缓倾斜的侵入体,赋存于岩体中的M4铜矿体(厚度5.35 m,Cu平均品位0.55%,最高1.1%;Pt平均品位0.38 g/t,最高0.52 g/t)向深部延伸(控制斜深240 m)稳定,铜矿体在走向及倾向上均未得到控制,仍具有较大找矿空间,另外在铂、钯方面也存在突破的可能性。

5 结 语

工作区具备较好的成矿区位及基础地质背景条件,目前通过工作已缩小并基本确定了下步找矿的着力范围,同时已有初步的找矿进展和基础成果评价。依托目前的工作成果基础,有进一步勘查的必要。相信选择合理的找矿工作手段,通过进一步更为细致有效的勘查评价,能取得很好的找矿成果。

[1] 张雪亭. 青海省板块构造研究[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7.

[2] 潘彤, 罗让才, 伊有昌, 等. 青海省金属矿产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6.

[3] 许长坤, 刘世宝, 赵子基, 等. 青海省东昆仑成矿带铁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J]. 地质学报, 2012, 86(10): 1621-1678.

Gold-CopperPolymetallicOreCharacteristicsandOre-searchingProspectofHatugouTrenchinQinghai

YU Yongqiang, WANG Liwen

(QinghaiNuclearIndustrialGeologyBureau,Xining,Qinghai810016,China)

Tectonic position in subduction is a complex on the southern slope belt of eastern Kunlun mountains. Zoning of mineralization is the belt of cobalt, gold, copper, Jade (rare, rare earth) Ⅲ13, near the snow mountain-Buerhanbudahualixi-Indo. Stratigraphic regionalization is a district on the southern slope of eastern Qiliang, Qiling and Kunlun district. Regional geological tectonics and magmatic activity is intense. This article tells of gold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characteristics and ore-searching prospect in Qinghai.

Hatugou trench; Geologic feature; Prospect

2017-08-18

青海省都兰县哈图沟脑金矿预查项目(青国土资矿[2013]160号)。

俞永强(1983-),男,青海乐都人,工程师,研究方向:资源勘查,手机:18309711099,E-mail:11713847@qq.com.

P618.41

A

10.14101/j.cnki.issn.1002-4336.2017.05.018

猜你喜欢
黄铜矿孔雀石铜矿
典型杂质矿物及离子对黄铜矿浸出影响的研究现状
柴北缘联合沟铜矿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前景
3⁃戊基⁃4⁃氨基⁃1,2,4⁃三唑⁃5⁃硫酮浮选分离黄铜矿与闪锌矿及其机理①
氧化预处理对铜钼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①
黄铜矿吸附O-异丙基-N,N-二乙基硫氨酯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微生物降解孔雀石绿的研究进展
全球十大铜矿公司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药物残留检测的研究概述
特大型井下铜矿山采选工程管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