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也傍桑阴学种瓜

2017-11-15 02:03靳文玲
莫愁 2017年18期
关键词:范成大奏章种瓜

靳文玲

儿童节,也傍桑阴学种瓜

靳文玲

深巷中的狗叫,桑树旁的鸡鸣,田野里的儿童,构成了一首首写不尽的乡村诗篇,绘出了一幅幅描不完的乡村画卷。我国古代写农家生活的诗歌大致分两类:一类是表现农村的恬淡景色和生活;另一类是描写农民生活艰难。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却把这两类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

四时田园杂兴

J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

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搓麻绳,村庄里的各家男女都能管理家务。小孩子还不懂得种田织布的活计,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注释

(1)耘田:在田里锄草。

(2)绩麻:把麻搓成绳。

(3)当家:管理家务。

(4)供:从事,参加。

(5)傍:靠近。

赏析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至能,号石湖居士。他的诗秀雅清婉,别具一格,获得“田园诗人”的称号。

《四时田园杂兴》共十六首,它像一幅江南水乡的农村四季耕织画,有描画农忙时农民的欢乐、田园景色和乡村生活;也有对官府剥削和租税苛重的描画。这首《四时田园杂兴》就是诗人用老农的口气,描写了农村儿童喜爱劳动的天真情趣。

范成大不仅是出色的诗人,还是优秀的外交家。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南宋孝宗皇帝打算派使臣出使金国。大臣们都惧怕金国,纷纷找理由拒绝,范成大却主动请命。皇帝交给他两个任务:一是让金国归还埋葬皇帝祖先的陵园——河南;二是确定与金国的叔侄外交礼仪(金宋最初的受书礼为君臣之礼,极尽屈辱,隆兴议和后改为叔侄之礼,但没有具体讨论接受国书的礼仪)。出于多方面考虑,皇帝拒绝把第二个任务写到国书上,而是让范成大自己想办法。

范成大绞尽脑汁,直到到达金国后,也没有想到好办法。最终,他决心递交一份以个人名义要求金国履行约定的奏章,在朝堂上直接递交皇帝。金国法律当时规定:使臣不经过任何政府部门,私自递交书奏,那可是要杀头的。所以,范成大这样做是抱了以死殉国的决心。

觐见那天,范成大在金国的朝堂上慷慨陈词,当金国皇帝、大臣听得入神时,范成大忽然说:“两朝已经结为叔侄关系,可受书礼仪没有确定,我这里有奏章。”说完,便从怀里拿出奏章,呈给金国皇帝。

金朝君臣都很震惊:竟敢私自递交奏章,蔑视我们大金国?于是,大臣们纷纷拿着手板,噼里啪啦地打范成大。范成大跪立在原地一动不动,不吭一声。他只有一个念头:我一定要把外交礼仪确定下来!

最后,金国皇帝被范成大这种为国献身的精神打动了,没有杀他。范成大虽然没有完成皇帝交给自己的第二个任务,但他这种为国为民宁死不屈的精神却流传开来。

编辑 朱 璐zhulu83@126.com

猜你喜欢
范成大奏章种瓜
戳中皇帝的笑穴
贪心金库变石山
戳中皇帝的笑穴
胖胖猪种瓜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喜晴
沉文乏味
冗文乏味
种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