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陆战队》中的美国文化探析

2017-11-16 00:00
电影文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陆战队大白动画电影

李 静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8)

一、引 言

2014年,迪士尼动画公司与漫威漫画公司首次合作推出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影片由唐·霍尔和克里斯·威廉姆斯联合指导,瑞恩·波特、斯科特·埃德希特、T.J.米勒等担任主演配音,这部影片改编自漫威连载多年的科幻漫画,2014年至2015年间,先后在全球多地上映,首映当天便荣获票房亚军,一周后成功击败被寄予厚望的《星际穿越》荣登周末票房冠军。在取得票房佳绩的同时,《超能陆战队》还在次年荣获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奖,同时在金球奖、评论家选择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美国剪辑工会奖、安妮奖等多项知名奖项中获得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动画角色设计奖及提名。[1]同时,以片中主人公“大白”为首的《超能陆战队》周边产品也在全球范围内热销,《超能陆战队》可谓是近年来影响力最大的迪士尼动画电影之一。

在《超能陆战队》中,科技天才少年小宏与机器人大白之间的奇幻冒险之旅被认为是兼具东西方元素,并融合了现实与科幻的上佳故事。影片将故事发展的背景置于一个平行宇宙中,在20世纪初旧金山发生地震后,日本移民在平行世界中建造了一座名为“旧京山”的奇幻之城,而影片故事的主人公小宏就是旧京山城的居民。小宏在幼年时期便失去了父母,成为孤儿的他一直生活在阿姨家中。性情乖张的小宏在机械研究及制造方面具有过人的天赋,在哥哥的鼓励下,小宏励志进入书呆子学校学习,书呆子学校是一所天才聚集的学校,需要在科技发明赛中胜出才能获得入学资格。凭借过人的天赋和刻苦的钻研,小宏创造出的微型磁力机器人获得了罗伯特·卡拉汉教授及学校考官的认可。然而就在小宏兴高采烈地准备入学之时,机器人展示会场却突燃大火,卡拉汉教授和哥哥都葬身火海。在哥哥死后,小宏陷入了极度的悲伤之中,心情愤懑的小宏在家中大喊并触发了机器人大白,原来大白是哥哥生前留下的机器人。不同于以往动作灵活、钢筋铁骨的机器人,大白是一个体型肥硕、动作缓慢的治疗型机器人,听到小宏的叫声,大白便缓慢挪动着身躯前来为小宏诊治,自此这个看似笨拙的机器人成为小宏的心灵伴侣。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宏从大白的口袋里发现了自己发明的微型机器人,小宏并没有在意这个看似已经坏掉的微型机器人,然而大白却追踪着微型机器人来到了一个工厂门前,为了寻找大白,小宏也来到了工厂前。原来微型机器人根据其他同类机器人的信号找到了工厂,在工厂中小宏震惊地发现批量生产的微型机器人,而发现这一秘密的小宏和大白也遭到了追杀。经过一番调查,小宏和大白发现了火灾事故并非意外,原来罪魁祸首就是为了极端目的而假死的卡拉汉教授,深入虎穴探究真相的小宏和大白与哥哥生前的好友组成了“超能陆战队”,终于揭开了教授的罪恶面具,但大白却在保护小宏的过程中被永远封在了传送门中。与以往迪士尼动画电影一样,《超能陆战队》的结局延续着传统的喜剧结局,最终小宏找到了核心芯片并成功复原了大白。《超能陆战队》是迪士尼公司内部优秀导演和编剧强强联合的成果,这部影片不仅是对传统动漫的一次挑战,更是对他国风情动画电影的一次新鲜尝试,从影片上映后观众的反馈来看,《超能陆战队》无疑是美国动画电影发展过程中一次成功的开拓。本文将在呈现《超能陆战队》影片内容及有关情况介绍的基础上,从开放思想与兼容精神、英雄主义与自我救赎、科学意识与伦理观念三个方面对该片体现出的美国文化进行探析。

二、《超能陆战队》中的开放思想与兼容精神

从殖民地到独立国家,美国一直是一个多种族并存的国度,虽然白人文化一直占据着社会文化的主流地位,但美国社会及电影艺术中一直存在着较强的开放思想和兼容精神。早在20世纪中叶,东西文化就开始了其深度交融的历程,在动漫创作和电影拍摄的过程中,来自中国、日韩等亚洲国家的东方文化和美国本土文化就呈现出交融发展的态势,如知名美国动画电影《狮子王》与日本动漫《森林大帝》就颇具异曲同工之妙,美国著名动画电影公司皮克斯与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作品也关系密切,而本文所论及的美国动画影片《超能陆战队》也是东西文化交融的重要代表,更体现了美国电影人开放的创作思想和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

《超能陆战队》的导演曾坦言,影片中的核心形象机器人大白的创作灵感源自日本传统铃铛上的猫形图案,简单的线条和雪白的颜色及圆滚的形态都是铃铛猫和大白的共性。从大白的形象出发,《超能陆战队》的其他人物形象设置都融入了日本文化元素。影片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地“旧京山”明显是“旧金山”和“东京”的合称,这个存在于平行世界中的城市也是日本移民在美国建立的科幻之地。同时影片中的男主人公小宏也是一位中日混血儿,出生在日本、成长在美国的小宏是一位地道的美籍日裔人物形象。现实中,小宏的配音演员也是一位日裔美国人,在接受采访时,这位日裔美国演员曾表示,《超能陆战队》让他回忆起儿时对《犬夜叉》的热情,这部影片中诸多的“东方彩蛋”也使他十分兴奋。能够在影片重要角色设置上融入日本文化元素或赋予其日本身份无疑体现了迪士尼创作团队在文化层面的兼容精神。在人物形象设置之外,《超能陆战队》的场景设置也融入了东方元素,正如前文所述,影片故事的背景地是一个名为“旧京山”的科幻之城,在这座城市中,既有美国建筑也有日本建筑,比如旧金山港口、金门大桥等现实中旧金山的标志性建筑物,日本神社等日本的标志性建筑物,同时影片还在细节之处十分注重美日元素的呈现,如飘满樱花的大街、歌舞伎面具等。可以说,《超能陆战队》在场景设置过程中的“大开脑洞”超越了观众的审美期待,在看似随意的混搭中勾连起现实的逻辑关系使这种美日文化融合十分自然,并无强制嫁接之感。[2]总的来说,无论是自创作缘起观之,还是从人物形象设置及场景设置等具体呈现来说,《超能陆战队》都在极大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社会文化中的开放思想与兼容精神。

三、《超能陆战队》中的英雄主义与自我救赎

17世纪初,一艘名为“五月花”的货船载着百余名英国人抵达北美大陆,从此开启了在北美大地上开疆拓土的历程。相比于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言,17世纪的北美大陆无疑是一片蛮荒之地。在这片蛮荒之地上勤奋开拓的各国移民不仅成为当今美国人的前辈先祖,同时也成为美国英雄文化的开端,对具有开拓精神的英雄的崇拜和依靠自身创建美好家园的社会风气一直延续至今。[3]纵观美国影坛,英雄主义几乎已是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在美国电影中与英雄主义息息相关的还有自我救赎精神,无论是从集体角度的自我救赎还是从个体角度的自我救赎,都成为美国电影中英雄形象塑造的关键构成。

在《超能陆战队》中两位重要的角色形象大白和小宏是整部影片英雄主义和自我救赎精神的主要载体。大白打破了传统科幻电影中对机器人的形象塑造,圆滚的形态和缓慢的动作使大白脱离了传统动画电影中英雄形象的造型框架,大白并不是一个破旧立新、惩恶扬善的传统英雄形象,它拥有一个不能伤害人类的程序设置。但它作为一个治疗型的机器人,始终关怀着小宏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在危急关头多次拯救了小宏的生命,甘愿牺牲自己来保护小宏。从这一角度来看,大白无疑是一个具有救赎特征的英雄形象。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大白的救赎之力更体现在帮助小宏成长之上,在大白的帮助下,影片主人公小宏完成了从叛逆、软弱到勇敢、执着的成长。与大白的形象设置相同的是,《超能陆战队》中的小宏也不是典型的英雄形象,从传统英雄形象塑造出发,观众很难想象一个瘦弱的少年能成为救赎故事中的英雄。从小宏创造出微型机器人及他在对战卡拉汉时独立创制超级传感器、金属翅膀、火箭拳头并完成对大白的改装等故事情节中,都能够看到小宏聪慧、机智、独立的品质;在“超能陆战队”面对教授一伙的强大攻击时,小宏鼓励着其他队员不畏惧强敌、战胜邪恶,体现出勇敢、坚强的性格;更为重要的是,小宏最终完成了大白的重建,如果将大白与小宏视为一个整体来考量,那么他们无疑是完成了自我救赎的“英雄”。在《超能陆战队》中,大白和小宏的外形设置和救赎之举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正是这样的外形设置和性格塑造使这两位英雄更加平民化,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大的视觉冲击力。

四、《超能陆战队》中的科技意识与伦理观念

正如上文所述,开拓精神一直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开拓精神不再体现在对蛮荒之地的开垦之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为现代生活服务的科技发展之上,在当今社会,科技无疑成为推动发展的首要力量,这在电影领域也多有体现。[4]在美国电影中,展现科技意识的重要载体非科幻影片莫属,无论是探索外星,还是机器人制造,抑或是生物工程,都是美国科幻影片的重要题材,就美国动画电影而言,机器人题材是最常运用的题材,如《机器人总动员》《超级奶爸》等都是以未来世界中高度发展的机器人故事为题材进行的创作。

在《超能陆战队》中,平行世界中的超能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故事无疑体现了美国文化中的科技意识,同时这部影片并没有单纯地谈论未来和科技,还通过融入包括亲情、友情在内的跨越人与机器阻隔的情感叙事对科技快速发展下的伦理道德进行了探讨。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言,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善恶价值。这句题写在《相对论》之前的著名言论体现了科学的中立性,但当这种并无善恶倾向的科学被运用到人类生活中时,科学与伦理的矛盾便出现了。影片中最为突出的科技与伦理之间的矛盾体现在卡拉汉教授这一科学怪人身上,卡拉汉教授的女儿在其公司的科技实验中被封在了传送门中,为了拯救女儿并向女儿所在的克雷公司复仇,卡拉汉教授不惜牺牲学生的性命制造了一场虚假的火灾意外,并窃取了小宏的研究成果——微型机器人,利用微型机器人盗取了克雷公司的传送门,试图解救传送门中的女儿,并通过传送门将克雷公司送入“地狱”。克雷公司不顾后果的科研和卡拉汉教授违背道德的复仇行为都借助了科技,此时的科技被蒙上了一层违背伦理的罪恶的色彩,体现了人类滥用科技的可怕后果。

在《超能陆战队》中,小宏曾经将机器人视为有趣的玩具或进入书呆子学校学习的通行证,为了通过机器人达到自己的目的,小宏并不在乎机器人比赛是否合法;在哥哥葬身火海之后,悲愤之中的小宏又将机器人作为向教授复仇的工具,研制出杀戮程序试图将其植入大白体内,而小宏在成长过程中对机器人呈现出的游戏心态和复仇心态都体现了违背还伦理道德的科学意识。所幸的是,小宏的哥哥在创造机器人大白时遵循着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的道德观念,大白也拒绝小宏将杀戮程序植入自己体内,并用自己对人类的保护作用教化了懵懂中的小宏,使小宏及“超能陆战队”用正义的力量打败了罪恶的教授,并救出了困在传送门中的教授的女儿,而这一情节的设置正体现了影片对科技意识与伦理观念融合共生的美好愿景。

猜你喜欢
陆战队大白动画电影
大白
陆战队踏上“风火轮”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虎头虎脑的“大白”
动画电影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