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生态视角看跨界导演创作热潮

2017-11-16 02:41黎光容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电影文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跨界创作艺术

田 燕 黎光容(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15)

在徐峥执导的《人再囧途之泰囧》、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郭敬明执导的《小时代》系列、韩寒执导的《后会无期》、董成鹏执导的《煎饼侠》等电影取得高额票房收益并引发了观影热潮之后,“跨界导演”一时成为备受追捧的创作群体,《栀子花开》《分手大师》《北京爱情故事》《左耳》《战狼》《一个勺子》《摆渡人》等电影纷纷面世,演员、作家、主持人等名人纷纷跻身电影导演行列,并凭借其“明星”身份的强大号召力为电影赢得了基本观影群体。从中国电影发展的历程来看,跨界导演现象由来已久,如高晓松、徐静蕾、姜文等,甚至在当下电影界颇负盛名的大导演也有从“圈内”跨界的,如张艺谋导演曾是摄影师,冯小刚导演曾是美工等。近年来,“名人”跨界更是潮流,自2010年之后,演员、作家、主持人、歌手等“明星”纷纷跨界做电影导演,且作品林立,这已然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一股重要的创作力量,其对电影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①

一、跨界导演加快电影多元格局

以代群来研究中国电影导演群体及其创作风格是国内学术界经常采用的研究模式,然而,在第六代之后,却再未出现较为典型的创作风格的代际群体,代际传承的创作现象渐趋模糊,导演群体逐渐演变为一种比较松散的存在。近年来,跨界导演渐成气候,他们带来了风格不一的电影作品,让电影市场一时喧嚣了起来。“代群的消失,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可能出现的多元格局。”②显然,跨界导演进入电影业并贡献了不俗的票房,所引发的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和网络热评,让不同领域的人们关注电影的现状与发展,这已经打破了电影行业由来已久的格局,使电影行业走向了真正的多元化。

跨界导演介入电影市场,“从根本上看,最大的影响力就是促进了电影艺术的商业化发展,‘明星效应’就像一针催化剂,使得本就蓬勃发展的商业电影市场更加热闹,从内部到外部加速改革的进程”③。跨界导演从一开始就将其观众设定为20~30岁左右的年轻人,作为在互联网的陪伴下成长的一代,对网络极为敏感,同时,因为成长的烦恼、工作和学业的压力、人际交往的需要等原因,为了从电影中获得慰藉、娱乐,他们更愿意接受“轻”电影。跨界导演的电影作品之所以卖座,除了自身及所选演员的明星身份的光环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观众的心理需求和观影口味作为创作影片的重要考量因素。他们以青春、爱情、成长、职场、怀旧等主题为创作发端,创作了一系列题材轻松、迎合观众口味和市场需要的电影作品。这样一种对受众和市场的精准定位,使得影片一经上映,就有大批的粉丝买票、自发宣传等。如果其良好的口碑在网络上持续发酵,则可能创造票房奇迹,如《人再囧途之泰囧》票房12.7亿元、《煎饼侠》票房11.6亿元、《小时代》系列票房超过17亿元等。业内对跨界导演电影作品的商业前景极为看好,因此,更多的资本投入跨界导演创作中去。可以说,跨界导演的票房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构建起来的电影格局,他们以贴近观众生活经历的本土故事为发端,以一系列“轻”电影吸引观众,不仅引发了观影热潮、拯救了颓靡的电影市场,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观众观看国产影片的习惯。

从目前跨界导演的作品来看,它们之所以频频引起观众瞩目,其重要原因就是作品主题接地气,讲述他们熟悉的故事成为跨界导演创作的重要内容,例如梦想、青春、怀旧、成长、娱乐圈生存状态等,满足了观众极大的“看”的欲望。这些跨界导演的作品丰富了中国电影作品的类型,弥补了此前较缺乏的“轻”类型的商业电影,开创了多元格局。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其发展变化可谓日新月异,特别是2002年以来,电影市场更加活跃,不仅有不少商业大片,而且文艺片等影片对电影艺术、电影语言的探索也从未停止。中国电影市场逐渐面向全球,随着消费主义的渐入人心,看电影成为当今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在大学生、都市白领等群体中,看电影是他们重要的娱乐、社交、消费文化产品的方式。由于国产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他们的观影需求,所以他们将目标投向了海外电影,特别是好莱坞影片、韩国电影等。近年来,跨界导演的电影作品又将观众重新聚集到电影院看国产影片。例如,在2014年的暑期档,《变形金刚4》强势来袭,跨界导演作品《分手大师》《小时代3》《后会无期》正面迎接挑战,且纷纷突破5亿元票房,这样的成绩可谓出人意料。

中国电影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政策、资本、院线、创作队伍、技术条件等资源的不断投入,特别是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消费主义的盛行,为电影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契机。观众的多样化必然导致多种观影需求,为了满足观影需求,多种类型样式的电影被需要,也就催生了多元化的创作群体和创作模式。“当下电影市场逐步摆脱了‘小作坊’的生产模式,兼具人文精神内涵和商业价值的现代产业体系业态初步形成,国产电影的多元化格局‘浮出地表’,蔚然成为一道势不可挡的风景线。”④一种健全的文化生态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其对多种电影文化的包容和吸纳也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跨界导演现象是在电影市场化和明星消费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应运而生的创作潮流,其介入电影行业大大地加快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多元格局。

二、跨界导演创作的现实困境

名人为何选择做跨界导演?说到底是为了话语权。王宝强曾说:“导演是给大家讲故事,演员是在导演的故事中塑造角色。”⑤演员在长期的从业过程中通过向合作的导演学习而累积了相应的经验,在遇到合适的剧本或角色之后,为了不受其他导演的约束,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的艺术追求而选择做导演。有的演员是为了突破事业瓶颈,如徐峥就曾表示,以他的年纪很难再遇到合适的剧本,转行做导演是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作家选择跨界做导演,多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作品,如郭敬明对其小说《小时代》甚为钟爱,因电视剧版不能让他和读者满意,为了更完整地呈现小说内容,他决定自己拍摄电影版。跨界导演既创造了惊喜连连的票房成绩,并引发了傲人的观影热潮,但是,相伴而来的也有各种负面争议,例如过度的话题炒作、网络骂战、粉丝消费、票房膨胀、艺术水准低下、剧情低幼等,这成为跨界导演所面对的现实困境,引起业内的担忧和评论界的质疑与批评。

首先,跨界导演过多地依赖明星效应和粉丝经济。跨界导演的成功,离不开自身的“明星”光环,同时,他们大多选择起用圈内的“流量明星”来饰演电影角色,其票房号召力大多来自粉丝群体而不是电影作品本身,或者说是粉丝群体贡献了最重要的票房。目前,我国影视业繁荣兴盛,专业团队的推动促使明星制造顺理成章,如果一味地迎合粉丝追捧,必然导致电影市场出现一些不良现象。例如,艺人通过曝光私生活获取关注,创作团队通过和网络营销号联手掀网络骂战引起大众关注等,这些现象的存在无形中消解了人们对电影作品的关注度,也不利于电影业的长远发展。

其次,跨界导演对电影艺术语言的掌握和运用有待提高。说到跨界导演,评论界对其导演身份以及作品的艺术质量向来是持质疑态度的。由于跨界导演的电影作品艺术质量参差不齐,且大多故事低幼、情节拖沓、演员演技浮夸甚至主题低俗等,一度遭到很多影评人的炮轰。跨界导演要想将电影作为自己的事业,仅凭其“名人”身份自然是行不通的,或者凭借其在从业领域的艺术经验来指导电影创作更是天真,“电影艺术与其他领域的艺术在很多方面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的,电影有着属于它自身的一套规则和叙事语言。所以导演就要多下功夫,弥补不足,要想拍出一部好的作品,就必须要内外兼修,艺术和技术都要过硬。”⑥说到底,电影创作离不开导演以及整个团队对剧本、创意的整体把握,也离不开对市场的调研和观众的观影心理的研究,跨界导演想要避免在电影界“昙花一现”的境遇,就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电影艺术修养。

另外,跨界导演创作的另一个困境是对市场前景把握不准,这导致他们在创作上出现了明显的趋同性。什么样的影片卖座他们就创作该类型的影片,一时之间青春片、爱情片、大热IP改编等充斥影院,类型单一、故事缺少创新,俨然成为“快餐文化”之一种,有的跨界导演的作品甚至就相当于两集电视连续剧。如果不能挖掘和创作出更多题材多元、类型多样的电影,跨界导演有一天势必会被观众抛弃,同时,也不利于整个电影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稳定。

最后,跨界导演高票房的成功模式最后也反噬其电影创作,目前国内一谈论电影,特别是商业电影,票房就成为首要的话题,而跨界导演引起大众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票房的成功。然而,随着市场检验的逐步完善和观众观影口味的变化,跨界导演“票房神话”终将破灭,其对票房的过度看重必然会适得其反。个别跨界导演在创作了一部电影作品之后因票房不佳而不再导演电影作品,成为“一片”导演。“唯票房是从,完全认同、趋同‘票房是硬道理’的市场逻辑和规则,其负面作用同样是不可低估的。”⑦因此,跨界导演、创作团队,甚至粉丝、业内人士等,都应在观念上转变对跨界导演电影作品票房收益的过度关注和解读,应将目光转移到电影作品的“本身”,使跨界导演在更为健康的电影生态语境中进行创作。如此一来,才可能持续发展并有所突破,拍出可以长久地留存于观众心中且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好作品。

三、现象热引发的冷思考

2010年以来,跨界导演创作现象逐渐成长为一股重要的新势力:2010年,徐静蕾执导的《杜拉拉升职记》获得1.24亿元(数据均来自中国票房网,下同)的票房成绩,徐静蕾成为内地首个票房破亿的女导演;2011年徐静蕾执导的《亲密敌人》获得1.1亿元票房收入;2012年徐峥执导的《人再囧途之泰囧》获得12.67亿元票房;2013年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获得7.19亿元票房;2013年至2015年间郭敬明执导的《小时代》系列票房共计超过17亿元。到2015年,跨界导演创作在作品数量和票房收入上都达到了2010年以来的最高点。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40.69亿元,跨界导演电影作品以上映12部共计56.30亿元票房占总收入的12.78%,跨界导演创造的票房奇迹一度引起业内甚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和热议。票房至上、明星身份、粉丝经济、话题炒作、水军、低俗、拜金主义等成为批评的要点,在现象热的背后,也引发了人们的冷思考。

首先,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它存在于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之中,遵循着市场的规律。一时的乱象或许会在特定阶段打乱电影产业的发展步伐,但是,中国电影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国家文化体制进行改革以来,其文化产业的属性定位越来越清晰;既然是文化产业,就必然会在市场竞争中接受检验。从现今来看,市场有自我调节功能,跨界导演票房神话也并非屡试不爽。例如,由郭敬明执导且由众多明星加盟的《爵迹》就只获得3.8亿元票房,离预期甚远,且在微博、购票APP、影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上遭遇低分差评等。如此看来,“跨界神话”终将破灭,只有真正有才华、有实力的跨界导演,才可能留下让观众记得住的电影作品,如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子弹飞》等。

其次,不专业的跨界导演背后,其实是有一个由服装、道具、摄像、宣发等组成的专业团队的保驾护航,所以,大可不必被导演的“跨界”身份迷惑,从而过分夸大他们对电影市场的破坏作用。当然,跨界导演介入电影市场,在短时间内或许会引发一定的不平衡,如资金、明星、媒介、专业团队等资源会集中到跨界导演创作过程中,而刚进入电影行业的受过专业训练的新导演却很难得到大额资金的投入,很难请动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其电影拍出来也甚少引起大众关注等。不过从长远来看,跨界导演和专业导演都是电影生态系统中的成员,而电影的生态系统是要求各要素之间渐趋平衡的,包括政策、资源、艺术质量等,“电影生态理论强调电影事业发展整体上的动态平衡,同自然界万物一样,任何事物的演进都会出现各种不平衡,但其整体发展进程又呈现为相对平衡的态势”⑧。就目前电影产业的发展来看,对跨界导演与专业导演来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并不会因为其身份的不同而长久地陷于某种不平衡的境遇之中。

另外,跨界导演进入电影行业并不像一部分影评人所认为的那样不堪,相反,他们刺激了电影行业的发展。跨界导演因为没有经过电影艺术的专业训练,他们对电影的见解少了很多固定的套路,也就少了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因此往往能够给观众带来一些出其不意的惊喜。同时,来自不同领域的跨界导演与业内专业导演的交锋、对话,也有意无意地打开了专业导演的创作思路。与专业导演比较起来,跨界导演更愿意放低身段在电影宣发阶段通过微博、直播等平台和网友频繁互动,加之在映后与观众交流、讨论等,实际上改变着专业导演高高在上的观念。还有,不同身份的跨界导演在创作时将自身的优势尽可能发挥出来,也为电影某一方面的品质增色不少。例如,韩寒在创作《后会无期》期间,对电影的台词近乎字斟句酌,经常在片场改台词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周杰伦、王力宏等歌手跨界导演对电影中原创音乐的运用也是力求完美。可以说,跨界导演利用自身优势,将其他艺术领域的优质元素融入电影艺术中来,使其真正成为“开放的艺术”“综合的艺术”,这对于电影生态的发展而言,其影响是积极的,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

还有一个问题不可忽视:跨界导演是严肃地对待电影创作还是来玩一票赚取足够的钞票和名声就一走了之?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是前者,他们就可能是在为电影艺术和电影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如果是后者,他们只是把电影当成一种赚钱的手段和工具,这无疑会扰乱电影艺术和电影产业的正常秩序,进而破坏电影生态的良性发展。目前来看,徐峥、徐静蕾、姜文、郭敬明、韩寒、苏有朋、陈思诚等跨界导演都已拍出两部以上的电影作品,但也有个别跨界导演在拍摄了一部影片之后就销声匿迹。电影是一门需要我们严肃对待的艺术,任何投机行为都是我们所不齿的。“驰骋于电影这一大有作为的天地间的弄潮儿,不管是导演、明星,还是演员或其他制作人员,对于‘艺术’而言可以把玩,但不能进行玩弄或糟蹋。电影业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生态体系,任何一种生态都需要保持它的平衡,这是一种最起码的物理学、生态学的游戏规则。”⑨因此,在跨界现象热的背后,在整个电影市场对票房、明星、粉丝等众声追捧的时候,我们必须冷静思考:电影艺术应该秉持怎样的精神追求和人文气质?电影创作者应在我们这个浮躁的消费社会里承担怎样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弄清楚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跨界导演与电影艺术、电影产业之间的关系,避免跨界导演对电影生态的消极影响,从而发挥其在电影生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四、结 语

总之,跨界导演是顺势而生且符合市场规律的电影创作群体,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他们的加入以及创作业绩加快了我国电影产业的多元格局的进程。又因为其过于依赖明星效应和粉丝经济,自身电影艺术修养的欠缺而引起业内诟病和评论界抨击。跨界导演这一现象热的背后,应有对整个电影生态环境的冷思考。跨界导演作为整个电影生态环境中的成员,其创作应被鼓励,我们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为其提供创作的机遇,让其接受市场和观众的检验;同时,也应在其创作过程中给予相应的引导和支持,趋利避害,向善而为,努力促进我国电影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注释:

①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跨界导演现象的研究日益增多,如金丹元、周旭的《跨界导演:明星资本与市场法则的耦合物》(《电影艺术》2016年第2期)、邹淋的《后现代视域:论近十年“跨界导演热”产生的哲学机制》(《当代电影》2016年第1期)、郭佳音的《从传播学角度看跨界导演现象的窘境与生机》(《当代电影》2016年第1期)等。

② 陈晓云:《规避与跨界:青年导演的创作策略》,《当代电影》,2011年第5期。

③ 沈宇峰:《非职业导演对电影行业的影响》,《电影文学》,2016年第21期。

④ 饶曙光、李国聪:《论国产电影多元格局的动因和意义》,《当代电影》,2014年第12期。

⑤ 张曦:《演员为何热衷当导演?拓宽事业版图,人气成热门IP》,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yl/2016/03-25/7810808.shtml,2016年3月25日。

⑥ 秦耀华:《中国电影行业“跨界导演”现象研究》,《新闻传播》,2016年第8期。

⑦ 饶曙光:《当下电影格局与中国电影新势力》,《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⑧ 石迪:《全媒体视域下的中国生态电影与电影生态》,《电影新作》,2013年第4期。

⑨ 金丹元、周旭:《跨界导演:明星资本与市场法则的耦合物》,《电影艺术》,2016年第2期。

猜你喜欢
跨界创作艺术
跨界
跨界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创作随笔
跨界之道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