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学生移动学习的现状研究

2017-11-17 05:47刘慧慧薛小利孙洋
数码设计 2017年5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院校信息化

刘慧慧*,薛小利,孙洋



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学生移动学习的现状研究

刘慧慧*,薛小利,孙洋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作为人类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也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和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移动学习成为人们当今主要的学习方式。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弥补了传统学习方式的局限,具有便携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那么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生利用移动学习的学习效果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四所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的学生进行深入调查,与老师和学生进行访谈、发放问卷,以此来研究教育信息化下学生移动学习的学习现状。

教育信息化 移动学习 学习方式

引言

近年来,各高校在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方面都有很大的进展,在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全面贯彻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目前,陕西省已有多所高校被批为国家级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近年来这些高校不断改进无线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更新教学资源以及完善教学设施为学生构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教育信息化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1 研究背景

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 [1]。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各类教育APP软件已成为了新型的学习工具,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方便、自主。

2 研究内容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教育信息化是指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2]。网络设施、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学习与教学资源)以及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政策和人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3]。

教育信息化在各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已经应用于许多试点院校,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可以使用各种学习资源和策略来存储信息、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并逐渐去适应学习环境进而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学习过程就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移动教育实验室认为移动学习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使用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来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互动[4]。

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移动设备,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即无线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支持下,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并且能够实现师生双向交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学习方式。本研究主要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延安大学、西安警官学院和西安欧亚学院等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进行实地调研,与学生进行交流、访谈,随后发放了相关问卷,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深入地处理与分析,多数学生表示在实施教育信息化后,其进行移动学习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和发展对他们进行移动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笔者主要从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学生移动学习的使用情况、学习途径(工具)、学习效果、影响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以及对移动学习的态度五个方面来研究学生利用移动学习的现状。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社会的发展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移动设备已成为人类当前新的学习工具,那么也就意味着人类接受教育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灌输式教育发展为自主式、探究性的学习。新的学习方式在教育中应用必然存在它独特的优势与不足。研究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学生移动学习的基本情况首先可以推广移动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理念,促进其发展与完善,也可以对当前移动学习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其次,通过对陕西省信息化试点院校的调查研究对其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完善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结合移动学习概念特征与其构成要素,对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目前移动学习的使用情况、主要的学习途径和工具、学习效果、影响移动学习的因素以及对移动学习的态度,并提出改进移动学习的对策。

4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取

本问卷的调查对象为陕西省四所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分别为延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警官学院以及西安欧亚学院。针对不同专业、年级、性别共发放问卷200份,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191份。各学校的发放以及回收率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4.2 问卷设计

本问卷共设计51个问题,其中有关移动学习的问题有30个问题,有单选、多选等多种题型。问卷主要从进行移动学习的使用情况、学习途径(方式)、学习效果、以及影响学生移动学习的因素和对移动学习的态度等五个方面来设计以此进行调查。

5 数据分析

5.1 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使用情况

移动学习以其自主性、便携性、开放性等独特的优势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当被问到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的频率时,如下图1所示,36.21%的学生每天都在使用移动学习,32.46%的学生会在有需要的时候进行移动学习。如图2所示73%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会选择利用移动设备查找资料,仅有27%的学生选择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图1 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的频率

图2 移动学习的使用情况

5.2 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工具

当被问到在学习什么内容时会利用移动学习?如下图3所示,46%的学生在写作业遇到困难时会选择利用移动设备来帮助学习,43%的学生利用移动设备来学习课外知识。由此可见,在学生写作业遇到困难或者学习课外知识时比较适合借助移动设备进行学习。

图3 利用移动设备学习的内容

他们在移动设备上经常使用的平台或软件如图4所示,有74.87%的学生经常使用微信进行学习,65.96%的同学经常使用QQ和48.17%的学生使用微博进行学习。学生通过关注公众号、与他人交流等途径来拓展自己的课外知识。42.40%的学生使用各类教育APP软件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如知米背单词、金山词霸、百词斩等软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单词。

图4 在移动设备上经常使用的平台和软件

图5 学习工具

如上图5所示,77.50%的学生认为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网络是必要条件,69.10%的学生则认为智能手机是信息化环境中重要的学习工具,也有56.60%的学生觉得计算机在信息化环境下对他们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由此可见,网络、计算机以及智能手机是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移动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

5.3 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学习效果

图6 使用移动学习后的效果

如上图6所示75%的学生认为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进行移动学习使得他们学习更加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54%的学生认为进行移动学习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他们的学习变得更加方便、自主。由此可见,移动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作用,学生对其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发展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5.4 影响学生移动学习的因素

如下图8所示为四所院校的网络覆盖情况:其中西安欧亚学院的网络覆盖情况较其他三所院校更为完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仅次于西安欧亚学院,而延安大学的网络覆盖情况也较为完善,相对而言,陕西警官学院的网络覆盖情况较其他三所院校还是有一定差距。

当被问到使用移动学习后是否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时,四所院校中认为对自己帮助很大,效果很好的学生比例如下图9所示,其中西安欧亚学院认为对自己帮助很大的学生比例最高,达到了58.6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有46.86%的学生认为使用移动学习对自己的帮助很大,而陕西警官学院仅有28.24%的学生认为使用移动学习效果非常好,对自己有很大帮助。结合图7与图8可以看出,网络覆盖情况是影响学生移动学习的一个主要因素。

图8 四所院校的网络覆盖情况

图9 四所院校认为移动学习有所帮助的学生比例

除了网络覆盖情况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学生使用移动学习的效果,如图10所示,当被问到“目前移动学习设备阻碍您学习学习的重要因素有?”。51.90%的学生认为使用移动学习资源有限而杂乱,44.50%认为使用移动学习的费用太贵,由于移动学习必然要借助网络的支持,而网络费用太贵也是影响学生使用移动学习的一个主要因素,39.80%和33%的学生分别认为使用移动学习易被其他信息干扰以及屏幕太小看着不舒服,还有29.80%和28%的学生认为认为使用移动学习操作不方便,电池容量太小。也有大多数的学生认为网络的信号和稳定性对他们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笔者认为以上这些均是影响学生移动学习的关键因素。

图10 影响移动学习的因素

5.5 对移动学习的态度

当被问到是否觉得利用移动设备可以学到更多的新知识时,有86%的学生认为利用移动设备可以学到更多的新知识,仅有14%的学生认为在移动设备上并不能学到什么新的知识。

当被问到如何看待移动学习的发展趋势,如下图12所示,49.24%的同学认为移动学习是有必要的,而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6.66%的学生认为移动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可以考虑的,仅有13.09%的学生认为移动学习只能是辅助学习手段,1%的学生认为移动学习是不可行的,由此可见,移动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值得人们考虑和认可的。

图11 利用移动设备是否可以学到新知识

图12 对移动学习的态度

5.6 问卷数据总结

从笔者到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可以了解到目前,试点院校应用移动学习的情况如下:

(1)学生的学习途径和行为发生了变化。

移动学习的利用率较高,超过90%的同学会经常借助移动设备进行学习,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使用移动学习对自己的帮助很大,觉得使用移动学习更加方便自主。在遇到问题时会积极主动利用移动设备来查阅资料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这些都说明使用移动学习后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方便,有利用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

(2)学生的学习更加倾向于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

在使用移动学习后,学生在学习过程遇到困难时,73%的学生会选择利用移动设备查找相关资料,由此可见,学生在使用移动学习后的求知欲有了一定的提高,更加倾向于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3)学生利用移动学习的学习效果较好。

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在使用移动学习后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学习变得更加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由此可见,移动学习的使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4)学生使用移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外在或内在影响因素。

目前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移动设备主要是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等,通过调查发现,网络的覆盖情况以及信号强度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调查对象中西安欧亚学院的网络覆盖情况较其他三所院校较完善一些,其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体现的更加明显。除此之外,还有同学反映使用移动学习的学习资源多且杂乱不易于学习、容易被其他信息干扰、电池容量小、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学生使用移动学习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6 改进学生移动学习的策略

6.1 学校应加强移动学习的宣传和对硬件环境的建设

学校可以多安排一些与移动学习相关的课程计划,让学生清楚地认识移动学习,并加强对移动学习的研究了解如何让学生在使用移动学习后能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是影响学生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因此学校应注重建设和完善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硬件设施。

6.2 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监控能力

在移动学习中,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是决定使用移动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首先教师应从理论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是学生了解自我监控能力对移动学习的影响,增加学生的危机感。其次要为学习者构建一个培养自我监控能力的氛围。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在使用移动学习过程中要有自我规划和学习目标,要利用空闲时间积极主动学习,培养学习的自主性。

6.3 学习者要提高学习资源利用能力

网络环境下学习资源越来越多,提高学习资源利用能力是有效利用移动学习的基础。学生要掌握如何获取学习资源,并区分哪些是对自己有帮助的,要会从杂乱的资源中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

6.4 学习者要注重培养移动学习兴趣,增强移动学习意志

学生应结合自身的条件培养移动学习兴趣。遇到问题要学会自我解决,要积极探究,利用移动设备查阅相关资料或通过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让自己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在进行移动学习时要加强自我控制,如学习环境嘈杂的情况下可以带上耳机减少外界的干扰,要长期坚持,重视自我调整,充分利用移动设备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

6.5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在移动学习支持的信息化环境下,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的教学技能,要注重开发优质的学习资源,在传统教学中,关注的往往是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而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学习资源开发时,应尽量使知识和资源的形式有利于移动学习。

7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以促进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使用移动学习方式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警官学院、延安大学、西安欧亚学院等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学生移动学习进行研究。通过对教育信息化和学习方式的理解以及移动学习的应用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问卷主要从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学生移动学习的使用情况、学习途径(工具)、学习效果、影响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以及对移动学习的态度五个方面来展开研究。最终通过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目前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学生利用移动学习的基本情况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EB/OL]http://www.moe. 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133322.html, 2012-3-13/2013-10-28.

[2] 教育信息化[EB/OL]http://baike.so.com/doc/5552299-5767408.html.

[3] 凌新龙, 蒋芳, 宁晚娥, 等.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探析[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 (01): 220-223.

[4] 叶成林, 徐福荫, 许骏. 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 电化教育研究, 2004, (03): 12-19.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Mobile Learning in Experimental Universities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LIU Huihui*, XUE Xiaoli, SUN Yang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anxi, Xianyang 712000)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as the main mean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has also entered the information a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ways of thinking and learning have undergone changes in turn the world upside down. With the popularity of 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 device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network technology, mobile learning has become the main way of learning today. It breaks through the restriction of time and space, to make up for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ways of learning, which is portable ,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tonomy and openness. Then,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what is the effect of students’ mobile learning? What are the problem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In this study, through the in-depth investigation of four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pilot institutions, teachers and students were interviewed and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to stud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mobile learning under the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mobile learning

刘慧慧, 薛小利, 孙洋. 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学生移动学习的现状研究[J]. 数码设计, 2017, 6(5): 108-111.

LIU Huihui, XUE Xiaoli, SUN Ya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Mobile Learning in Experimental Universities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J]. Peak Data Science, 2017, 6(5): 108-111.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7.05.044

TP393

A

1672-9129(2017)05-0108-004

2017-02-05;

2017-03-03。

咸阳师范学院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088)。本文为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课题“陕西省高等院校信息化课程建设与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现状研究”(编号:SGH16H179)。

刘慧慧,(1996-),陕西榆林人,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教育技术。E-mail: 1457756624@qq.com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院校信息化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