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17-11-21 01:22
山东国资 2017年10期
关键词:经验交流国资人文精神

编读往来

希望《山东国资》成为路标

我越来越喜欢《山东国资》了,因为它越来越好看了。

它创刊时,我就开始关注它。它就像一棵小树,一天天努力地成长;它就像一名少女,一天天变得更美丽;它像一名学童,越来越聪明、睿智。当然,它变得越来越好看,是因为它有一帮爱它的人。它的每一名采编人员都像一个健康鲜活的细胞,帮助它快乐地成长,成长得越来越好。希望《山东国资》越来越“丰姿绰约”,越来越智慧,最终它会成为一个路标,爱它的人都会在这里找到各自的方向。

(吴玉华,兖矿集团新闻中心宣传新闻科长)

建议提高人文精神报道力度

《山东国资》创刊以来,作为理事单位,公司号召各级管理人员订阅这份杂志,目前,确保了人手一份。公司还在所属酒店放置《山东国资》,专供客人取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静心揣摩这本杂志,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编采到位。每期杂志的编采重点很切合实际,能及时围绕山东国资系统当前的重点工作展开报道,很有时效性。既有区域内国资情况的实时报道,又有国内外知名企业发展动态的深度分析,实效性强,可供借鉴的东西不少。工作之余,浏览一番“趣味广场”,会心一笑,顿解疲惫之感。(二)定位比较准。“三个平台”的定位,符合山东国企的实际,改革是山东国企的重中之重,聚焦改革,助力发展,无疑是《山东国资》的办刊理念和使命。(三)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在此方面,《山东国资》已有了积极的探索,殷切希望今后能够增加文化类专题报道的篇幅,进而提高在人文精神方面编采的深度和广度。

(杨吉平,深圳东华集团董秘、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部经理)

《山东国资》的两点可喜变化

我是《山东国资》的忠实读者,几乎每期必看。我注意到,《山东国资》改版后,面貌焕然一新,出现了令人可喜的变化。最突出的变化是新闻性增强了。譬如5月刊《把煤卖到山西去》,报道了山东能源临矿集团菏泽煤电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把煤炭卖到产煤大省山西去,新闻点抓得很好。另一可喜变化是注意抓大事、抓重点,紧扣山东国企国资改革发展中心工作。譬如2月刊热点专题《补短板 山东国企发掘新动能》。可以说,《山东国资》较好地承担起了弘扬主旋律的责任。个人认为,杂志有的稿件缺乏细致推敲,有点“糙”,如果能精致一点就更好了。

(姜玉泰,山东能源集团新闻中心副处长)

建议定期举办经验交流座谈

《山东国资》是宣传贯彻中央和全省国企国资改革工作的主阵地,也是各市国资监管经验沟通的桥梁。《山东国资》作为工作指导、经验交流和研究探索的平台,日渐成为多方沟通的纽带,为社会公众知晓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渠道。我是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学习到许多国企改革的政策和先进做法,了解到实用典型案例,受益匪浅。建议今后定期举办经验交流座谈,完善各市国企国资改革交流渠道,为地方工作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孙欣欣,淄博市国资办副主任科员)

猜你喜欢
经验交流国资人文精神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经验交流 南宁
上海国资:重组与整合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2013年全国关工委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摘登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