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科技企业工会联合会发挥技能人才工作室集群效应人才“梦工厂”走出更多技术大拿

2017-11-22 01:42李洋
中国工人 2017年4期
关键词:南开区劳模工作站

■李洋

天津市南开区科技企业工会联合会发挥技能人才工作室集群效应人才“梦工厂”走出更多技术大拿

■李洋

“该平台可以随时在线查看病人的健康档案、采集健康数据、监测治疗效果,还可面向辖区内的全体居民提供咨询、诊疗等服务,大大提高了患者病程管理的连续有效性,促进慢性病的规范化、智能化、远程化管理,满足了广大社区居民居家防病、治病的需求。”不久前,在九安医疗公司的刘毅劳模企业家导师工作站里,劳模企业家刘毅向记者介绍着这项社区远程智慧医疗云平台新技术,由于该技术开启了“身在社区,诊在名院”的服务新模式,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好评。

这是天津市南开区科技企业工会联合会开展高技能人才工作室创新活动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为进一步发挥劳模、技能型人才作用,解决园区企业在工作室建设中存在的布局松散、“单打独斗”局面,南开区总工会出台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设意见和管理办法,即在规模较大、职工人才较多的企业,以劳模导师工作站为轴心,培育一批以专业性更强的高精尖人才命名的人才工作室,形成“小项目自力,攻难关合力,大课题群力”的集群化新模式。如“80后”技能人才索超与他的团队针对百姓生活中的“痛点”相继设计出多功能电动轮椅,站立助行器等产品,有效解决了下肢瘫痪、脑瘫患者的出行问题;和泰鑫公司以技能人才钟秀昆领衔,为西门子和SEW减速机公司研发制作了大型齿轮180度翻转机,帮助客户解决了大型工件加工过程中的180度翻转问题,他们将此技术推广到OTIS电梯、波音天津公司等中外企业,受到客户的高度评价,公司目前已注册3个实用新型专利。

南开区科技企业工会联合会根据“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思路,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为着力点,致力于劳模企业家导师工作站、工人发明家创新工作室的创建活动,为高技能人才搭建研修平台,并以此为孵化器,让技术大拿发挥示范、激励和带动效应,通过攻关、研发、交流,培养技能领军型人才,将越来越多技能强、爱钻研、肯攻关、企业发展急需的优秀人才“孵化”成为独当一面的技能大师。

截至目前,南开区科技企业工会联合会已创建劳模企业家导师工作站4个、工人发明家创新工作室3个,共完成技术攻关303项,科研创新成果33项,获国家专利数量46项,创造经济效益1300万元,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通过创建劳模、技能人才工作室,推进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建设,不仅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而且使劳模技能和工匠精神得到了有效传承。”南开区总工会负责同志说。随着培育体系日渐完善,高技能人才工作室的创建工作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才孵化器作用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才“梦工厂”集群效应也得到全面彰显。据悉,今年区总工会还将在基层企业中选优,再命名一批工作室,加速构建金字塔型工作室集群。

猜你喜欢
南开区劳模工作站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礼赞劳模精神 致敬最美芳华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一座城与它的劳模记忆
学生写话(1)
学生写话
学生写话
学生写话
排排坐,数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