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之夏”到“火人节”

2017-11-23 14:51袁越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47期
关键词:特区旧金山草坪

袁越

从1967年的“爱之夏”,到2017年的“火人节”,嬉皮士精神在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丝毫没有中断,而是一直延续了下来,并在新一代年轻人的手中发扬光大。

1967年夏天被历史学家称为“爱之夏”(Summer of Love),因为那年夏天的旧金山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嬉皮士运动,“爱”是那场运动的口号,故得此名。今年是“爱之夏”50周年纪念,我特意选在盛夏的8月来到旧金山,寻找当年那场运动的遗迹。

和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不同,美国很多大城市的街景已经有很多年都没怎么变过了,旧金山即是如此。市内著名的旅游景点唐人街、九曲花街和北滩都没有太大变化,当年嬉皮士聚集的“海特区”更是保留了原来的样子,几家著名的嬉皮商店仍在营业,就连卖的东西也和当年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

9月2日,在美国内华达州黑石城参加“火人节”的民众

“老嬉皮士们都搬走了,他们可付不起3000美元一个月的房租。”一位正在美景公园(Buena Vista Park)里遛狗的中年人对我说,“如今只有极少数有历史价值的老房子被划为古董建筑,房租没怎么涨,里面还住着几个老嬉皮士,其他老房子全都变成在附近高科技公司上班的年轻白领们的公寓了。”

这个美景公园其实就是旧金山市中心的一座小山包,紧挨着当年嬉皮士聚居地海特区。旧金山市政府将其保护了起来,成了当地居民休闲放松的地方。不远处还有一个更大的公园,这就是著名的金门公园。公园呈长方形,几乎横跨整座城市一半的距离,和曼哈顿岛上的中央公园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座著名的城市公园内部都没有太多人工景观,保留了很多野趣,住在这两座城市的居民们只要稍微走几步就可以置身于乡野之中,和大自然保持联系。

1967年,旧金山市区乘坐有轨电车,也就是有名的当当车出行的市民。大量嬉皮士的涌入,引起旧金山当地居民的抱怨

我从旧金山市中心出发,沿着公园内的一条步道一路向西,一直走到了太平洋海岸。途中经过了一个赛马场,我去的那天没有比赛,只有几个年轻人在玩山地自行车。这些孩子恐怕不会知道,这个地方在半个世纪前曾经发生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由此揭开了“爱之夏”的序幕。

人类大聚会

1967年1月14日,天气意外地非常炎热。就在今天金门公园赛马场的这块草坪上,聚集了2.5万名各式各样的人。草坪的一角搭了个临时舞台,有几支乐队在表演,但大部分人根本不在意远处舞台上发生的事情,他们要么和周围新认识的陌生人聊天,要么和心爱的恋人一起窃窃私语,要么干脆什么也不干,就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草坪周围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他们都想借此机会来旧金山看看传说中的嬉皮士都长什么样。组织这次活动的是一家名为《神谕》(Oracle)的旧金山嬉皮报纸,他们把这次活动称为“人类大聚会”(Human Be-In)。也有人称之为“部落大聚会”(A Gathering of Tribes),因为这家报纸把当时活跃在旧金山湾区的各类地下组织都请来了,组织者想看看不同政治观点的人能否聚在一起当面交流。

事实证明,答案是肯定的。2.5万个不同背景的人毫无缘由地聚在了一起,现场几乎看不到穿制服的警察,可人们全都彬彬有礼,气氛祥和,没有发生哪怕一丁点小摩擦。这个结果却让在场的记者们失望了,他们本来是打算来看热闹的,因为在他们熟悉的世界里,这么多不相干的人聚在一起,不是参加政党集会就是为了观看某个明星的演出。可眼前这个人类大聚会却看不出任何目的,大家似乎就是来这里坐一会儿,和陌生人唠唠家常,仅此而已。

舊金山的反法西斯游行

记者们没有想到的是,这种情况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早已司空见惯了,因为旧金山是美国西海岸最古老的港口城市,19世纪中期开始的淘金热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梦想家和冒险家来旧金山碰运气,复杂的文化背景使得这里没有一种宗教或者价值观能够主宰一切,居民们必须学会理解和宽容。

和旧金山遥相呼应的是位于美国东海岸的港口城市纽约,那座城市同样是移民众多,民族成分复杂的“小联合国”,各种文化的充分交流使得新思想得以不断涌现,并在相对宽松的气氛里发展壮大,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历史上大多数新的文化现象都诞生在这两座城市的原因。

进入20世纪后,旧金山市中心也像纽约的曼哈顿那样慢慢发展起一个高楼林立的商业区。但和曼哈顿不同的是,这个商业区的西边保留了大量维多利亚式老建筑,尤其是以海特和阿什伯里(Haight-Ashbury)这两条街的交会处为中心的这片“海特区”,几乎全是这种两到三层的独门独院的小楼。这种维多利亚小洋楼原本是设计给一户家庭使用的,里面有许多不同大小的房间,后来阴差阳错变成了廉租房,吸引了大批学生和低收入者来此租住,各种不同背景的人因为共用一个出口和厨房而不得不经常打交道,大家很快就亲如兄弟姐妹。又因为楼与楼之间距离非常近,邻里之间也相处融洽。就这样,大家齐心协力把整个海特区变成了一个大公社,旧金山的嬉皮士运动就是在这种和谐和宽容的气氛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的。

猜你喜欢
特区旧金山草坪
1907年旧金山应对鼠疫的措施与反思
旧金山906 World文化中心
草坪理发
大草坪
深圳:特区医改的苦辣酸甜
晚清民国时期粤剧在旧金山的流传与传播
西行旧金山
《特区实践与理论》2014年 总目录
爱护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