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分析

2017-11-25 05:42
长江丛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模块化就业指导职业

张 川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分析

张 川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主要体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相关岗位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究其原因,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开展的成效有很大关系。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模块化教学,旨在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些许建议。

大学生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 模块化 教学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必修课程,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核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获得的就业知识和技能,为大学生理性规划未来发展提供指导,进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与终身发展。但该课程原有的教学体系已无法满足当下社会环境与学生发展的需要,亟需变革。而模块化教学设计在提高此课程的教学成效方面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具体来说,实施模块化教学就是拆分原本的“学科式”教学体系,以大学生就业准备与职业生涯发展为主题,有机整合教学资源为层层递进的若干教学模块,使学生在逐项完成模块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就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建立起终身职业发展的就业观念。

二、模块化教学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教学理念设计

应突破该课程的视域局限,设计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一是学习该课程后要具备职业人的基本素养,推进职业发展;二是在职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建议设计该课程模块化教学的理念为培养应用技术型的职业人理念和全面发展的幸福人理念。

(二)教学目标设计

1、明确教学目标。一是态度层面,态度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及就业观,态度层面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积极的人生观、良好的价值观;二是知识层面,知识包括就业的形势、政策及程序、面试的策略与礼仪、求职材料的编制等,知识层面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大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上述内容;三是技能层面,技能包括专业技能、就业技能、综合素质,技能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学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教学目标的模块化设计。应结合该课程的特点,根据模块化教学理念,设置课程教学目标为:(1)适应性目标。该目标属于就业指导范畴,主要的教学对象是大三、大四学生;(2)发展性目标。该目标属于职业生涯规划范畴,主要的教学对象是大一、大二的学生;(3)能动性目标。该目标属于创业教育范畴,适用于有创业梦想的学生群。

(三)教学内容设计

1、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1)学业教育。学业教育针对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学生普通的文化知识学习活动;二是思想教育,涵盖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三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2)专业教育。大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专业来入学的,专业知识是其今后就业与发展的直接基础。因此,必须让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所学专业知识,清晰专业发展方向并具备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一般而言,专业教育主要包含专业认同教育、专业方法教育、专业素质培养。通过这三方面的教育来促进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2、就业能力拓展教育

(1)学习能力挖掘的内容模块。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要明确师生在课堂中的关系,认识到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意识到真正的学习是自己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建构教学知识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其次,改革教学方式,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环境。运用讨论、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真正解放学生的自主能力;最后,利用评价提高学生反思能力。教学评价中的激励与反思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为尤为重要。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强化自主学习并修正错误学习行为。(2)职业能力提升的内容模块。首先,设立能力培养为主的目标体系。教师设立教学目标时,在兼具知识目标与价值观目标的同时,重点突出能力目标的培养。并且,将提升学生能力广度的通用能力与加深学生能为深度的专业能力相结合,建立有层次发展、有交叉结合的通用与专业能力目标体系。其次,围绕能力培养选择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强调以下两点:一是实用性,指课程内容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与现实案例的呈现,围绕学生的能力需求来组织教学内容;二是版块性,指课程内容以相互联系又能各个独立的几个版块组成,让每个版块都能针对学生的某项能力进行深入训练,最终形成学生的能力网络。(3)创业素质培养的内容模块。创业素质是创业者进行创业所必备的各种品质。一般而言,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应该具备以下素质:一是意志,包括创业决心、信也、责任、诚信、冒险等精神;二是知识,包括对市场、创业领域所需专业知识以及相关政策法律的了解等;三是行动,包括寻找目标、进行决策、组织团队、管理运作、交际应酬等能力。

总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着日后大学生是否能够良好的就业。为此,本文建议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入手,有效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效果,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帮助。

[1]盛秋芳,陈艳丽.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模式探析[J].河南教育(高教),2013(04):35~36.

[2]张苒.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模块化教学探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109~110.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猜你喜欢
模块化就业指导职业
重卡内饰模块化技术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模块化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模块化住宅
马勒推出新型模块化混动系统
职业写作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