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课前实操 展现精彩课堂

2017-11-28 01:05□张
美术文献 2017年5期
关键词:实操教具目标

□张 璐

做好课前实操 展现精彩课堂

□张 璐

一、研究背景

我们追求高效课堂,希望学生和教师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有价值、有效果、有收获。怎样才能使课堂更有效呢?西汉时期的戴圣说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意思是说,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理屈词穷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在课前,教师也必须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做好课前实操,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以突破重难点为抓手,通过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采取必须要辅助手段来激发学生思考、开阔学生视野,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动手意识、展现精彩课堂的教学目标。

二、原因分析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所有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综合分析认为,学生课堂效率低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个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尤其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父母的教育和关爱,爷爷奶奶无力进行有效教育,导致部分孩子处于“散养”状态。这就导致这些孩子学习上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更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上课属于“可以可无”的事情。二是部分教师对工作有懈怠,对教学重视不够,没有用心研究教学内容,比如教学重难点、教学方式方法等等。上课可能就是例行完成任务,对学生、对教材研究不深,吃的不透。更有极少数老师一本教案三五年,甚至十数年都不换,这就直接导致教师的教学无法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三是部分家长对学习不够重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家长觉得读书无用,不如趁早让孩子出来做生意赚大钱。这些思想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动机和动力。

三、形成策略

1.微课展示型实操,精简教学时间。

2.教具准备型实操,提高学习兴趣。

3.作品准备型实操,激发创作灵感。

四、案例剖析

1.微课展示型实操,精简教学时间。

微课是课堂教学视频,包含教学素材、教学示范、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微课有以下特点:第一,目标明确。微课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一个微课解决一个问题;第二,时间简短。一个微课的时间一般控制在5~8分钟,如果太长则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利于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第三,可视性强。无论是从哪个方向都能清晰地、毫无遮挡地观看视频,对教学展示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例如在湘版美术四年级下册《色彩取样》中(下图1),将微课运用与教学中,精简了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图1

2.教具准备型实操,提高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型实操则是在课前教师将教学需要的工具都准备齐全,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所用。教师在准备教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切忌准备与教学无关的教具。上课时有部分老师准备的东西太多,很多与本节课没有关系,不仅自己在运用时难整理,而且使学生难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第二,切忌准备不够齐全。上课时准备的工具不齐全,等到需要用的时候四处找或者去找学生借,不仅浪费了教学时间,打断课堂流程,还会将材料准备不齐全的坏习惯“传染”给学生。

第三,切忌准备的教具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准备的教具一定要符合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教师可精心准备不同特点的教具,用教具推动学生的吸引力。例如:小学三年级第八课《线描外形》,教师要准备的教具有眼镜、剪刀、瓷杯、削笔刀、钥匙等材料,由于是三年级的上册的课程,孩子的年龄大都是8岁,这一时期的孩子天真烂漫,对于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但往往只能关注一小段时间,他们的注意力会很快转移。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往往投注很高的热情,其他的却不愿多去接触。这时候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比如可以选择带有个性的酷酷的眼镜、卡通造型的剪刀、富有个性图案的瓷杯、设计别致的削笔器,当学生看到这些教具的时候被深深地吸引住了,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这便达到了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

3.作品准备型实操,激发创作灵感。

作品准备包括手工作品的准备和范画作品的准备。作品准备能够使学生明确主题,直接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表现的具体制作方法,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作品可由教师来制作,也可以指导有兴趣的学生制作。制作作品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主题要明确。结合本课的内容与教学目标,制作出符合本课要求的作品。

第二,内容要适当。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认知特点绘制相应难度的作品。作品既不能过难,也不能过于简单。过难学生会无从下手,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绘制的作品太简单也不行,学生会觉得太容易,没有挑战性,也会没有兴趣。

第三,质量要提升。作品制作的质量要高,如果教师制作的作品还没有学生制作的好,是无法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和灵感,甚至会使学生对绘画这门学科失去兴趣。在教授七年级湘版美术《灯饰的设计与制作》制作了两盏灯(例如图二、三)。主题明确,符合本课的作品要求和教学目标。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一致,他们能在规定时间内制作出这样的作品。以下作品制作精美,无论是图案还是剪裁,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与灵感的作用。

图二

图三

五、说预期效果

一节课达到教师备课的预期目标是检验课堂效率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师必须在课前给自己设定一定的明确的预期目标。

第一,预期目标具有可控性。就是说,预期目标应该是在教师可以控制或者调控范围内,有些不可预期的事情也在老师的预计范围内,要确保教学不出现不可预期性的后果。这实际上对于教师的临场应变和课前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课前充分准备,真正把教材吃透。

第二,预期目标具有可行行。教师设定的目标要能够实现,通过一定的手段达到教学预期效果。这个目标,要因地制宜,既可以和教案相结合,也可以结合本地本校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确保多数学生能够比较容易达到教学预期效果。

第三,预期目标具有高攀性。对于一些成绩比较优秀,或者对某些方面兴趣比较浓厚的学生来说,可以制定一些更加高一点的目标,或者说,有“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和心态才能实现的目标,必须比一般的目标要高一些。

六、小结

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的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消除低效教学是教师永远的课题。课前实操只是教师在课前就准备工作提出的几点自己的看法,体现从教师自身出发,改变低效的一种手段。然而提高课堂效率不止如此,这需要教师从更多的方面去做:练好“思考功”,全方位多角度的去思考教学内容,围绕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紧紧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对可能出现的一些不可“意外”也要做好预案,确保教学目标可控。练好“关系功”,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你,学生才能对你的课程有兴趣。尤其是在当前的教学大气候下,学生喜欢一个老师,就会喜欢老师的课程,就会为你去用心学习,这就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个人魅力,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学生建立起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帮助你走进学生内心深处,更好地达到教学教育目的,练好“实力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肚子里有货,才能走到哪里都不怕,对学生随时提出的问题能够应答自如。这就要求美术教师不仅仅是课堂上会教书吗,更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提升自己的内功,比如在绘画示范的时候,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这样会使教师的教学更加顺畅,底气更足。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黄花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实操教具目标
石材板材研磨与抛光的准备与实操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2019年幼儿教师暑期实操培训班优秀作品选登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特许经营进入实操阶段
央视“说吧”系列报道实操分析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