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组织参与高校治理具体领域的角色定位

2017-11-28 00:37李春梅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高校治理学生组织角色定位

【摘 要】大学生在高校治理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得到认同,然而学生组织参与高校治理的实践中还存在种种问题,这需要从理论上准确定位大学生在高校不同事务领域的具体角色。经过分析,本文认为学生组织在高校治理中的合理定位应该是学校决策的参与者、教学管理的促进者、教师教学的主评者、基层学生的联结者以及学生利益的代表者。

【关键词】学生组织;高校治理;角色定位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大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大学生在高校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会等学生组织是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重要组织和载体,但是目前我国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实践中,还存在主体意识缺失、参与层次较低、参与效果不佳等种种问题。笔者认为,从理论上理清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角色定位和参与范围是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大学生是高校最重要的成员、是年满十八周岁享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是高校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所以学生(组织)是高校治理主体之一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但是高校是一个多任务、多目标、巨大的“联合体”,管理事务有各种领域和层次,非常繁多而复杂。大学生毕竟还有大量专业学习任务,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也没必要在所有领域所有层面的管理中都担任同样重要的角色,所以在不同的管理领域进行合理的具体的定位是非常有必要的。

大体来说,高校事务可以分为学校事务、教学事务和学生事务(科研管理事务与学生关系不密切,所以这里没有专门提出来)。在学校事务中,与学生关系相对密切的主要包括学校发展方向与政策的制定、学校重大事务决策、学校规章制度制定等;教学事务包括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制定、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教师评价与聘用、教学资源设施添置与更新等方面;学生事务包括校园文娱活动组织、学生日常生活事务管理、学生权益维护、奖助学金学术基金等项目的管理(与教学事务有所重合)、学生专项工作(大学生就业、心理咨询)等等。下文将论述学生组织在校务管理的不同领域的具体定位。

一、学校决策的参与者

学校事务中,与学生关系相对密切的主要包括学校发展方向与政策的制定、学校重大事务决策、学校规章制度制定等。一方面学校这些重要事物关系着学生整体现在或将来的发展,学生不应该被排除在外,另一方面大学生由于行政管理理论与经验的缺乏,对这些事关全局的重大事务还缺乏理性的判断和足够的决策能力。所以我们认为在学校重大事务决策中,应将学生组织定位在参与者的角色,既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管理知识和技能,又能代表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是相对合理的定位。

二、教学管理的促进者

教学管理是为教学服务的,也是为更好的培养优秀人才服务的。学生既是服务对象,又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当然有权利参与其中。但学生同时也是教学管理的对象,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是不合理的。教学事务也极为繁杂,学生的精力有限,缺乏参与具体的教学事务管理中去的精力和意愿。但是在关于学生整体的切身利益的方面,如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等方面,学生处于一线、有切身的感受和体会,而且他们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修订、课程设置与调整、教学改革、教学条件改善等方面具有比较强烈的愿望和推动作用。因而,我们认为在教学管理事务中学生组织的合理定位是教学管理的促进者。

三、教师教学的主评者

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本是教学管理的一部分,但是它又是对“人”的管理,与其他具体事务的管理不一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专门进行分析。当前“学生评教”是各高校普遍实施的政策,但是其分值在教师评优评先、聘用、晋升中所占比重较小。因为现代高校的教师除了教书育人还承担了大量科研、社会服务工作,学生缺乏全面评价教师工作绩效的能力,但是他们在教师教学评价中应具有最重要的话语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受教育是大学生的基本权利,如果没有大学生,高校教师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而且学生是教师专业能力、教学水平的切身体验者,因而学生有权利担任教师教学主评者的角色。在教师评聘晋升中,学生组织应该具有重要的发言权。

四、基层学生的联结者

高校是“松散的联结体”,大学生们上课在一起、下课就各自安排活动,自主性很强,学生组织承担着重要的上传下达、枢纽桥梁的作用。在各种校园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学生日常生活事务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各项事务处理中,学生组织将一个个班级、千百个学生个体召集、凝聚、组合在一起,丰富校园生活,弘扬校园文化,锻炼学生能力,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因而,在学生事务中,学生组织是基层学生的联结者。

五、学生利益的代表者

学生组织是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重要载体,但是现实中因为种种原因往往成为某些行政部门的附庸,官僚作风严重,只为学校利益代言,引起普通学生的反感。学生组织来自于学生,其群众基础也在学生,最重要的使命是为学生服务。因而学生组织应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在学校学生经费使用、教学条件改善、教学资源利用、学生个体或整体的正当权益维护、课程设置等事务中,切实代表学生利益,切实定位于学生利益的代表者。

参考文献:

[1]段俊霞,蒋青.学生参与大学治理:问题与对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02).

[2]崔桓.社会转型期下我国高校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5 (8).

[3]毋靖雨,周鸿.理性及其限度:大學治理中学生参与的逻辑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2 (05).

[4]胡静.大学治理视阈下大学生校务管理参与研究[D].陕西:长安大学,2014.

作者简介:

李春梅(1976~ ),女,湖北十堰人,教育学硕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基础教育发展。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校共青团课题研究立项项目“学生组织在高校治理中的角色定位与参与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2016LX173)的研究成果之一。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治理学生组织角色定位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技工院校学生组织与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高校治理视角下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研究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