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综合韩语课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探索

2017-11-28 00:40杜艳花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摘 要】综合韩语课是韩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韩语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能力,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作者先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韩语专业综合韩语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下一步教学改革的思路,以期为今后的专业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关键词】综合韩语;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一、综合韩语课的重要地位

综合韩语课,也叫韩语精读课,是韩语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程,涉及韩语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内容,此课程开设时间比较长,一般一直延续到第四或第五学期,所以其地位不言而喻。如何把这门课程上好,实现最理想的学习效果是专业老师一直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目前高职院校韩语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自信心不足

高职院校的学生思维活跃,但理论学习能力相对较差,这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不佳,学生普遍自信心不足,甚至存在厌学、惧学的情绪。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在学习中存在畏难情绪。这也是目前语言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不乏部分学生是专业调剂过来的,本身学习语言的意愿不强。而语言专业和其他专业不同,除了理解能力之外,很多东西需要反复的训练甚至是反复的背诵,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不愿坚持。

(三)教材参差不齐,没有权威标准

高职院校的韩语精读教材目前一般是使用韩国的原版教材,包括韩国延世大学的100学时韩国语、首尔大学语言教育院的韩国语教材,还有部分学校使用的国内本科院校编著的教材。对于教材的选用,各个学校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高职院校的学生到底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水平没有一个严格的尺度,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

三、措施

针对目前韩语专业出现的问题,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韩语专业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一)引入项目教学模式,分项目小组教学

改变原来整班上课的传统模式,把学生分成项目小组,设定明确的角色和责任,学生们各司其职,老师密切关注各小组的每个成员的表现,课上课下给予不间断的指导和纠正。每学期可以轮换小组和角色,保证每个学生个体得到锻炼,实现整体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管是本科院校还是专科院校,在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老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负责单词、语法等的扩充和讲解,学生按照老师的讲解造句,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自我学习和思考的意识逐渐丧失,导致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越来越差。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韩语专业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单词、课文及语法部分都放手交由各项目小组的学生去做,学生查找的过程中,老师给予引导和指正,这样学生在课前就对单词及用法有了初步印象,对于语法点有了自己的理解。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解情况,给予点评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并进行概括总结和提炼,使学生对语法有更清晰和准确的理解。

(三)每篇课文的主题都让学生去进行丰富和再加工

目前使用的100学时韩国语教材,课文的情景都比较有特点,涉及吃住行等各种生活情景。传统的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背诵课文。改革之后我们更多要求学生在原来情景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和再加工,学生不是死记硬背课文的原句,而是和搭档一起再现一个场景,进行表演和口语练习。这样学生的创造力会被激发出来,也大大增强了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注重加强各年级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韩语专业大一学生在初学阶段,会遇到发音、基础语法等各种困难,课上和课下老师当然要特别关注学生遇到的问题,但难免精力有限,这个时候如果老师适当引导各年级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大一、大二和大三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大一的学生有了固定可以请教的前辈,很多专业问题和学习方法的问题就能够更快的解决。大二和大三的同学也可以在指导学弟学妹的过程中,提升自信和担当能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这个过程中任课老师和专业部应该给予恰当的引导和关注,不要让互动互学流于形式,否则可能收不到实质的效果。

(五)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组织专业内的各类比赛,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同时选拔优秀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级别的专业赛事。语言学习其实是一个相对枯燥的过程,海量的单词、数不清的语法会让学生产生恐惧的心理,对于学习失去信心。可以通过各种赛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韩语专业每年都组织相关的单词比赛、打字比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话剧比赛、韩语歌曲大赛等,通过这种形式去激励和检验学生的掌握进度,也让学生在这些比赛过程中,去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近年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韩语专业在全国的韩语大赛中也获得了不少喜人的成绩。2013年和2014年分别获得全國高职高专韩语演讲大赛一等奖、话剧比赛特等奖。2015年和2016年分别在韩国驻上海领事馆举办的韩语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和单项奖等优异成绩。

四、韩语专业今后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建立多媒体交互式语音室

语言学习还是需要很多硬件条件做支持。目前韩语专业下一步的方向是打造基础语音训练室,为学生提供更加先进的语音练习系统,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

(二)引入韩语过级试题,建立学习平台

通过韩语过级考试模拟,进一步促进语言学习的成效。韩语能力考试虽然不能在口语方面对学生进行检测,但能够全面检测学生的听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考试分不同的级别,学生可以更加清晰的掌握自己语言的提升进度。把韩语中级考试证书设为学生的基本毕业条件之一。韩语能力考试级别证书对于学生后期就业和出国留学都能提供有利的支持。

(三)开辟更多的留学和出国途径

专业部应该进一步加强同韩国院校的沟通,让更多的学生走出国门,为学生提供短期游学和交换的机会,真正接触全真的语言环境,这样学生的视野才能更加开阔,韩语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被激发出来,学习效果就也会有很大的提升。实践证明,出国留学的学生相比较只在国内学习的学生来说,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就和口语能力明显更好,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自信心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四)和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之间互通有无,相互借鉴

语言学习和教学不能闭门造车、固步自封,应该多到其他相关院校去走一走、看一看,多参加韩语学会、各学校组织的教学交流活动,还可以多到韩国的相关学校和机构去进行调研和学习,这样教学思路才能打开,也才能找到更加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方法。

语言的学习不在一朝一夕,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方面,应该下足功夫,同时为学生创设更加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是语言教学取得成功的唯一办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的努力,也需要大胆创新、勇于尝试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刘杰.对高职韩语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40)

作者简介:

杜艳花(1980~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韩国语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