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的十大误区

2017-11-28 19:30胡欣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误区数学教学小学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变得愈加重视起来。目前我国教育部门正在积极号召教学改革,并颁发了一些列相关文件记性教学指导,但是由于我国教育工作多年来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很多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本文中,笔者就针对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的十大主要误区进行详细研究,以备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误区

0引言

现阶段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工作虽然已经基本实现了教育改革,但是还有很多细节部分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希望各地区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对自身教学设计的认识,并找出不足并予以及时完善和创新。

1教案是过于形式化,普遍存在抄袭应付现象

教案,即教学方案,而教案的编写则代表着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性以及授课方式的技巧性。笔者通过相关资料对各地区小学教师的教案编写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教案的编写工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抄袭问题。而且很多教师都认为教案并不具备必要性意义。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显示,大多数教师的教案都是至少提前一周的时间就准备好的,而且一般情况下教案中所编排的内容都过于形式化,而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根部不会完全按照教案的内容来进行知识的讲解,与教案这种方式相比而言,教师们普遍认为直接在教材中做好相关记录或者是制作一些相关的教学提示卡片等更加实际且奏效,教案则只是为了给上级相关部门查看用的,并不存在太多的实际意义,而教案的编写工作对教师来讲无疑就是一种时间资源的浪费。很不少教师都承认自己的教案存在不同程度的抄袭现象,而抄袭的对象可能是网络上的资料也可能是自己原来写过的教案等,其目的就在于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这样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几乎没什么借鉴价值。而从教案的内容上来看,教师们对于统一课题的教案设计也都是大同小异,教案中简单化和形式化的问题严重,写教案对于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将课堂教学视为课堂实录,对学生情况预设不足

受到传统方式的应试教育影响,很多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都将课堂教师视为是一种课堂实录,尤其是那些刚刚步入岗位工作的年轻教师,忽略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前期分析,实际教学基本都是通过要求学生对教师的解题过程进行详细记录的方式,将每一解题步骤记录下来而死记硬背,然后再遇得到相关类型的问题时就生搬硬套。如此一来,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就会变得缺少灵活性,在解题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被动。同时教师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过于注重自身的教学方式而忽略学生个体的自身发展实际,只见教师的教学轨迹,不见学生的个性与变化。

3教学设计缺乏连贯性

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材是以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水平与一般规律为基础而设计的,因此教学设计需要教学具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是目前有很多教师片面强调重点内容的突出性而是其余其他课程的衔接不够连贯,学生对知识体系的学习与掌握就增加了难度,不利于知识体系的掌握。

4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且缺少实践意义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其认知能力影响,思维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突出教学目标,使学生对于教师要讲解的知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而这一点正是教师所忽略的问题。此外,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字眼“据实验分析”、“经证实”等,然后就直接套用最后结论或者公式,并没有针对学生真正学到的思维和技能,进行综合讨论和验证,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结论与公式的灵活应用。

5教学设计与学生发展实际相脱离

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教学中坚持学生主体作用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但是还有很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教学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际,不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只是一味的进行课堂讲解,然后以考试的形式进行成绩的测验,无法全面而准确的掌握每一名学生心中的重点难点环节,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6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模式不匹配

相关材料显示,我国每年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上提出的实验教学成果都数以万计,可是实际上真正意义上得以有效落实的教学模式却寥寥无几。目前就我们所知的只有以下几种:多媒体教学、区角教学以及活动教学等。若是学校的资金投入受到限制,那么可能连以上几种都无法落实。由此看来,无论教学设计多么丰富,教学畅想多么诱人,但最终要想让其发挥影响效果,还是要靠不断反复的实践教学加以佐证、修缮,这是现代教育者们急需的一种治学精神。

7过于追求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而模糊了教学目的

目前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为了增加课堂学习的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主性,将课堂教学尝试着改变成为一种活动式的课堂,这种方式虽然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活跃性,是学生更乐于积极回答教师所提出的各种问题,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极易忽视掉数学教学原本所应用的独特的数学思维。因此,学生在参加完活动后只对趣味部分印象深刻,而实际上并未从真正意义上理解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以及数学思维方法,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降低。

8情境設置对学生的学习思维造成影响

通过相应教学情境的构建可以将学生引入到形象的应用环境中,利于知识体系的掌握与灵活应用,但是这种方法的使用要适当,若是对其过于依赖,那么结果将会是得其反。这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比较跳跃,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要比成人短很多,如果经常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辅助教学,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很可能就忽略了当中的知识环节,而只是对情境部分感兴趣,这时如果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一问题,并进行整体引到和把握,那么学生的成绩必将会产生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9小组活动探究流于形式

为了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般都会设置小组讨论这一环节,但是很多学生在讨论的时候随意聊天和打闹,而忽略了这一环节的实际目的,同时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其他学生也就参与其中,最终不但讨论无果,还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对此,教师一定要注意监督和引导,从而保证学生讨论的有效性。

10教学设计缺乏全面性的反思

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发展,学生发展实际也在持续变化,而很多小学教师的数学教学设计依然停留在最初阶段,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教师一定要对自身的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方式进行全面性的反思,并予以定期完善和整合,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保证学生成绩的提升。

11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在整体上已经得到了全面改革,但是就其部分细节来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对此,呼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对自身教学设计的认识,找出不足并予以及时完善和创新,从而促进我国数学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国海.新手教师教学设计常见误区例析[J].教学与管理,2017(23):23-25.

[2]曾丽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的三大误区[J].中华少年,2017(17):136-137.

[3]兰闽.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与思考[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6(09):71.

[4]张继慧.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的几个误区[J].吉林教育,2015(34):133.

[5]程星,彭贵霞.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十大误区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230.

[6]刘志平,刘美凤,吕巾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的十大误区[J].中国电化教育,2010(09):96-98.

作者简介:

胡欣(1988.10~ ),女,汉族,本科学历,江西南昌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误区数学教学小学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