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贵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017-11-28 15:25张亚辉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张亚辉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质疑与探究”是创新的基础,而小学是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文章首先通过界定自主探究性学习概念,认为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其次从巧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质疑两方面讨论了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再次,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在与同学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最后,从引导学生用质疑的目光看待课外生活方面讨论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巩固。

【关键词】自主探究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一、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界定

自主探究性学习的重点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核心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是指通过以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引导,开创一种不同于传统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个学习方式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科学”。它運用了科学研究中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利用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它的主要行为方式是“探究”,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这样在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是探究性学习存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一般会引导学生先读一遍课文,然后根据课文题目提出疑问,再带着疑问去进行探讨和学习。如果课文的篇幅较长的话,小学生就会失去耐心,在分心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结果总是不尽人意。除了整体地读一遍课文之外,教师还会将课文中的重点生词和生字勾画出来进行标记,让学生记住,最后就是讲解一下课文里所体现的中心思想。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很多不足之处,让小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教师能够体现自己能力的地方只是在讲解过程中,但无论教师再怎么风趣,传统的教学流程无法避免,也就导致了教学成果不尽如人意。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大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学生会带着一颗灵活的头脑主动出击,和教师进行交流,长此以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这也正是培养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用途及意义所在。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

1.巧妙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性能力不能急于求成,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培养,还是会有很大的成效。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要求不需要太高,只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答疑解惑,就是比较圆满的结果了。所以教师在这个阶段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用一种巧妙的方式提出能让学生努力去探究的问题,并且不能偏离课文本身,在问题的刺激下,学生会争先恐后地拿起课本,争相寻找答案,在极大的学习热情下,趁热打铁进行字词之类的记忆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比如,在课文《军神》中,教师在课堂上大可不必费力地描述刘伯承在进行手术时的那种惊心动魄、具有大无畏气势的悲壮场面,完全可以巧妙地提出一个问题:“在这篇课文中,有人被称为一块会说话的钢板,请同学们来猜一下,这个人为什么会得到这个称呼呢?”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急切地翻找课本,想弄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被叫作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就不知不觉地增强了自主探究能力,同时带着疑问去学习课文,学生也会有很强的代入感,对于教师的讲解会听得更加投入,对于课文的整体理解也就自然而然地更深刻了。

2.鼓励学生质疑教学过程,培养质疑意识

疑问往往能引人深思,这也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中较为重要的一点。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的一系列疑问持鼓励态度,哪怕他问的问题没有意义,也不能打击学生的信心。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质疑课本上的知识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因为只有认真思考过,才能在课堂上提出疑问。

例如,在课文《灯光》中,主人公“我”在战争时期是一名战地记者,在一次采访中遇到一位老战士,才有了“灯光”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学完这篇课文后,就有学生提问:“这篇课文我并没有太多不明白的地方,但我很好奇的是,这篇文章中的‘我到底是不是作者本人呢?还有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主人公又经历了什么事呢?他是克服了多大的艰难险阻,才成功地将这篇文章分享出来的?这都是我不懂的地方。”这个学生提出的疑问并不在课文内容之内。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探究性学习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不仅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还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在小组合作中提升

在探究性学习中,合作能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体现。很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个人难以解决的,就算学生天赋异禀,恐怕也会分身乏术,难以招架。这个时候在教师的指点下,通过小组内同学的分工学习,可以解决课堂上遇到的比较困难的问题,这样会大大减轻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压力,对于增强同学之间的感情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此外,这种团队协作式的配合性学习,不仅在讨论中提升了学生的个人能力,还极大地增强了团队之间的凝聚力,这种合作式的探究性学习正是需要我们赞扬的。

例如,在课文《找骆驼》中,里面的老者通过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给急匆匆跑过来寻找骆驼的商人好好上了一课,主题就是教育学生遇到突发事件不要惊慌,要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从而找出最合适的处理方式。在这篇课文中,老人准确地说明了骆驼身上所具有的各种特征,从而使商人准确地找回了骆驼。在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来讨论骆驼的特征,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别指出骆驼的各个部位,这样,既可以收获人生哲理,又能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4.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探究能力

语文来源于生活。所以,在学习的覆盖面上,语文对应的范围很广,几乎和生活的范围完全相等,在这种情况下语文的学习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日常的生活中,无论是吃饭、走路还是和人与人之间进行最基本的交流,都能巩固和加强语文的学习。对于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来说,他们的任务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思想灌输,让学生树立较强的语文学习观念。因为这种源于生活的学科完全可以在做一些平常的事情的时候进行学习,也应该意识到,提升语文水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课外学习,只要在教师的培养下,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会得到提升,这样一来在学习观念的促成下,学生会自觉运用探究能力进行课外学习,不断在生活中运用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己的语文成绩。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式学习、积极引导学生用质疑的目光看待生活,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提出问题方面,教师可以一步一步地引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也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讨论与解答,小组成员之间思维的碰撞有利于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敢于质疑生活事件,敢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自主探究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生本之美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