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积极心理学分析

2017-11-28 01:19刘平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德育工作班主任

刘平

【摘 要】德育工作是将文化内化的一个重要的工作,而学生时代是学习知识文化的重要时期,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应当将德育工作渗透在方方面面。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曼开创的,其主要倡导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们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并做出解读。积极心理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可以激发学生各方面存在的潜在积极力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在德育教学工作中应当运用积极心理学,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工作;积极心理学

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工作之一,做好德育教育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班主任,应当思考如何突破德育教育的瓶颈,切实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这是当前班主任应当思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德育教育为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打开了初中德育教育的新局面。本文就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积极心理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教师应当做好榜样,言传身教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班主任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有些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只要求学生如何做,而忽视了自身,给学生树立了不好的榜样。这也是很多班主任每天尽心尽力做德育教育,而结果却不如人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教育分为有声教育和无声教育,有声教育就是教师每天站在讲台上对学生们讲解知识,授道解惑。而所谓的无声教育就是通过教师自身的行动,来为学生做榜样,在要求学生做好事情,做好德育工作之外,自己应当在德育方面有所适当的表现。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更容易跟着你做,而不是听着你说。”

言传身教对于班主任实施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要,积极心理学表明,在改变别人之前,应当先让自己改变,启示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之前先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将有声教育和无声教育结合起来。例如,班主任在教育班级学生爱护班级卫生时,自己应当先做到讲卫生,不乱丢垃圾,看到垃圾随手捡起来,甚至可以让班级同学监督自己,看是否能够做到。这样,班级学生看到班主任的所作所为就会跟着做,不会觉得不好意思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而随手乱扔垃圾了。身体力行,利用积极心理学效应让自己成为班级学生的榜样,德育工作就会更好开展,效果就会更好。

二、平等对待学生,发扬优点

每一个硬币都有两面,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而失去公平对待学生的原则。德育教育也正是督促学生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查漏补缺,同时也发扬自己优点,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启示人们:在發现自身的优势之后,不断的发掘、发展自己的优势比改正自己的缺陷更加容易接近成功。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仅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缺点,更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并且将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强化优势,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班级里经常会存在很多偏科的孩子,甚至有些学生偏科现象十分严重。此时,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某一科成绩不好而放弃学生,相反,班主任应该鼓励她们在充分认识到自己优势的前提下积极的将落下的一科补上。偏科的学生一般都会在弱势科目上感到自卑,作为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学生,应当让偏科学生树立信心。例如,有一个学生是因为性格内向,不愿意问问题而导致数学成绩不好,但是美术很好。因此,班主任让她担任文艺委员,这增加她和学生交流的机会,久而久之,该学生问问题的次数明显增多,一个学期下来,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采用赏识教育,多肯定学生的进步

积极心理学家表示:“赞美和信任都具有一种神奇的正能量,这种能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确实,当一个人获得了其他人的信任和赞美之后,就感觉得到了支持,从而在内心潜意识中增强自我价值,变成一个自信、自尊的人。在这种潜意识下,人往往会变得更加努力,以免对方失望,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因此,鼓励对于学生十分必要的,积极心理在德育教育中一个重要体现便是在此,且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赏识教育的积极意义。对于班主任来说,也应当尝试这种教育方式,多肯定学生的方方面面。

例如,面对班级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作为班主任也应该多鼓励他们,人各有志,不能强迫学生因为学习而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班主任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一味批评,就会让他们有反抗心理,再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就会很吃力,效果当然也不会理想。班主任不防多鼓励学生,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学生在受到鼓励之后就会表现出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也会慢慢配合班主任的教育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对学生日后的发展也十分有利。

本文主要就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融入积极心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教学研究也表明,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运用积极心理学会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德育工作的质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在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中,应当更加深入的了解学习积极心理,将其与德育工作更好的结合,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珺.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J].成才之路,2016(21).

[2]伍秀清.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探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7).endprint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德育工作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