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家访活动实效性探究

2017-11-28 09:53梁洪瑞舒冠凤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家访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

梁洪瑞 舒冠凤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关系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善于整合多方力量,积极开展家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家访;思想政治教育

家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实践,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客观要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1]。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应切实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通过开展家访,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丰富家访内客,促进家访工作内涵式发展

家访的目的在于加深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继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辅导员家访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把家访与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做好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加强优良学风建设相结合,不断提升家访内涵。

1.通过家访,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能力

辅导员是家访话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辅导员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家访的质量和效果,家访工作需要有过硬的应变能力和全面的素质,这样有利于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家访不是一次简单沟通情况的寒暄,而是在这个过程中,让辅导员切实感受到学生工作的重要性,不断促使辅导员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工作能力和文化修养,转变育人观念,激发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从而促进辅导员自身建设。

2.通过家访,做好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教育

辅导员家访的对象要重点选择心理障碍型、经济困难型、家庭突发重大事故型等学生群体,通过走进学生家庭,全面了解目前大学生存在的自卑、网瘾、抑郁、学习困难等突出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保持乐观的心态,摆脱各种束缚,营造学校、家庭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做到切中要害,有的放矢。

3.通过家访,促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在家访过程中,辅导员为学生家长介绍目前就业形势和政策,分析学生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引导家长转变就业观念,自觉参与到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教育中,最终促进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同时,辅导员可以利用家访的机会,积极走访用人单位,关怀学生实习、工作情况的同时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市场,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会,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4.通过家访,加强优良学风建设

优良学风离不开家庭与社会大坏境,是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育人的共同结果,因此,要深入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的沟通机制,通过实地家访、寄送学生在校情况报告单、召开家长座谈会、电话等途径,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为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成长成才提供助推力。

二、创新家访模式,扩大家访工作的覆盖面

目前,高校多数是面向全国招生,生源地分散、学生众多,但家访人员有限,实地面访可能性不大,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坚持灵活多样的原则,创新家访模式[2]。

1.进行定期的实地家访

实地家访是辅导员亲自到学生家中走访,作为家访的传统形式,它的特点是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便于全面了解学生,从而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但实地家访受到时间、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受访人数非常有限。

2.利用现代信息化平台,拓宽家校沟通的渠道

为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十分发达的优势,采用电话、信件、网络等形式,建立学校与家庭直接沟通的纽带。

电话家访可以随时把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反馈给家长,便于辅导员和家长及时沟通信息,取得家长的意见,在学生的教育方面达成共识。信访不仅可以使家长对学校、对子女的情况有所了解,而且字里行间可以流溢出辅导员那种对学生的关爱情怀,使家长感到辅导员对学生的负责精神[3]。以网络为基础的高校家校互动平台,例如,Email、微信、QQ、微博等,开辟了更为便捷的家访途径,利于灵活多样地开展家访工作,增强家访的生命力。

3.选择合适的时机召开家长会

学校可以利用新生入学、毕业典礼等重要契机,召开家长恳谈会,让学生家长了解学校概况、办学特色等,共同引导学生明确在校期间的奋斗目标。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把家长“请进来”,家长可以进课堂听课、进校园参观等让家长充分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及学生的在校状况。家长会应避免成为“报告会”,要多给学生家长发言和交流的机会,实现家校之间真正互动。

三、完善家访实施过程,确保家访工作的实效性

辅导员要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积极探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着力点,家访前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家访中和家长的谈话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家访后及时做好总结。

1.家访前认真“备课”

在进行家访前,学校要对辅导员家访工作进行专题培训,明确家访的目标和内容,辅导员也要认真“备课”,精心筛选家访对象,设计好家访路线,掌握被访学生家庭情况,对不同学生家庭的交流内容、问题设计等方面做好规划。

2.家访中真诚交流

家访是一个双向交流信息的过程,因此辅导员和家长要互相配合,真诚交流,才能到达预期的目标。家访过程中,一方面介绍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在校期间表现等,另一方面,听取家长对学生情况的反馈,以及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等,通过交流,获取研究与分析特殊学生群体的成因和症结,得出最佳的教育方案。在家访中,要注意增强家校双向教育的责任意识,辅导员要认识到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仅仅依靠学校单一的教育是不够完善的。需要主动寻找家庭、社会等力量参与其中,同时还要让学生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建立协同作战的家校联合育人模式。

3.家访后做好总結

家访结束后,辅导员要认真总结家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同类同学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及时撰写家访日志,积累第一手的工作案例和教育资料,以便于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受访学生的实际困难,辅导员要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帮助,同时,要多关注受访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变化,及时给与指导,并做好跟踪服务,以巩固家访成果。

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作为高校辅导员,要用真心、细心、耐心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不断将家访工作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使家访工作真正成为沟通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充分发挥辅导员家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苏).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宋琼.高校辅导员家访创新模式研究和探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3,15(2).

[3]曲建斌.识读大学——一个老辅导员的心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梁洪瑞(1988.11~ ),男,山东烟台人,汉族,本科生,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访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关于高校辅导员家访的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