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地方戏曲采茶戏音乐中存在的复调音乐

2017-11-28 17:01冯智流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复调音乐

【摘 要】一直以来国内很多人认为复调音乐是西方国家才有的,例如在大型的交响乐中,还有弦乐四重奏,或木管、铜管重奏等,早期我国专业院校在复调作曲技术专业课程的教材中谱例大部份是欧美作曲家的作品,最多的是巴赫的复调音乐作品,这种多声部旋律线条的表现形式很多人认为是欧洲音乐的特点,实际上在我国悠久历史的民间戏曲音乐中就有大量的复调音乐存在,例如中国地方戏曲高安采茶戏唱段音乐中就有多声部的音乐表现形式。本文以高安采茶戏作品中的曲牌为例,呈现的复调思维和复调音乐技术类型,说明我国很早在民间戏曲音乐就有复调音乐存在。

【关键词】中国戏曲高安采茶戏;复调音乐;复调技术类型

一、高安采茶戏

中国戏曲有着灿烂的上千年的根植于悠久传统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起源于江西高安的民间彩灯,后受赣南、浙江小调及高安锣鼓戏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京剧较多影响,采用了京剧以及民间吹打中一部分锣鼓经,音乐曲调有瑞河戏,丝弦戏,道情锣鼓等。古称“江右上县”的高安,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高安的人们在生产劳动或在蚕桑耕种之中,或在收获喜庆之际,有感而发,引吭高歌,一人呼,众者和,于是,一个古老的剧种便在农民们不经意的嬉闹中诞生了。其地方剧种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唱腔与音乐伴奏形成多线条音乐合而不同,主要乐器高胡与二胡音乐线条,旋律走向,节奏对比都具有复调思维特点,使之更具有地方特色和戏曲的韵味,而且更具有浓厚的高安地方特色,在上世际五、六十年代进京汇演多次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的接见和表彰。

二、复调音乐

复调音乐是在作品中含有两条以上(含)独立旋律,通过作曲技术处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丰富了音乐情感多维度的展现,我国作曲家房晓敏教授的民乐五重奏《五行》(获“美国纽约第一届‘长风奖国际中国民族器乐作曲大赛”首奖)都在吸收民间音乐素材中,运用现代复调技法,创作出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多声部,多维空间的有着丰富情感的音乐作品。其专著《五行作曲法》从“太极节拍、阴阳节奏、两仪结构、三才调式、四象和声、五行音高”多种要素上加以阐述,以示实际应用就极具有典型东方思维的多维度横纵复音作曲技术论著。

三、复调技术

复调一般分为三个类型的复调写作技术

(1)用对比方法所写的复调音乐称“对位音乐”,简称“对位”,即对位式的复调音乐。例如罗忠镕的《五首五声音阶前奏曲与赋格》。

(2)以模仿的方式为基础所写的复调音乐,通称“卡农”,即二部、三部、四部的轮唱或轮奏。如《红旗颂》中的四部轮唱曲《四渡赤水》。

(3)用衬托的方法和赋格复调技术所写的复调音乐,称“支声复调”或“衬腔式复调”。在民族民间音乐中,常用衬托、填充、呼应、加花等手法,使音乐更为丰富多彩。黎英海《夕阳箫鼓》,为迎接香港回归而创作的女声四部合唱的声乐赋格《思念》等等。本篇要论述的是我国地方民间戏曲高安采茶戏音乐曲调中在很早就有复调技术运用,中国的民间戏曲中的复调音乐思维与西方复调思维两者是一致的,在复调技术上也有很多共同点。

《秦香莲》这个剧在很多戏曲剧种都有,例如京剧、越剧、粤剧都有,也是以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来改编的戏曲舞台剧目,为大家所熟悉,从谱例来分析,唱腔、高胡、二胡形成三部复调音乐来呈现的,唱腔音乐旋法走向和二胡的旋法走向是形成反向类似不严格的倒影写法,高胡旋律加花变奏,节拍节奏音型密集与唱腔的节拍形成对比,复调音乐丰富,有对位又有“衬腔式复调”思维。

《罗帕宝》是高安采茶戏经典曲目之一,在民间也是流传很广的故事,戏曲中的音乐表现形式也是多用复调音乐这种思维,唱腔、高胡、二胡旋律多线条,高胡与二胡定调是五度关系,这样就自然就有音域上的对比,具有隐形多调思维音乐效果,加上“支声复调”或“衬腔式复调”的技术手段,呈现的音乐乐思丰富,给人以多层次,多时空的音响美学视听美感。

四、结束语

作为音乐研究应从我国丰富的戏曲中吸收传承挖倔发展本民族的音乐特色,如有以民族语言和音乐为特色的民族戏曲剧种,有汉族的京剧及其他地方戏,藏族的藏戏,壮族的壮剧,傣族的傣剧,白族的白剧,侗族的侗戏等;有以地域语音和音乐为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如川剧、秦腔、汉剧、闽剧、赣剧(采茶戏)、粤剧、安多藏戲等,这么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其中的音乐表现形式,包括复调音乐在内的音乐表现技术,即我国的民族音乐不仅扎根于深厚的单声思维中,还表现出精湛的多声思维,都值的音乐研究者去开发,这是当代音乐学习者的使命与责任。

参考文献:

[1]马岩波、伍经纬编著.高安采茶戏音乐研究[M].江西高校出版社.2016.3

[2]于苏贤著.中国传统复调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3]吕军辉.我国本土复调教材研究及教材建设的思考.艺术探索.2010年第04期

[4]陈铭志著.复调音乐写作基础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2001修订版

作者简介:

冯智流(1994.12~ ),男,籍贯:广东佛山,学历:大学本科,研究专长:民族音乐及作曲理论技术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复调音乐
复调循梦
试论作曲技术理论课中的复调音乐教学
作曲技术理论课中的复调音乐教学研究
中国复调音乐理论分析
巴赫《二部创意曲》创作历史背景研究
多声部创作思维之我见
作曲技术理论课堂教学中的复调音乐教学探讨
复调音乐形式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体现
复调音乐的认识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