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手机对高中生学习的影响

2017-11-28 08:43程小小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手机高中生影响

程小小

【摘 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极力倡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搭着与时俱进政策的翅膀,通讯事业和互联网事业的飞速发展,迅速与国际接轨,并行。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由于高中生尚且年幼,智能手机的各种功能对高中生的吸引尤为严重,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手机对在高中生的影响以及面对手机带来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手机;高中生;影响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经济收入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不断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尤其是智能、大屏幕手机的出现,使手机几乎变成了大众的生活必需品,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极大便利,到目前为止,我们几乎可以这样说,只要手里有一部手机,我们所有的行动,包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以及精神上的需求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这也就造就了大量的宅男、宅女,手机几乎成了我们如影随形的伴侣。甚至有相当部分成年人反映,如果没有手机在手,自己就有种恍然若失的错觉,严重影响、甚至有时候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手机对成年人的影响之大已经至此,更不用说高中生了。

笔者认为,手机本身对于高中生来说其实是没有那么大的诱惑,关键是手机中的诸多功能的吸引力,尤其是联网功能。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去了解任何自己想去了解的事物。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正在被日益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没有国界、民族、语言、肤色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地球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五湖四海的相对分离状态,而是被网络搭建起了一座沟通和交流的桥梁的一个整体世界,借网络之力,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在这样的“滔天大浪”的影响下,网络世界受到了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热烈欢迎。

手机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表示感激的同时,也警惕地发现,我们的高中生中手机的使用人数较多,且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們的学习。通过观察发现,将手机带到学校的高中生人数较多,且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而从高中生把手机带到学校的使用情况来看,主要用于查资料、上QQ、听音乐、和家长同学联系等。笔者随后又对同学进行了口头调查,发现不少家长为了能和孩子保持联系,并相信子女不会因为手机影响学习,其实是支持或者默许学生拿手机的,这为高中生拿手机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存在即合理。显然,高中生拿手机的行为对学生自身都有一定的益处,如通过查资料可促进学生学习进步,适当地聊天可以降低某些学生的孤独感、听音乐可以使高中生在学习之余得到一定的放松、与家长保持联系使得家长能够时刻了解孩子的情况等,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它的存在。同时,笔者认为,在校高中生使用手机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的不良的风气,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首先,容易出现铺张浪费,攀比成风。高中生正处于叛逆期,他的生理情况在向成人靠拢的同时心智又尚未完全成熟,因此,为了证明“我长大了”,他们的很多行为容易向成人学习和模仿。一旦手机出现在教室,高中生很容易出现攀比心理,比价钱,比牌子,而不是重质量。手机显然成了他们互相攀比的筹码。同时,不可控制的电话费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父母的血汗钱,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其次,分散精力,影响学习。之前已经提及,高中阶段对个体的发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高中阶段的学习情况直接决定学生日后的谋生途径和发展方向。对于绝大部分家庭来说,在阶级日益固化的今天,打破阶级藩篱的手段只有读书。读书本是这个阶段学生的目标和方向。然而由于高中生的自控能力不强,社会阅历有限,对新事物好奇心极强,加上网络环境的良莠不齐,使得高中生很容易被网络上一些看起来新鲜好玩的信息或者广告、游戏牵着鼻子走,这种诱惑很多成年人都无法抵御,更不用说尚处于心智尚未完善的青少年学生了,因此,就有不少高中生几乎把所有的在校时间都花在看手机上,上课偷偷看,下课认真看,休息时也看,进而出现了厌学、早恋等问题,尤其是手机中的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成了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和目标的绊脚石,它们就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严重干扰学生学业的完成。

另外,不良信息,防不胜防。智能手机的出现本身就是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会在不经意间带来伤害。现在手机上经常会有一些欺诈性质的中奖信息、无聊的短信,甚至会出现一些成人笑话,而高中生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因而容易上当受骗,或者陷入不良信息的泥潭中不可自拔。

面对手机对于我们校园的冲击,学习的影响,笔者认为最有效地措施是“疏通”。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家长的层面来看。就目前来看,绝大部分高中生尚未成年,还需家长监管,因为马上面临高考,家长希望能够与孩子随时保持联系,以了解孩子动向和情况,从家长角度来说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孩子本身的自制力就非常弱,家长还给高中生配备手机的话,笔者认为这就是在无形中害孩子。因为一般情况下,自制力较差的孩子要么成绩不怎么好,要么成绩不稳定,而一旦给他配备了手机后,无异于是雪上加霜,火上浇油了,那其成绩“稳步下降”则是迟早的事。因此,要不要给高中生配备手机,应该怎样使用手机,于情于理只有家长真正管得了,从实际出发,切记不可盲目跟风,若家长对此不认真对待,放任自流,终将自食其果,后悔莫及。

第二,从学校层面的来看。对于学校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科学引导和管理,尽量减少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近几年,学校校长及老师怒砸学生手机的新闻时常见于各类新闻网站中,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是带来了无尽的负面影响。就笔者来看,是不认同这样粗暴的做法的。因为,手机进入校园,这实际上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我们的反抗也是螳臂当车。而手机是学生的私有财产,公民也有其自身的通讯自由,无权侵犯。学校要么规定不让带手机到校,要么允许手机正大光明地带进校园。手机进入校园后,校方也应该有相关的制度管理,如上课期间手机统一管理,固定的时间允许高中生使用手机,进行一些必要的活动。

第三,从高中生的层面来看。一些学校如果已经制定相关不能带手机入校的校规的话,一定要及时有效地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据观察发现,有些性格相对比较内向的学生可能更喜欢依赖手机,他们更喜欢通过屏幕表达自我,而一旦这种方式被禁止,而又没有新的通道疏导他们内心的情绪时,他们会更加孤单和无助,尤其是到了高三,学习压力越来越重,使得他们的情绪无法宣泄,比较容易出问题。这点就需要老师和学校多加关注。

第四,从社会层面来看。高中生其实是最富有好奇心的群体,他们渴望通过手机加强和世界、他人的联系和沟通,而手机就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当前市场上的手机很多都拥有纷繁复杂的功能,当然,如果你愿意,可以下载更多的app,添加和实现更多的功能。高中生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手机消费群体,而市场上却没有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手机,所以,学生对手机的需求也值得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高中生,也希望相关厂商能为学生设计一款能接打电话,能收发信息,有相关词典,没有游戏和上网功能的手机。

总之,我相信,在往后的高中生中,手机的使用人群会越来越庞大,而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也相信,手机终将有一天会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中,而如何将手机扬长避短地应用到我们的课堂中,让它成为高中生学习的助力,才是我们共同需要探讨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刘成刚.《高中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和思考》,《江苏教师》,2013年2月。

[2]李佳璇.《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的调查分析与思考》,《中华少年》,2017年第2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手机高中生影响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