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创新改革探索

2017-11-29 20:15胡烨
大陆桥视野·下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验教学

胡烨

【摘 要】本文针对“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进行了探讨,总结当前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此类问题提供了创新的改革模式以供参考。通过实验教学模式的改进,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注重学生科学思维模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合当今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兽医微生物课”是一门专业交叉性较强的学科,既具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应用性。微生物学技术和方法已经渗透到现代科学的各个分之领域里,因此实验课是将所学的微生物学理论与实践应用紧密联合起来的最重要环节之一。然而,由于实验教学经费、课程设置问题、实验环境限制等各方面的限制,使得传统的实验教学一直处于一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只是通过一系列的完成教师指令式的活动来完成实验课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主性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故而,对于“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如何让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更加深入的理解大多数生物知识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帮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学习实验工具的使用、形成独立自主的创新思维,以满足当今社会的真正需求,以获得毕业后在就业的巨大竞争中获得优势。是我们在对于“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笔者对“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现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个人授课经验和体会,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希望能为教学管理部门提供一些思路,完善现有教学模式。

1. “兽医微生物学”现有实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安排不合理,过于制化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实验课课程安排都是根据理论课进度,延后几周后开始实验课,但是实验课课时的安排大都是一周一堂课。可是“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不同于其他课程,众所周知微生物是有生长周期的,常用细菌的培养是需要培养过夜的,因此一周一堂的实验课安排显然不利于实验的有序进行。对于一些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内容,这种课程设置就更加不利于教师对于实验课的合理安排了。

1.2 传统验证性实验过多,综合性实验目的不够明确

由于实验课程的课时安排情况,导致传统的“兽医微生物学”实验多以小型验证性实验为主。因为这种实验内容较易在规定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可是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导致许多实验内容过于割裂,破坏实验相互关联性。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而是机械性的模仿和验证,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实验。学生没有参与过实验的设计和前期准备,很难在实验过程中形成自主思考。虽然现在的实验教学已经提出要加强综合性实验和创新型实验所占比例,但由于开设实验目的不够明确,导致收效甚微。提倡开始综合性创新型实验其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建立,从而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然而,在许多高校里,实际的教学过程仍然是实验内容由老师设计好,实验材料由老师准备好,在实验进行的每个阶段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和示范,重复性的完成实验操作。在整个的实验过程中,学生从未参与过实验的设计和准备,不明白开设实验的真正意义,更不会思考和分析实验设计的原理、实验进程是否合理等问题,因而偏离了开设此类实验的原本目的。

1.3 学生实际参与度不高,忽视实验报告重要性

“兽医微生物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它不仅是讲授单纯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涉及兽医学与生命科学等多领域的科学技术和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科研中可以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独当一面。可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过多的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导致学生的实际参与度并不高。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大都是按照授课教师的示范,“copy”过程完成实验,实验结束后按照板书或者实验指导再次“copy”实验报告,应付了事。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训练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创新模式探讨

2.1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当今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知识量的提升,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着更多的诉求。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我们在实验教学内容上应该有着更多的改变。在原有知识框架基础上,应该做出分层次教学新模式。也就是说在强化实验技能基础上,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在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培养提升学生的实验素养。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1)调整教学顺序和基础实验技能的教学内容。一般的“兽医微生物”实验课前两节的内容大都是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培养基的制作与灭菌等基础实验技能教学。教学内容相对枯燥无趣,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基础实验技能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又至关重要。因此,这类基础实验技能类的教学内容,可以和其他独立实验相结合,不要单独设立学时进行讲授。(2)联系临床病例,增加综合性实验内容。我们之所以一再强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为了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能够学以致用。因此将“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临床,在生产实践中取样,设计实验內容,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非常重要。比如在动物医院采集腹泻病犬的粪便,提供病犬临床症状、血液检查数据等资料,让学生分组自行设计实验对病犬粪便样本进行微生物学检验。看似简单的细菌分离培养实验,实际上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考察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还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3)适当增加简单科研性课题,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实验课后期,学生对基础实验技能基本掌握后,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不高的科研性课题,对于课题的确定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授课教师可以提供几个备选课题内容,让学生进行可行性分析,最终投票决定最终课题内容。而对于此类实验内容,应该完全交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教师只是辅助和解答问题。这样才能真正的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无论是问题的分析能力还是实验的动手能力上都得到真正的提升。endprint

2.2 拓展实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实验教學模式一般都是老师进行示教操作,学生进行观摩后分组开展实验。但是由于学生多,而且微生物的许多实验要在无菌工作台中进行,这就导致了许多学生对于教师的演示操作看不清楚。要解决此类问题最好的方法是给学生观看实验教学视频,可是由于每个学校的实验内容侧重点都不同,因此要找到适合的教学视频很难。而现在新兴的微课模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难题。录制重点内容的微视频,然后结合课程PPT相关内容制作微课。新颖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的调节课程进度,对于一些重难点知识的讲授能够更好的把控。而与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相比,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加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入思考分析的能力。

2.3 改善考核方式,提升实验报告内容

实验报告是一个实验内容的最终体现,可是现在的学生大都忽视了实验报告的重要性。目前大部分授课教师对于实验报告的要求都是按照实验指导的内容形式包括: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实验器材、操作方法、结果判定几个部分。而学生也大都是按照实验指导内容照抄照搬,对于实验结果更是应付了事。对于实验报告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进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1)提高实验报告内容要求,按学生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虽然实验课实验内容有限,但是对于实验报告的格式要求,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按照毕业论文的实验主体格式进行书写,这样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对于实验报告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让学生提前了解论文的书写格式要求,为学生以后论文撰写打下基础。如果在实验课中设计了较复杂的综合性实验,完全可以让学生将实验报告内容撰写成小篇幅科技论文。(2)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后要反馈给学生进行二次修改。现在很多教师在批改完学生的实验报告后,实验报告就留在教师处存档。这种处理方式完全丧失了写实验报告的意义。实验报告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学生的实验课“作业”。而教师在批改完作业后,势必是要讲作业返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改正。这样学生才能知道自己的“作业”是否完全正确。对于兽医微生物学的实验报告,可以让学生首次上交电子版,这样很多实验结果学生可以用图片的形式更直观的呈现出来。而教师也可以在批改过后,让学生进行修改,并让学生将修改后的版本打印上交进行存档。(3)改善实验课考核方式,尝试多元化考核途径。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实验课的考核方式都是以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为主,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不够全面。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应该将理论与动手相结合,也就是说可以从实践操作和理论考核双管齐下进行考核。实践操作方面,可以选取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抽签完成进行考核;理论考核方面可以和理论课考试相结合,在理论课的卷面考试中加入实验部分进行实验理论的考核。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实验课的重视度,更能从多方面考核学生对于实验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规划》中提到了要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要推动一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而这个应用型是面向社会需求的、面向各行各业的。而现在我国之所以大力推进此举,正是因为当今面临的严峻的社会问题,即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心仪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而要解决这种矛盾,就要从根本上转变当今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从注重理论知识灌输的传统教育模式向注重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新型教育模式转变,尤其要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作为一门实验技术在兽医微生物学的学科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现有实验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各高校对于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也日益加深,一些因为客观条件造成的问题已经逐渐得到解决。但是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打造一套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现今高校教师在实验教学改革的道路上的重要任务。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