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7-12-01 08:21殷贵兰宋玉磊
护理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维持性条目量表

殷贵兰 ,傅 荣 ,宋玉磊

(1.南京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8)

【研究生园地】

10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殷贵兰1,2,傅 荣2,宋玉磊1

(1.南京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8)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2例患者,使用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调查患者生活质量,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实验室检查结果、Piper疲乏修订量表RPFS纳入可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F-36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5);疲乏状况、年龄和血管通路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医疗工作者应重点关注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疲乏及血管通路,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维持性;生活质量;疲乏;影响因素

全球终末期肾脏病 (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人数持续增加,且正以每年约9%的速度持续增长,肾脏替代治疗是ESRD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1],其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大约占90%[2],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患者的生存周期得以延长,但长期透析会并发贫血、心力衰竭、营养不良、高血压、疲乏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国外研究者围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以提高医疗工作者关注度,为制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16年1—8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入选标准:(1)符合终末期肾病的诊断标准;(2)血液透析方案稳定3个月以上;(3)年龄≥18周岁;(4)意识清楚,有阅读、沟通能力,能配合完成问卷的填写;(5)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维持性血液透析住院的患者;(2)有严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一般人口学及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 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透析龄、每周透析次数、血管通路、工作状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透析前血压。

1.2.1.2 实验室检查 患者血钙、血磷、血红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1.2.1.3 Piper疲乏修订量表:该量表由美国学者Piper制定,用于评价患者疲乏状况,量表包含患者的行为/严重程度方面(6个条目)、情感方面(5个条目)、感知方面(5个条目)和认知/情绪方面(6个条目)4个维度,共22个条目,每一条目评分采取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方法,“0”代表“没有”,“10”代表“极度”,开放型题目及持续时间题不计入总分,RPFS的总分为各维度得分的总均分,分数越高表示疲倦越严重。疲倦程度:0~3分为无或轻度,>3~6分为中度,6分以上为重度。目前量表已被翻译成中文,有较好的信效度,Cronbach α系数为0.98,有研究表明该量表可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

1.2.1.4 中文版健康调查量表 该量表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常用的用以测量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测量工具,具有短小、灵活、易管理的优点,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各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在0.81~0.87,可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该量表总共由36个条目组成,包括8个维度:生理机能 (10个条目)、生理职能(4个条目)、躯体疼痛(2个条目)、总体健康(5个条目)、精力(4个条目)、社会功能(2个条目)、情感职能(3个条目)、精神健康(5个条目)。每个维度得分经过换算后分数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就越好。

1.2.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由经过培训的护理研究生发放,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向研究对象解释调查的目的和填写要求。在填写过程中若有疑问,研究者及时解释,对视力差、阅读有困难或书写有困难的研究对象由研究者协助完成,完成时间15~20 min,问卷当场回收。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有效率为92.7%。

1.2.3 统计学方法 建立资料数据库,采用双人双输录入数据库中,避免信息漏输或错输。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分析时,分类变量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不满足t检验或方差分析条件时采用非参数检验,连续变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现状 10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简明健康调查量表8个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5),结果见表1。

表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中国常模简明健康调查量表得分比较(±S,分)

表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中国常模简明健康调查量表得分比较(±S,分)

血液透析患者 中国常模(n=102) (n=2 249)生理功能 59.74±20.20 90.8±15.1 13.52 <0.001生理职能 40.22±31.22 79.5±34.7 12.71 <0.001躯体疼痛 62.68±20.61 82.4±21.2 9.67 <0.001活力 42.04±13.43 71.4±15.8 22.07 <0.001情感职能 40.63±37.13 76.5±38.5 9.76 <0.001精神健康 68.43±22.61 73.5±15.7 2.26 0.026社会功能 62.72±18.95 85.3±18.1 12.04 <0.001总体健康 47.23±13.65 67.3±21.9 14.84 <0.001 t P项目

2.2 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对17个可能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年龄、血管通路、文化程度、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和疲乏状况有关(P<0.05),与性别、透析龄、每周透析次数、工作状况、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血钙、血磷、血红蛋白、血液透析前血压无关(P>0.05)(见表 2、表 3)。

表2 不同特征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比较(n=102,±S,分)

表2 不同特征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比较(n=102,±S,分)

项目 例数 生活质量(±S) 统计量 P 项目 例数 生活质量(±S) 统计量 P性别t=0.43 0.670男57 53.52±15.27女45 52.24±14.71年龄(岁) F=11.10 <0.001<45 24 62.79±12.36 45~60 22 55.94±12.01>60 56 47.56±14.73透析龄(年) F=1.64 0.199<2 50 52.86±15.02 2~5 19 58.11±15.06>5 33 53.15±14.17每周透析次数 F=0.031 0.969 1 2 52.87±6.89 2 12 53.97±12.45 3 88 52.48±15.87血管通路F=9.416 0.009动静脉内瘘 94 53.82±14.52人造血管 2 64.37±15.37长期导管 6 35.52±15.20工作状况t=1.530 0.129是11 59.44±14.71否91 52.71±15.26婚姻状况未婚已婚离异丧偶文化程度小学初中高中及大专及医疗费用公费医保农村合自费及家庭人均<2 000 2 000~>3 000 F=4.841 0.184 10 60.18±13.52 79 52.82±14.58 3 58.66±14.28 10 45.03±17.44 F=3.114 0.030 14 43.59±11.16 24 58.26±13.69中专 38 53.90±16.25以上 26 51.74±14.06支付方式 F=0.929 0.818 23 50.35±12.37 68 53.84±16.69作医疗 8 52.64±5.92其他 3 53.54±8.39月收入(元) F=2.792 0.066 14 53.70±14.52 3 000 32 57.52±15.40 56 50.04±14.34

表3 10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相关因素的相关性(r,1 mmHg=0.133 kPa)

2.3 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均分为应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为疲乏总分、年龄、血管通路,决定系数(R2)为0.357,调整决定系数为0.337。模型显著性检验结果,F=18.135,P<0.001,提示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4。

表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低于国内常模 本研究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F-36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中国常模,与文雯等[5]研究结果一致。长期透析治疗虽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但不能完全替代肾脏功能,会产生许多并发症如贫血、心力衰竭、营养不良、高血压等,因而易产生许多躯体症状,严重的躯体症状及每周至少1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使大多数患者的社会角色弱化,活动受到限制,同时不适的躯体症状、经济负担等导致患者身心疲惫,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3.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疲乏总分 本研究发现疲乏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结果与王新美等[6]研究结果一致。郭青等[7]认为疲乏的发生不仅可以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出现肌肉与关节疼痛、体质量减轻等身体不适,同时也能影响血液透析患者产生沮丧、焦虑、神经质等情感抑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中患者疲乏总分为(3.82±1.97)分属中重度疲乏,调查交流中发现,部分患者表示“都已经这样了”,“不想动”,“懒得动”。患者角色强化,甚至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依赖透析机器的废人。可能与沈晓颖等[8]报道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低,从而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进一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有关。

3.2.2 年龄 本研究还发现年龄与患者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其结果与国内外很多研究[9-10]结果一致。这可能因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明显下降,原发疾病较重,且合并多个器官的损害,身体状况及自理能力均较差,在治疗后较年龄小的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低。这既符合正常人健康状况的发展规律,也符合身患疾病患者的发展规律。

3.2.3 血管通路 本研究还发现血管通路也是影响维持性血液 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因素。目前永久性血管通路主要有3种类型:自体动静脉内瘘、长期导管(带隧道及涤纶套导管)和人造血管(移植血管动静脉内瘘)[11]。叶锡兰等[12]研究结果指出动静脉内瘘具有操作方便、创面小、并发症少、使用时间最长、生活质量最高,是长期血管通路的首选。本研究也发现动静脉内瘘患者生活质量高于长期导管的患者。另外,本研究中2例人造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较高,笔者认为与2例患者年龄较轻,人造血管使用时间都在6个月内,目前功能良好,未发生并发症相关;6例长期导管患者生活质量较低,与长期导管容易产生感染、导管不畅等并发症相关。

[1]Furnmatsu Y,Nagasawa Y,Yamamoto R,et al.Specialist Care and Improved Long-term Survival of Dialysis Patients[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0,25(6):1930-1935.DOI:10.1093/ndt/qfp738.

[2]Liu Z H.Nephrology in China[J].Nat Rev Nephrol,2013,9(9):523-528.DOI:10.1038/nrneph.2013.143.

[3]张海林,路 潜,文翠菊,等.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状况及其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7):69-71.DOI:10.3969/j.issn.1672-1756.2011.07.023.

[4]冷成香,曹文媚,赵 岳.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8):698-700.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2.08.008.

[5]文 雯,夏运风,甘 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肾病杂志,2015,31(4):283-287.DOI:10.3760/cma.j.issn.1001-7097.2015.04.008.

[6]王新美,吴建华,朱小玲,等.透析相关性疲乏状况调查及其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5,1(2):61-63.DOI:10.11997/nitcwm.201502027.

[7]郭 青,贺碧英,赵 荻,等.推拿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疲乏状况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3C):1129-1131.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09.035.

[8]沈晓颖,周郁秋,韩秀梅,等.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7):3326-3329.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3.27.008.

[9]罗月婵,黄 胜,吴晓婵,等.透析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逻辑回归分析[J].现代医院,2016,16(1):46-47.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6.01.017.

[10]Kucirka L M,Grams M E,Lessler J.Association of Race and Age with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Undergoing Dialysis[J].JAMA,2011,306(6):620-626.DOI:10.1001/jama.2011.1127.

[11]Robson J P Jr.A Review of Hemodialysis Vascular Access Devices:Improving Client Outcomes Through Evidence-Based Practice[J].J Infus Nurs,2013,36(6):404-410.DOI:10.1097/NAN.0000000000000012.

[12]叶锡兰,邱碧辉,宁志芳,等.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3种血管通路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2013,27(8C):2610-2611.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3.24.022.

[本文编辑:方玉桂]

Status of Quality of Life of 102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YIN Gui-lan1,2,FU Rong2,SONG Yu-lei1
(1.School of Nurs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23,China;2.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Nanjing 210008,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MethodsThrough convenient sampling,totally 102 MHD patients in one first-class third-level hospital in Nanjing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36). Influence factors of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ere extracted from patients’ general information,laboratory test results and 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 (RPFS).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norm in China (P<0.05)and fatigue,age and vascular access were independent influence factors for quality of life of MHD patients.ConclusionQuality of life in MHD patients is poor.Medical work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lderly patients with fatigue and their vascular access and take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hemodialysis;maintainability;quality of life;fatigue;influence factor

R47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7.02.001

2016-06-19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2014-WSN-048);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护理专业建设项目 (卫办医政函2011-872号)

殷贵兰(1983-),女,江苏如皋人,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主管护师。

傅 荣(1963-),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科护士长,E-mail:furong_gl@163.com。

猜你喜欢
维持性条目量表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炎症的联系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