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
——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2017-12-05 01:47
中国林业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北京林业大学学时学分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北京 100083)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
——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张厚江高道祥姜芳霍光青谭月胜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北京 100083)

在认真理解和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基础上,以参加并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目标,以北京林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探讨了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思路,认为课程设置及其学时分配是修订工作的重点。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现执行的2015版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和修订,补齐了短缺课程,增加了工程实践学时,优化了标准中明确规定的4类课程的学分百分比。本次修订为北京林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培养方案上做好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准备。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工程教育认证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教育部支持的专业建设工作之一,是当前高等教育专业建设的重要措施和形式[1-2]。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个大趋势,目前一些兄弟院校正在开展这项工作,笔者所在的北京林业大学对此也非常重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北京林业大学最早成立的专业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如何加强该专业的建设、紧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当前北京林业大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在2015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已经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靠拢,但由于受学校学时数规定的限制,以及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这一新事物认知不足等原因的影响,若以这一版培养方案迎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需对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进一步优化、修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案,使之形成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新版专业培养方案。

一、2015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间的差距

笔者发现目前执行的2015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存在一些差距,具体差距如下。

①在2015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中,没有对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时间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作总体的描述;

②在2015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毕业要求中,没有从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12个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描述;

③在2015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缺少计算方法、化学、热流体3种相关内容的课程;

④在2015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中,选修课多,且要求总选修课学分不少于32学分(1学分=16学时),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学生全员参与,而且选修课不能计入4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的计算中;

⑤在2015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学时分配中,4类课程学分与总学分之比未能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其主要表现为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类课程的学分与总学分之比少于标准要求的15%和20%,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学时多,学分与总学分之比明显超过标准规定的15%。

二、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思路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和实施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也是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特色最为直接的体现。各个高校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前提下,在制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时都会有自己的特色规定,尤其在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方面。但是,为了准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各学校需对已有的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并将工作重点放在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上。因为修订工作的核心目标是要形成完全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的专业培养方案。因此,当学校规定的方案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不一致时,学校应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认证通用标准[3-4],它适合所有参加认证的专业,并从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对参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提出了要求。其中,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必须包括这4类课程(以下简称“4类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专业基础与专业类课程,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同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这4类课程的学分分别至少占总学分的15%,30%,20%和15%。

另外,对参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各个工科专业还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补充标准[5],该补充标准规定了各个专业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3个方面的特殊要求。其中,对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6类课程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前4类课程应包含的知识领域以及后2类课程应具备的学生能力培养内容和环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补充标准被纳入到机械类专业的补充标准中,并规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类课程应包含: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与技术、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知识内容。

三、2015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

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对照,笔者发现2015版培养方案是以参加并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目标的,因此对2015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如下修订。

①在修订后的培养目标中增加了对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即:预期毕业后5年左右,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通用机械、汽车工业、林业专用机械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机械产品与装备研发、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与运用、数控设备开发与应用、机械装备与系统的管理、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毕业生在上述岗位上要表现出较强的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较快的工作适应能力,并具有知识、能力、素质俱佳的优势,获得就业单位的普遍认可。

②在“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中,从原来的笼统性论述,改为从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12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描述。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做到了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中的“毕业要求”相一致,并在其中重点强调了本专业毕业生要具有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

③为补充与计算方法、化学、热流体等内容相关的课程,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增加了“科学与工程计算方法”(32学时)、“化学”(32学时)、“热工基础与流体力学”(32学时)3门课程。

④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将物理学实验、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有限元分析等5门选修课变更为必修课。同时,缩减了原选修课门数,由原来的31门缩减为20门;由原来的至少选修32学分,缩减为至少选修4学分。

⑤修订后的培养方案以合理分配各类课程学时(学分)为目标,缩减了3门工程基础和专业基础类课程的学时,包括“工程制图”由112学时减少到96学时,“电工电子技术”由128学时减少到104学时,“数控技术”由48学时减少到32学时。同时,增加了工程实践类课程学时,生产实习学时由原来的1周增加到2周。另外,还缩减了总学分数,由原来的188.5总学分缩减到173.5总学分,减轻了学生负担。

修订后的培养方案中4类课程的课程设置、学时分布、学分及开课学期等情况见表1、表2、表3和表4。由表1~4可见,4类课程学分分别占总学分的15.3%、32.6%、20.2%和18.7%,均超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的15%、30%、20%和15%。

经过本次修订,北京林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培养方案上做好了参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准备。虽然后面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但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为整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过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此为依据继续开展扎实的工作,笔者相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会在近二、三年内成功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表1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清单

表2 工程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类课程清单

表3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类课程清单

表4 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清单

资助项目: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研究”,项目编号BJFU2015JG039。

[1] 程翔,孙德智,王毅力,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7,35(1):35-38.

[2] 杨燕,陈智栋,刘春林,等.工程教育认证视角下加强品牌专业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6,52(12):7-9.

[3]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M].2016版.北京: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2015:12.

[4]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通用标准[EB/OL].(2015-10-20)[2017-04-02],http://www.ceeaa.org.cn/main!newsList4Top.w?menuID=01010702.

[5]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机械类专业补充标准[EB/OL].(2015-10-20)[2017-04-02].http://www.ceeaa.org.cn/main!newsView4Simple.action?menuID=01010702amp;ID=100000615.

(责任编辑 孙艳玲)

猜你喜欢
北京林业大学学时学分
欢迎订阅2023年《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总目次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How to Understand the Story of an Hour Using Id, Ego and Superego
Pilot Study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eness and Prosodic Features
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