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观赏植物
——杜鹃红山茶

2017-12-05 07:43广东曾春山王代容徐扬
花卉 2017年23期
关键词:叶形花斑山茶

广东/曾春山 王代容 徐扬

优良观赏植物
——杜鹃红山茶

广东/曾春山 王代容 徐扬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changii),又名张氏红山茶、假大头茶、四季红山茶、杜鹃叶山茶,为山茶科山茶属灌木,叶革质,倒卵状长圆形,先端圆或钝,基部楔形。花深红色,单生于枝顶叶腋,苞片与萼片8~9片,倒卵圆形;花瓣5~6片,长倒卵形,先端凹入。蒴果短纺锤形,有半宿存萼片,果爿木质,3爿裂开。原产于我国广东阳春市,分布区域极其狭窄,仅零星分布于阳春市鹅凰嶂自然保护区河尾山红花潭小范围的河流岸边。现存原生种群数量极其稀少,并于2004年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种。

1.杜鹃红山茶的命名

张氏红山茶首次出现于1985年的广东省植物学会年会上,当时中山大学的叶创兴先生宣读他自己撰写的一篇论文,名称为“山茶属一新种”,内容正是介绍这一种山茶,并于同年刊登于《广东省植物学会会刊》第一期上。在1986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的卫兆芬女士在《植物研究》第四期上发表了“中国山茶属一新种”的论文,论述了一种叫做杜鹃红山茶(C.azalea)的山茶原种,但经中山大学教授张宏达教授确认,叶创兴先生发现的张氏红山茶和卫兆芬女士论述的杜鹃红山茶属于同一种植物。又因张氏红山茶的叶片呈长倒卵形,颇似大头茶(Gordonia axillaris),因此,张宏达教授在1998年《中国植物志》第四十九卷第三分册,将张氏红山茶的中文名称定为假大头茶(图1、图2)。

图1 杜鹃红山茶的花蕾

图2 杜鹃红山茶的花

2.杜鹃红山茶叶与花及变异

杜鹃红山茶由于繁殖方式、生长条件、光照、气候等条件的不同,造成其新叶色、叶形、叶色和花色的各不相同。新叶色有常见的浅黄色,还有变异的褐色(图3、图4),成熟叶常见有深绿色和具花斑的变异叶(图5、图 6)。

杜鹃红山茶的叶形有椭圆形、倒卵形、披针形和长条形(图7~10)。花除了常见有深红色外,个别花还具有花斑 (图 11~12)。

图3 常见新叶

图4 变异新叶

图5 常见的叶色

图6 叶具花斑

图7 叶形-椭圆形

图8 叶形-倒卵形

图9 叶形-披针形

图10 叶形-长条形

图11 常见的花瓣

图12 具花斑的花瓣

3.园林应用价值

杜鹃红山茶因其花大色艳,四季开花而被人熟知,其绿化美花效果明显,在园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植株自然高度从1米到2.5米,在园林植物配置中作灌木(图13)或小乔木使用,是植物造景中层植物的良好选择。通过嫁接(图14) 的方式,树高可高达5米,可在办公楼和庭院入口处对植成景,也可孤植,独自成景,也可通过片植的方式。选择不同高度、不同性状的张氏红山茶,可营造出景观错落、异彩纷呈的茶花园。

图13 灌木状的杜鹃红山茶

图14 高枝嫁接的杜鹃红山茶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编号2012B091000120)

猜你喜欢
叶形花斑山茶
小鱼儿大智慧
花斑牛的学习秘诀
杜鹃叶山茶Camellia azalea与红山茶组10个物种间的杂交亲和性研究*
红山茶
过表达烟草NtabKNOX8导致烟叶发育异常
花斑牛的学习秘诀
《山茶梅花图》
花斑猪的幸运日
枫叶
枫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