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化提升软实力

2017-12-09 15:30北京鼎信创智科技有限公司王常海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7年11期
关键词:顶层事务所会计师

北京鼎信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王常海

用信息化提升软实力

北京鼎信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王常海

硬实力看得见、摸得着,是有形的;而软实力看不见、摸不着,是无形的,但是两者同样重要。软实力的提升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克服更多的困难。所以,提升软实力,需要见识、定力、耐心,需要持续的付出。目前,会计师事务所正在积极推进信息化,笔者认为,应当把信息化建设放到提升会计师事务所软实力的高度来认识。本文从两个案例分析着手,探索会计师事务所推进信息化,提升软实力的路径。

一、IBM为什么要卖掉PC业务?

IBM是全球IT第一巨头,人称“蓝色巨人”。在早期,IBM就是计算机的代名词。但是,IBM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这家企业在1991—1993年三年里连续亏损,亏损额高达150亿美元。郭士纳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担任IBM的CEO的。他进入公司之后,发现IBM人满为患、系统分立、官僚割据、内耗严重。1993年第一季度,公司亏损2.85亿美元,主要亏损在大型计算机上,个人计算机微利,相反;服务业的增长则高达48%,为19亿美元。郭士纳上任一年后,IBM就扭亏为盈。在郭士纳职期间,IBM的业务重心从硬件转为服务,持续赢利,股价上涨10倍。2002年,彭明盛接任CEO,IBM当年收购普华永道咨询服务,开始向高端业务转型。咨询业务虽说人力成本高昂,利润率并不高,但是能直接带动IBM的技术服务、硬件和软件销售。而PC业务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微薄,没有太大的战略意义和带动销售作用,价值链高端又被英特尔和微软垄断,IBM于2005年把PC业务卖给了联想。

IBM的2004年年报显示,个人电脑部门营收是110亿美元。这么大的一块蛋糕,要拱手让人,一般公司都会舍不得。在2004年4月股东大会上,彭明盛对股东们说:“我们要把跟未来业务方向不一致的业务处理掉。在处理这些业务时,我们不能感情用事。”当时有人评论说:我们可以把硬件比作水龙头,而软件和服务则是水。当水龙头已经做到极致、做到饱和,无法提升的时候,我们只能把目光转向水,水龙头只是一个物理载体,水才是源源不断的,空有一个水龙头,没有水,并没有什么用。

转型之后,软件和服务在IBM业务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硬件的贡献度进一步弱化。这正是IBM努力的方向,做一个IT服务商,而不是一个IT厂商,IBM要靠软实力占领市场。

二、华为如何打造“软实力”?

任正非1987年投资2万元人民币创办华为。到了2016年,华为全球收入高达5216亿元,比BAT三巨头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是什么造就了华为的成功?联系到华为支付20亿元人民币请IBM做咨询,就知道答案所在。华为成立后的前10年走的是放任不管的路子,各路英雄竞折腰。1997年岁末,任正非发现管理上有问题了。带着诸多疑问和不解,任正非带领团队赴美国考察,决定向IBM学习。1998年,IBM受华为委托,对当时的华为管理现状进行了全面诊断,得出了若干结论:第一,没有准确地、具有前瞻性地关注客户需求;第二,缺乏跨部门的结构化流程,各个部门流程之间是割裂的,完全靠人工衔接,而人工衔接往往是不可靠的,容易出现信息丢失;第三,各自为政,没有形成集团作战;第四,没有形成管理标准化、流程化、表单化,过分依赖个人英雄,个人英雄一走,业务就不好了;第五,项目管理随意性太大,实施混乱。华为聘请IBM做咨询五年,前后花费了超过20亿人民币。华为花费20亿元人民币做咨询,学到的是什么呢?是基于数据对业务进行分析,基于事实对业务进行科学管理,建立规范的流程,基于IT技术建立管控系统。一句话,学的是如何提高软实力。20亿元人民币只是华为支付给IBM一家的费用,他们还聘请过国际会计公司咨询财务管理,聘请正邦和奥美咨询品牌管理,聘请埃森哲咨询运营体系、研发体系、供应链、信息化体系。

三、对会计师事务所推进信息化的启示

分析IBM和华为的成功实践,对会计师事务所推进信息化,提高软实力,有以下启示。

第一,转变观念,明确目标。这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最高领导人尤其重要。首先要明确的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靠什么生存、拿什么竞争、凭什么基业长青。建机构、扩队伍,固然重要,但是怎样建机构、按什么原则扩队伍更加重要。机构多、队伍大,只是硬实力,而会计师事务所光靠硬实力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通过信息化提升软实力。信息化建设是当前会计师事务所的共同行动,但是,信息化不等同于安装几套软件,也不能等同于用机器复制人工流程,而是通过信息化带动体制再造、机制再造、流程再造。为了完成一系列的再造,首先要进行顶层设计,明确信息化的机制路径,其中,要把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放在顶层设计的第一位。

第三,信息化建设要发挥“外脑”的作用。会计师事务所是做专业服务的,更懂得“外脑”的作用。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推进信息化,凭借信息化推动体制、机制、流程再造,要发挥“外脑”的优势。“外脑”有专长,可以补注册会计师专业之短;“外脑”的立场中立,有说服力;“外脑”没有成见,避免路径依赖。

第四,信息化建设需要舍得投入。信息化建设,相对于建机构、扩队伍需要更大的投入,信息化投入要进预算,进投资计划。信息化是跨代的投资,是长期的投入,不能用一年两年的尺度看,甚至不能用任期来衡量,要从更长远的周期看投资回报。

第五,借“外脑”建设信息化也需要投资。借“外脑”进行信息化建设,与买软件一样是一种投资,更是高端投资。有的会计师事务所认为,购电脑、买软件、建网络是投资,顶层设计不是投资,不需要投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电脑、软件、网络需要顶层设计的指导,否则难免事倍功半。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在电脑、软件、网络上投入不少、行动也挺早,但是进展缓慢,举步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顶层设计的指导。

猜你喜欢
顶层事务所会计师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优化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的思考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19年度综合评价前100家会计师事务所信息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顶层住户的无奈——渗漏篇
2017年度业务收入前100家会计师事务所信息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审计收费探讨——以H会计事务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