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探讨

2017-12-09 15:46
金融经济 2017年20期
关键词:市场化供给金融

积极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探讨

晁前程

本文基于金融市场化改革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就如何平稳过度,积极改革发展制定了科学对策。对全面提升金融市场化水平,推动金融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工会

1.金融市场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1.1 供需不协调

当前,金融市场化改革发展并没有全面到位,我国金融系统供需仍旧存在不协调问题。具体体现为内部供给剩余以及外部供给不足。改革开放三十年进程,M2/GDP指标达到百分之二百,年均增量高于百分之二十。而银行流动性却仍旧较为紧张,企业需要负担高额的融资成本。另外,随着银行信贷以及融资量的持续扩充,广义信贷余额/GDP上升到百分之一百七十。而中小规模企业仍然面临严峻的融资困难、代价高昂的问题。由于传统银行限制过多,影子银行快速发展,在传统金融管制影响下,虽然可撇开利率管制,却仍旧束缚于合意贷款的控制。面对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态势,影子银行利用创新管理以及规避方式实现了快速发展。该类现象均从另一侧面反映出金融效率始终有限,而金融风险也始终存在。该类金融供需不协调的问题最终导致的结果为,外部供给不足、效率不高,内部供给过剩、效率一样不高。

基于市场化改革不全面,金融需求层次较高,而政府对供给量以及价格进行限定与控制,导致供给无法与需求全面匹配,因而会引发供需结构性问题。基于供需平衡,金融需求应是各类融资主体需求之总和,然而基于结构失衡导致对国有企业、政府项目企业供给过剩,相反其他企业供给不足。也就是说在金融抑制的影响下,供给量被控制在一定标准之中,而政府控制最小供给量与价格对应。事实上金融需求虽高于市场化需要,却低于政府最小供给量,因此导致超供问题。其去向涵盖两部分,即享有资源优势的国企、大规模企业以及承担政府项目的企业会在均价之下赢得融资,这便导致该类企业需求饥渴。具体成因在于政府对金融机构进行行政干预,同时金融系统仍旧将国有资本作为主体。

1.2 金融系统效率低下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持续深入,我国金融系统由以往的一家银行进行主导逐步演进为金融机构的丰富化、产品的多样化、市场相对完善的系统。当然,我国金融系统效率仍旧有限,金融风险始终存在。为此,我国选择稳定为主的战略,使得金融系统始终在稳定的态势中发展,没有形成系统性风险。具体透过政府层面注资、处理坏账以及公开上市等手段,推动了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平稳开展,并逐步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同时,银行准入门槛持续降低、整体销量持续增长。当然,我国仍旧包含一定的金融抑制问题。具体表现在,纵观我国金融抑制的现状,较中等收入水平国家高出许多,甚至高出部分低收入水平国家。虽然银行经营规模持续扩充,金融服务质量持续提高,然而盈利水平始终始终不高。

事实上,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以及效率的提升离不开跨期阶段的稳定与平衡,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平稳与持续是在牺牲效率的情况下实现的,虽然这不会形成长期的金融风险,却会令金融系统更加脆弱。截止2015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十个季度持续提升的态势。另外,影子银行为了摆脱监管,持续更新发展模式、规模快速扩充,其面临的风险也与日俱增。金融系统外部,民间借贷盛行不止,互联网金融迅猛扩张,风控能力、监督管理始终处在低位水平。

2.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对策

2.1 提升金融效率

为有效应对供需不协调、金融系统效率低下的问题,金融系统应在发展国民经济进程中配置相应的资金中介单位。事实上,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从根本来说便是长久以来配置资金出现误差的结果。依照我国金融市场的保稳定、优先发展战略,在促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发展的进程中,第一步应优化金融稳定发展政策,待推行一定时期之后,便应致力于全面提升金融效率,促进持久长效发展下的金融市场稳定以及金融效率的平衡过度。如若不然,持久的低效资源配置便会使得金融系统性风险越积越多。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我国金融系统市场化改革应以风险为根本导向,重视金融系统的稳定,利用持续提升金融效率真正完成长效的金融稳定与平衡。

2.2 优化金融制度

具体来说,需要积极合理处置破产金融单位,优化市场退出制度。另外,应合理降低金融市场进入门槛,在系统之中引入金融竞争,降低外部民间借贷量。再者,应积极引入理论市场化发展改革,优化利率传导管理制度,合理放宽合意借贷总量管控,进而激发配置金融资源过程中市场的根本影响功能。在优化金融监管系统的基础上,应积极优化股票注册发行管理制度,加快建设丰富层次结构的股票市场系统,预防科技型单位、中小型单位、创业融资单位一味的在银行领域集中,影响融资根本效率,无法合理的化解横向风险问题。

也就是说,由于我国前期金融市场化改革在稳定发展层面步伐先于金融效率,后者在很大层面让步于前者,因此后续工作中在确保金融稳定的基础上,应全面提升金融效率更新改革水平,利用更有效的资金、资源配置预防金融风险,进而真正达到市场稳定,实现提升效率的阶段发展平衡性。

2.3 把握金融效率与金融稳定性

金融市场化改革阶段中,应积极把握好金融效率以及金融稳定间的相互关系。为此,应由两个方向进行静态分析,同时还要加强跨期阶段的动态分析与研究。纵观各个地区金融市场化改革实践以及爆发的金融危机情况,我们进一步明确,由长期视角处理好效率与稳定之间的转化与平衡极其必要,这将对未来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在探讨供需平衡的过程中,应充分衡量时间要素,由效率、稳定、跨期平衡多维度入手。

通过对全市场主导、全政府主导以及两方共同主导等模式下的供求分析研究可明确,金融市场化改革会明显影响金融供需曲线。伴随改革进程的持续深化,市场发挥的金融调节功能逐步显现出来,这会使得供给曲线不断增长。再者,市场供给依照价格调节幅度增加,弹性提升,使得曲线斜率降低。如果市场化水平较低的状况下,政府进行控制会引发金融供给超额或不足的问题,最终波及到市场稳定以及金融效率。而当政府限额供给量低于需求状况下,则企业属性不同获取的融资量也不一致,这样会使得企业面临更多的融资难题,催生市场泡沫,变相助推影子银行发展。

为此,应针对市场化发展改革的程度来判定金融效率,充分衡量时间要素。具体来说,可通过同步提高、注重稳定、把握效率等三条路径进行改革。从长远目标来说,要根据当下政策判定发展的取向与偏好,总体把握稳定优先的发展方向,在前期阶段打下稳定的基础,利用当前的金融效率整改创新实现金融稳定。当然,由跨期发展目标来说,金融风险恰恰来源于资源配置误差,如果金融效率始终不高则会令资源匹配误差问题持续的积累与增加,最终使得金融系统脆弱甚至崩溃。目前,我国金融系统内部与外部供给不平衡的问题始终存在,信贷量庞大、结构不合理、资金紧缺、货币增速过快、影子银行迅猛发展等现象便是持久以来被动发展、过于看重稳定而衍生出来的问题。为此,今后金融市场化改革发展阶段中,应在加强改革的基础上把握风险导向,全面重视提升金融效率,利用高效、科学、合理的资金配置预防金融脆弱性问题,确保效率与稳定的平衡发展。

3.结语

总之,为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跨越式发展,应做到保稳定、提效率、以风险为导向,促进资金科学合理的配置,方能推动金融市场实现更大、更强的发展与提升。

(恒丰银行东营分行,山东 东营 257000)

[1] 邓新龙.和谐劳动关系背景下有关工会制度的研究.法制和社会[J].2013,(11).

[2] 何辉.企业家需求、企业社会责任和我国民营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5).

[3] 刘威.“和而不同”:中国社会工作的实践分殊与经验会通[J].中州学刊,2011(11).

[4] 李玉勇.和谐社会视闽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探析[J].长白学刊,2012(6),107-109.

猜你喜欢
市场化供给金融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P2P金融解读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