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干流浮山~龟山段河道治理

2017-12-09 01:09赵凯徐艳
科技视界 2017年23期
关键词:河道治理淮河

赵凯+徐艳

【摘 要】淮河干流浮山~龟山段位于淮河中游末端,该段河型复杂,河道比降平缓,局部河段呈现倒比降。该河段河道行洪不畅,未达到设计泄洪能力,两岸行洪区启用难度大、代价高,分洪效果差。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该河段存在的问题和河道特性,提出本河段拟通过河道疏浚、开辟新河并建闸控制、堤防加固及修建防浪墙等工程措施,打通淮河中游末端泄洪尾闾,使淮河中游达到设计行洪能力。

【关键词】淮河;河道治理;河道疏浚

中图分类号: TV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7)23-0103-002

【Abstract】The Fushan~Guishan section of the mainstream of the Huaihe River is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uaihe River. The section of this section is complicated with a gradual slowdown of the river course and a fall of the local river section. The river channel poor flood, did not meet the design capacity of flood discharge, Hong Kong floodplains enabled the opening of a large, high cost, poor flood diversion effect.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iver sec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ver, puts forward engineering measures such as river dredging, opening up a new river and gate control, dike reinforcement and anti-wave wall construction in the reach of the river, Lu, so that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uaihe reach flood capacity design.

【Key words】Huaihe River; River control; River dredging

1 河道基本特性

淮河干流浮山~龜山段(HD685~A300,190+863~265+067)地处淮河中游末端,河段全长74.20km。河道左岸为淮北大堤和鲍集圩行洪区,沿程无支流汇入;河道右岸为潘村洼行洪区,在洪山头附近有池河汇入。

其中浮山~胡家洼段(HD685~A016,190+863~207+717)全长16.85km,两岸堤距455~960m,平均堤距680m,主槽宽度252~606m,河底高程变化较大,局部深泓点高程-10.04m,滩地高程约16.35m。从河道平面形态看,本段河道属弯曲型河道。

胡家洼~洪山头段(A016~A136,207+717~232+267)全长24.55km,两岸堤距661~1989m,平均堤距1131m,主槽宽度386~965m,局部深泓点高程3.40m,滩地高程约14.20m。从河道平面形态看,本段河道属顺直微弯型河道。

洪山头~龟山段(A136~A300,232+267~265+067)全长32.8km,为淮河汇入洪泽湖的入湖段河道,两岸堤距2843~5399m,平均堤距3924m,主槽宽度412~1226m,河底高程变化较大,局部深泓点高程0.17m,滩地高程约13.12m。从河道平面形态看,本段河型复杂,洪山头至团南下属分汊(江心洲)河型,团南下至龟山属顺直微弯型河道。

浮山~龟山段河道河底高程、堤距、河口宽度统计见表1。

2 河段现状洪水安排

按照淮河干流涡河口以下河段过流能力13000m3/s的规划目标,本河段现状洪水安排情况为浮山~潘村洼进口段和团南下~龟山段13000m3/s流量全部由河道下泄;潘村洼进口~胡家洼段河道过流7700m3/s,潘村洼行洪区行洪5300m3/s;胡家洼~团南上段河道过流6400m3/s,潘村洼行洪区行洪5300m3/s,鲍集圩行洪区行洪1300m3/s;团南上~团南下段河道过流11800m3/s,鲍集圩行洪区行洪1200m3/s。淮干浮山~龟山段河道现状洪水安排见表2。

3 河段存在问题

3.1 河道泄洪能力不足

淮河干流浮山~龟山段主河槽弯曲、窄小,洪山头以下段河道呈倒比降,泄洪能力小。在1991、2003、2007年3场大水中,淮干浮山站最高水位分别达到17.99m、18.17m、17.76m,已接近浮山站18.35m的设计水位,而2003年、2007年河道实际流量相应仅为8540、7740m3/s(1991年缺测),与淮干滩槽泄量(行洪区启用前)10500m3/s的目标相差达2000m3/s,表明本段河道阻水严重,急需进行治理。

3.2 行洪区启用难度大、代价高,分洪效果差

本河段河道左岸为淮北大堤和鲍集圩行洪区,右岸为潘村洼行洪区。鲍集圩行洪区内有宁宿徐高速公路穿越其间,还架设有两条500kV超高压线路,区内还有鲍集、铁佛镇政府;潘村洼行洪区是柳巷、太平乡政府所在地。目前,潘村洼、鲍集圩2处行洪区启用标准约18年一遇。在2003年大水期间,蚌埠以下段的行洪区全部作了启用准备,共被迫转移群众21.4万人;2007年大水也造成11.5万群众被迫转移。endprint

潘村洼、鲍集圩2处行洪区自1954年后一直没有启用,在1991、2003及2007年大水中,浮山水位超过或接近启用水位而未行洪。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达到了分洪启用条件,但由于行洪区内人口较多,启用较为困难而未启用,给该河段防汛调度带来不利影响,目前仍采取扒口分洪方式进行分洪。

淮干浮山~龟山段现状部分堤距较窄,局部束窄段仅500m左右,河道行洪不畅,在充分运用河道两岸潘村洼、鲍集圩行洪区的条件下,理论上可以达到河道的设计行洪能力13000m3/s的目标,然而,由于近50余年来,行洪区一直未曾行洪,已经达不到行洪区当初的设计行洪要求。另一方面,行洪区防洪标准低,启用难度大,难以保障行洪安全。

综上,为从根本上解决淮河干流行洪不畅,行洪区启用难度大、行洪方式落后和行洪效果差等问题,保障淮河干流防洪安全及行洪区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淮河干流浮山~龟山段河道进行治理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4 淮河干流浮山~龟山段治理方案

潘村洼行洪区是淮河干流安徽段最末端的一个行洪区,原规划行洪流量4600m3/s;鲍集圩行洪区是淮干中游最末端的一个行洪区,原规划行洪流量2450m3/s。根据淮河流域行蓄洪区调整的总体要求[1],潘村洼行洪区将调整为防洪保护区,鲍集圩行洪区作为洪泽湖周边滞洪区的一部分。原通过行洪区分泄的洪水需通过扩大淮干过流能力或开挖新河等方式实现下泄。

淮干浮山~龟山段(HD685~A300,190+863~265+067)河道全长74.20km,其中:浮山~冯铁营引河进口段(HD685~A001,190+863~205+351)河道长14.50km,左岸为淮北大堤,右岸为潘村洼行洪区,本段主槽宽度一般为350~400m左右,主槽较窄,束水明显;冯铁营引河进口~洪山头段(A001~A136,205+351~232+267)河道长26.92km,两岸分别为潘村洼和鲍集圩行洪区堤防,滩地宽度一般为100~150m;洪山头~龟山段(A136~A300,232+267~265+067)河道长32.80km,本段河道为淮河中游入洪泽湖段,河底已呈倒比降,且为分汊河道,河型较复杂但总体河势稳定。鉴于本段河道的总体特性,对于河底已呈倒比降、且为分汊河道的洪山头~龟山段以及滩地较窄的冯铁营引河进口~洪山头段河道不宜进行疏浚处理;拟对束水河段浮山~冯铁营引河进口段进行河道疏浚。

在疏浚淮干浮山~冯铁营引河进口段河道的基础上,按照设计水位复核淮干冯铁营引河进口~龟山段河道泄流能力为7550m3/s,仍达不到河段设计行洪目标。为此,拟在盱眙县新迁村开辟冯铁营引河并在引河进口建闸控制,引河规模为5450m3/s。冯铁营引河开辟后,将把干流河道无法宣泄的洪水得以尽快顺畅送入洪泽湖,确保淮北大堤保护区及防洪保护区内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实测堤防纵、横断面资料,结合水力计算成果,本河段内沿岸堤防堤顶高程、顶宽及内外边坡尚有部分堤段未达到设计断面的要求。对于尚未达到设计顶高程要求的堤段,拟采用修筑防浪墙的方式予以拦挡洪水;对于顶高、顶宽及边坡均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堤段,拟通过堤防加固措施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因此,淮河干流浮山~龟山段河道治理的主要内容为河道疏浚、开辟新河并建闸控制、堤防加固及修建防浪墙。

4.1 疏浚淮河干流浮山~冯铁营引河进口段河道

浮山~冯铁营引河进口段河道长度14.50km,现状河口宽度较窄,约300~500m,最窄处为HD686(桩号191+100)处,河口宽240m;河底高程6.5m处的平均河底宽度不足250m,局部河段平均河底宽度小于200m,严重制约河道滩槽过流能力。

统筹考虑河道上下游河势控制及顺畅连接,并在分析浮山以上段河道开挖规模及结构型式的基础上,本次拟定的河道疏浚规模及型式为:采用单式梯形断面,底高程5.0m,底宽300m,边坡1:4,疏浚工程量1263万m3。

4.2 开辟冯铁营引河

新开辟的冯铁营引河线路为从淮河拐弯处向东方向,经新迁村和铁营村交界处,穿越徐家岗村北端,经距铁营小学东端水平距离80m处,出口为距下草湾引河出口875m处,总长6.0km,河道开挖底宽288m,底高程10m,边坡1:4,开挖工程量1571万m3;冯铁营引河两岸新建堤防,长10.5km,顶宽6m,边坡1:3,筑堤工程量112万m3;为有效控制冯铁营引河分洪,冯铁营引河进口建闸控制,设计流量5450m3/s。

4.3 堤防加固及防浪墙工程

潘村洼马岗咀~苏拐站段(PJ173~PJ279,34+508~55+700)堤防,长度21.21km,现状堤身单薄、矮小,顶宽、顶高程及边坡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本次拟对该段堤防在背水侧进行加高加固,堤顶高程按河道设计水位加超高1.5m,堤顶宽度6m,边坡1:3,筑堤工程量125万m3。

此外,对部分堤顶高程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堤段拟修建防浪墙予以拦挡洪水,防浪墙总长17.89km。防浪墙墙顶高程与设计堤顶相同,防浪墙断面为倒“T”型,墙身和基础均为C20钢筋混凝土,防浪墙墙高0.8m,土下埋深0.5m,墙厚0.3m,基础底板宽1.0m,厚0.3m。防浪墙工程量为C20混凝土1.11万m3,钢筋用量386.96t。

5 结论

淮河干流浮山~龟山段河道整治,能打通淮河中游末端洪水下泄尾闾,使淮河中游达到设计行洪能力,有效保证了淮河干流防洪安全,为促进淮河沿岸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具有显著的防洪、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因此对该段河道进行整治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參考文献】

[1]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规划[R].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河道治理淮河
淮河防总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河道险工治理技术与护岸工程探讨
大凌河及小凌河历史变迁分析
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经验教训和措施
我生命中的淮河——为纪念治淮60周年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