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贤后马大脚(四)

2017-12-11 04:48木匠
北广人物 2017年47期
关键词:贵妃朱棣皇上

□木匠

一代贤后马大脚(四)

□木匠

前文我们说到郭景祥的儿子眼看就要被押赴刑场了,父子俩正抱头痛哭,一内监来到老郭家中,阻住众人,高声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原来是圣旨下。朱元璋又决定不杀老郭的儿子了,而是让把小郭交给老郭,叫他自己严加管教,一家老小顿时转悲为喜。

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让朱元璋收回成命?老郭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又是马皇后及时出手,这才保住了郭家的这棵独苗。

话说马皇后得知朱元璋要杀老郭的儿子,而且是为了给老郭撑腰出气,立刻就感到事有蹊跷,于是,立即来见朱元璋,说:“我听说老郭就这一个儿子,又是老来得子,平时对他是有些娇生惯养。我还听说这爷儿俩平时在家就没大没小的。你能肯定这次小郭扬言要杀老郭不是这父子俩闹着玩,小孩子一时口无遮拦,才说出了这种忤逆的话吗?别你一好心,却害了老郭绝了后……”

朱元璋觉得马皇后的话说得在理,于是马上就下了一道圣旨,追回了前旨。之后,他又派人去调查,发现情况果如马皇后所言。事后,他还对马皇后说:“若不是你的提醒,还真险些断了老郭家的香火。”

爱百姓严教子

马皇后早年随太祖征战,深知黎民百姓的疾苦,在当上了皇后以后,也仍自奉节俭,尽量远离那种锦衣玉食的生活。

明军攻占了元大都之后,从元顺帝的皇宫中搜出了大量的奇珍异宝,当这些宝贝被运到南京后,朱元璋一见大喜,急忙命人去把皇后请来,要和皇后一起分享这喜悦。马皇后来时,特意选了一身朴素的衣服,也没有佩戴一件首饰,朱元璋对她说:“皇后,你快来看,这些宝贝以后就都是我们的了。”马皇后则说:“不过都是一些身外之物罢了。元顺帝拥有这么多的金银珠宝,还不是丢了江山。皇上知道对于一个君王来讲,什么才是真正的宝贝吗?”

“那是什么?”朱元璋问。

“第一是民心,第二是人才。臣妾希望皇上切勿因小而失大。”

马皇后的一番话,顿时让朱元璋汗如雨下。

一年,全国很多地方发生了洪灾和旱灾。马皇后心想又不知有多少百姓要受苦了,于是决定不再吃肉,每餐只吃很少的粗茶淡饭,并要宫人们和她一样。几十天过去了,马皇后不仅人瘦了很多,眼睛里也充满了血丝。朱元璋看到后,就劝她说“赈灾的粮款都已发往了灾区,皇后你就不要太过担忧了。”马皇后则说:“我知道皇上是在担心我的身体,我吃的虽然是粗茶淡饭,但我知道很多百姓却是连这粗茶淡饭也吃不上呢。皇上是天下之父,我作为皇后,就是天下之母,百姓们若不安生,我们做父母的,又如何吃得下饭,睡得着觉呢?”

马皇后不仅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自己亲生的儿子要求也很严格,从不让皇子们穿华丽的衣服,吃精美的饭菜。皇子们吃饭时,有饭粒掉到地上,她看到了,就会用唐代诗人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教育他们要珍惜粮食。

马皇后给朱元璋生了五子二女(一说为三子一女)。太子朱标即为马皇后所生。马皇后就经常对太子说:“你生长在帝王之家,宫外的事知道的并不多,所以你不光要好好读书,还要多去民间走走,了解一下民间的疾苦。”

在朱元璋的二十四个儿子当中,他最喜欢的是老四朱棣。因为在他看来,老四的性格和他很像。太子朱标虽不如四弟聪明,但他的仁爱却得到了上上下下的称颂。朱棣仰仗着父皇对自己的偏爱,做事一向不喜欢循规蹈矩,经常会做出点出轨的事,但又能十分巧妙地迎合父皇的心意。他的这些小聪明虽能讨得朱元璋的欢心,却没有瞒过马皇后的一双慧眼。她知道朱棣平时就对大哥太子朱标不怎么尊重,不由得暗暗为大明的未来感到担心,她的这种担心随着皇子们的长大,也在逐年地增加着。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棣十岁了,被封为燕王。但因年纪还小,一直没有去就藩。直到他十七岁了,才准备去就藩。临行前,他去向马皇后辞行,马皇后说:“不忙。”随后便派人去请来了江贵妃(一说朱棣为江贵妃所生,但正史则说他是马皇后所生,不过也有可能是他后来成为了明成祖,所以正史为了抬高他的出身,才会那样写),说:“我已经同江贵妃商量好,让她和你一起去燕京,你要听她的话。”之后,又当着朱棣的面,送给了江贵妃一身自己常穿的衣服和一根木杖,说:“倘若燕王有什么错误的话,你就穿上我的衣服,代我杖责于他。如果他还是不听话,那你就派人骑上快马报告给我,千万不要迁就他的过错。”

朱棣一向十分惧怕马皇后,听到她嘱咐江贵妃的话,不由得心里一阵发紧,但也无可奈何。可以说明成祖朱棣在马皇后的有生之年,一直都没怎么敢放纵自己。

弥留之际,仍忧心天下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夏天,马皇后生了重病。御医们都来看过了,皇后的病仍是不见起色。这天,朱元璋早早地散了朝,来到皇后的寝宫,只见皇后的床前挂着一幅明黄色的布幔,显得是那么的整洁,又是那么的俭朴。

马皇后似在熟睡,朱元璋没有让宫人叫醒她,而是默默地走到皇后的床前,举手撩开布幔,深情地注视着病中的皇后。皇后的面容是何等的憔悴,额前的头发都已被汗水打湿了,紧紧地贴在额头上,她的一只手搁在被子外面,瘦骨伶仃的。朱元璋怀着怜爱与痛惜的心情,把皇后的手放回被子里面,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他在皇后的寝宫里坐了一个多时辰,其间一言不发,一动不动,就那么盯着皇后看。最后,他长长地叹息了一声,缓缓地起身,缓缓地离去。此时的他,也老了……

朱元璋走后,又过了一会儿,马皇后终于醒了过来。她依稀记得,自己刚才做了一个梦,梦中又见到了自己的父亲马公,还有母亲郑氏,她张开双臂,跑向他们,可是,怎么抱到的却是义父郭子兴。义父浑身是血,但仍好像在笑……

马皇后不由得伤心起来,义父死后,义母张夫人这些年过得还好吧。这些年,自己久居深宫,虽然一直没有忘记张夫人,但也没有再回濠州去看过她老人家。

刚才好像还梦到自己与朱元璋结婚时的情景:那天,大帅府中,张灯结彩,锣鼓声、鞭炮声,不绝于耳,前来贺喜的人真多啊!马皇后还记得新婚之夜,一身大红袍的朱元璋在掀起自己的盖头时,那种又惊又喜、又爱又疼的表情。想到这里,马皇后的嘴角动了动,一丝笑意浮在脸上。

见皇后醒了,宫人马上去报告给了皇上。朱元璋立刻带着一名刚从民间寻访来的名医来到皇宫的寝宫。马皇后看到朱元璋,挣扎着想要坐起来。朱元璋急忙上前一步止住皇后,说:“你都病成这样了,就不要再拘礼了,好好躺着吧。”随后,又命令那个郎中赶紧过来给皇后看病。马皇后摆了摆手道:“不用了,皇上,我自己的身体我知道,我的病已非人力可以回天的了。这些天,宫里的御医都来看过了,他们也都尽力了,但是我这病还是没有任何起色。所以,皇上也不用再为我延请什么名医了吧,免得他们治不好我的病,皇上又要迁怒于他们了……”

马皇后的一番话,顿时让朱元璋泪如雨下。良久,朱元璋摆了摆手说道:“皇后,早点歇息吧。”说完,便默默地转身离开了皇后的寝宫。

朱元璋走后,马皇后又派人叫来太子朱标,对他说道:“儿啊,为娘怕要不久于人世了。死,对于我来说并不可怕,只是我最放心不下你。你身为太子,一定要努力学习为君之道。这为君之道在娘看来,无外两条,一曰勤政,二曰爱民。希望你能记住我的话。再有就是,你父皇脾气暴躁,凡事你要多忍让;还有你四弟朱棣,素怀大志,你要善待于他,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话未说完,马皇后又陷入了昏迷,而太子朱标也早已哭成了一个泪人。

几天以后,马皇后就真的撒手人寰了,享年只有51岁。马皇后下葬的那天是个风雨如晦的日子,朱元璋的心情无比沉痛,一向不通文墨的他,竟缓缓地吟出了四句诗来:

雨落天垂泪,雷鸣地举衣。

西方诸佛子,共送马如来。

马皇后去世以后,朱元璋又活了十五六年。为了纪念马皇后,朱元璋不仅每年都会在她忌日,为她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而且始终没再封后。(完)

她本是一位极具反叛精神的平凡女子,生于乱世,有胆有识,全力帮助丈夫成就了帝业,并五次救过丈夫的命;她在成为皇后以后,仍不忘民间劳苦,时常用自己的言行规劝、影响丈夫,惩奸佞、扶良善、革陋习、倡新风。正所谓“家有贤妻,犹国有良相”。她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堪为命妇民妇之楷模,有史学家赞之曰“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贤后”。

猜你喜欢
贵妃朱棣皇上
朱棣“魂牵”建文帝
找皇上
皇上的烦恼
不再贪一夜暴富养贵妃鸡年销800万元
『影帝』朱棣
贵妃恨
史上最有骨气文人
武义贵妃鸡“贵”得有理
冗文乏味